肥东县石塘镇和包公镇游记 - 安徽 - 8264户外手机版

  安徽
前言2023年3月25日至26日,约上好友ZXH开车带我去了肥东相邻乡镇石塘镇和包公镇进行了2天的旅行,这是相邻的两个乡镇,石塘镇在西南,包公镇在东北。依次去了石塘镇龙城村梁氏宗祠,周冲村周氏宗祠,马仕龙村马氏宗祠,马集三海酒楼,浮槎山(清浊二泉合巢泉、天河瀑布,鼓,舟,龟三石、大山庙,清明前后浮槎云雾茶茶树和下面的油菜景观好看)。包公镇大张村(棋盘石社区)张劲夫故居和张氏宗祠,黑洼水库,板桥村黄氏宗祠,大孟村孟氏宗祠,大包村包氏宗祠,包公迎宾酒楼、小包村包公故里文化园(包公故居、包公书院、孝肃阁,包公宅院内有宋代留下的花园井和荷花塘、凤凰山),衣胞庙,包公社区梁巷村梁氏支祠、三邻四舍饭店、包公家宴、岘山土菜馆、岘山(岘山小岘城南北朝堡垒遗迹、春秋战国吴楚关隘遗址)。

我和ZXH师傅是忘年交。他已经55岁,是一位网约车司机,他也是一位很有头脑的人,我们因为聊得来,所以就成了朋友。而且他就是包公镇上靳家岗村的人。

合肥旅游,想体验到合肥最好最美的一面,你需要做得不是在城里逛,而是去合肥的远郊区和广大乡镇乡村,如同在南京旅游要以城区为重点一样。合肥最美的自然风光和保存最好的古建筑都在乡镇,尤其是环巢湖沿岸的乡镇。市区因为近现代战争和zz运 动和早期城建的破坏,已经不剩下完好的古迹了,有意思的景点也没几个。而明清历史上庐州府乡村和市镇经济文化较为发达和乡村地主士绅力量强大的特点和李鸿章和段祺瑞为首带动近代合肥地区的名人辈出,让合肥除了长丰和肥西部分乡镇以外的大多数乡镇都有几个可以一逛的百年以上历史的景点。合肥的乡村也有比北方和三峡以下的长江中下游沿岸(不是指所有地区)大多数地区秀丽得多的自然风光。合肥有最具有江淮本身特色的青砖小瓦马头墙小合院庐州民居和古祠堂,大量江淮古镇,古村落,近代名人故居,甚至三国遗址公园那样的更久远的历史遗迹。更有环巢湖沿岸为代表的山水自然风光,从湖光山色,湿地,公园,到溶洞,沙滩,花海,奇花异草,小山丘,草地,瀑布,山泉都有,这些还是和人文景色结合在一起的。合肥各个乡镇也有自己的特色菜、特产和历史名人,想体验江淮特色的乡村到底有多美,多有文化底蕴,建议您首选合肥。关于合肥除了山岳风光以外的乡村景点是江淮文化区最好的这一点您在江淮之间和苏皖长江沿岸县区的电子地图里仔细观察就看得出端倪。

首先您承不承认杭州是一个很有文化底蕴的城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那么https://www.mafengwo.cn/i/24004092.html请您看看这篇介绍杭州乡镇景点的游记,再比较下作者写的每一篇合肥两个相邻乡镇的游记,包括这篇,看看图片、特色和介绍的对比。看看合肥和杭州哪一个乡镇景点好一些、多一些、密集一些。杭州的乡村除了塘栖古镇和对比巢湖相形见绌的千岛湖外没有什么值得一游的。

游记配乐是庐剧《梁祝》选段十八相送,(梁祝故事不是发生在合肥,相关度就是合肥地方戏庐剧,然后唱词“清清荷叶清水塘”“前面到了凤凰山”)交响乐配乐版,庐剧是合肥本土剧种,流行于皖中庐州文化区及周边地区(合肥、鞍山芜湖三个地级市的全境,除了霍邱以外的六安全境、寿县的东南部、滁州的定远、全椒是庐剧的盛行区),而庐剧的演出地域比盛行区要大得多,清末的演出地域比现在的还大。绍兴越剧的梁祝十八相送上过今年春晚,查过越剧、庐剧、黄梅戏的唱词都差不多。你们可以把南京地方戏白局和合肥庐剧做一个对比,只要你还有比较高的智商和理智的感情,你会发现庐剧的发展水平比白局高得多,现代升级版的白局仍然达不到清代庐剧的发展水平,这足以解释为什么庐剧可以在南京演出,马鞍山和滁州都唱庐剧,而白局在安徽省内无地盘的原因。请记住一段话,中国人几乎谁都瞧得起南京,南京在中国历史上的高峰期也的确大大超过当时的合肥。现在的中档期城市总体实力也超过合肥一大截,南京被离南京远的地区的人集体高估。这个世界上的人几乎谁都瞧不起合肥。中国人瞧不起合肥的原因几乎全都是不了解和没理智。合肥的历史文化、旅游风光、特色在实际上大于几乎每个没有到过合肥也没有看过我写的游记的低层次的人(也就是那种最多知道包公园、李鸿章故居、逍遥津、合肥城隍庙、大蜀山等的人)认为的100倍(大于前五个景点的200倍),至少是只知道三河古镇和中庙姥山岛景区的人的20倍。并且即使我写的合肥的游记完全真实,只有目前只有少数人详细看了我写的每篇游记后会有对待合肥的理智的态度。还请记住一句话,合肥地区的人总是低估自己的一切,而明清以后的江南人和现代一些大城市的人总是倾向于高估自己的文化,江南和一部分经济发达的地区的低智商者尤其自大。
****** 庐剧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的介绍网页

还请记住,这个网之所以屏蔽这篇合肥两个相邻的旅游冷门乡镇的游记是因为提到的古迹保存完好,景点密集,旅游性价比高,吃住便宜,还都不收门票,足以逛2天。比一些旅游热门目的地一个县都要好,所以才进行这种耍无赖的行为。

肥东简介肥东县位于合肥市区东面,建县于1949年,商代到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于巢国、庐国、吴国、楚国。秦代属九江郡,汉代境内分属合肥县和浚遒县境,浚遒县治在今石塘区的龙城集。隶属于治所在寿春(淮南寿县)的九江郡。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因为战争,浚遒县受到破坏而被废,西晋重新建立浚遒县,隶属于治所在合肥的淮南郡。到了南朝宋时期,为了安置北方迁居江淮的居民,在浚遒县旧地设置慎县将当时位于安徽阜阳颍上县江口集的慎县侨治于此,县治所在今天肥东梁园镇,隶属于以合肥为治所的州县二级政区(南北朝时期合肥地区的行政区划频繁改动,合肥县先后是南司州、南豫州、合州等治所,汉代到南北朝的州相当于现代的省。古代中国汉地所有城市都是县治所在,州府治所所在地的县称为首县或附郭县)。隋代以后属于州治所在合肥庐州梁县,此后一直属于治所在合肥的庐州(隋唐到南宋的州相当于今天的地市,宋代的府不代表城市地位和经济地位,只是都城、陪都或代表皇帝和太子当过地方官的地方或者是封地),南宋以后属于治所在庐州城合肥的淮南西道,到了南宋孝宗赵昚在位时期,因为昚与慎同音,将慎县改为梁县,隶属庐州。元代延续梁县。元末明初,江淮之间因为战乱人口稀少。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废除梁县,将梁县并入合肥县。隶属府治在合肥的庐州府。1949年才从合肥县分离出来设县。该县方言属于江淮官话淮西话庐州小片,县内方言至少分为4个更小的片,每片音调都略有区别,与全椒、定远接壤的地方词汇也与合肥市区略有区别。这个县目前的经济总量是安徽第二位,仅次于肥西县,为全国经济百强县之一,县内部相比较, 基本上以县城店埠镇为界,南富北穷,西富东穷。巢湖 平原地区比江淮丘陵地区富裕。西南靠合肥的地方经济发展最好(不信的话欢迎“安徽省会南京”一派的人实地考察)。它历史上是合肥境内经济文化比较强的县。古代出的进士是合肥所辖几县中最多的,明清时代这里被称为合肥东乡,合肥素来有“东乡出相,西乡出将”的谚语。明清时代这里得靠近长三角的地理优势之便,很多人前往江苏和安徽其他地方经商,旧时南京城内各行各业都有庐州商人的身影,而肥东人占的比例最大。南京城内有肥东人建立的庐州和金斗两家商人会馆,镇江扬州淮安的庐州会馆,苏州的安徽会馆均由肥东人倡议建立。改革开放之初肥东是经济很落后的,当时很多农民连草房都盖不起,但是他们也是合肥地区最早前往上海等地打工的,30-好几年前上海很多工程师、大货车司机、挖掘机手都是肥东人。现如今他们很多已回到家乡,主要在合肥市区谋生,长期住在上海的都是做生意的。因为当地人敢于吃苦,为人厚道,头脑又比较灵活,现在肥东每个乡镇至少都有几个亿万富翁,有钱人数量比肥西多。这个县今天的辖区走出了很多名人,有包公镇的包拯、张劲夫,长临河镇的吴bang guo和余阙,磨店乡的李鸿章(磨店乡现属合肥瑶海区),八斗镇的明代开国功臣吴复、响导乡的郑用、郑亨,桥头集镇的徐用、徐忠、梁园镇的蔡悉等,这还不包括古籍记载里的一些宋代以前不能确定具体出生地的合肥人。2021年肥东GDP总量811.4亿,人口88.5万,人均GDP91684元,虽然与经济发达地区有一定差距,但人均GDP居安徽59个县域第6位,合肥管辖的5个县的第3位。
肥东特色肥东和合肥除了长丰县西北部以外地区一样,都是属于安徽四大文化区 ****** %E5%AE%89%E5%BE%BD/37014fr=aladdin之一的庐州文化区 ****** 。(安徽只有徽州(古徽州辖区)和庐州(古庐州府辖区及其周边,核心是以庐州府治合肥为中心的四区五县,外延包括六安的市区、舒城、霍山,滁州的定远,芜湖的无为,马鞍山的含山、和县)两个地区有区别于东西南北的独立文化区)。庐州文化区共有的主要特征是饮食上以米为主食,不喜面食。米做小吃的种类丰富(我算过,合肥所有的米做的小吃种类超过100种可以让人每餐都不同的吃1个月。炒饭20种,米线20种,粥40种,锅巴几种,米饺几种还不包括糍粑、咸馅粽子、发糕、传统糕点、粑或者米馅饼。而合肥还有很多其他特色小吃)做菜口味咸鲜,咸淡适中。合肥菜起源于西周,到清朝形成了现在的风格,擅长蒸菜,炖菜,烹调家禽和水产,用植物油炒菜,咸淡适中,以炒、炖、蒸、红烧为主,也有卤菜和腊味。传统建筑上属于庐州建筑,青砖小瓦小合院,清水砖墙,淮西式马头墙,墙边饰以白缝,大多南北向建房屋,东西向为墙壁的小合院,以富有本地特色的庐州木雕装饰,装饰较为简洁。有共同的方言大片江淮官话洪巢片庐州方言区,有共同的地方戏剧国家非遗庐剧(流行于安徽合肥、六安、除了天长、凤阳以外的滁州、芜湖、马鞍山、宣城市境内北部。南京、池州铜陵、淮南、蚌埠、阜阳的阜南县也有庐剧演出。)有共同的民风特征,合肥土著一般具有慢动作,慢性子,警觉性高善于躲避危险,善于缓慢增加储蓄财富的特点,老一辈合肥人尤其如此(合肥老母鸡)精明似江南,淳朴厚道似皖北。合肥人的绘画艺术形式以山水画为主,民歌的特点是婉转高亢,民歌的代表是国家非遗巢湖民歌。合肥人说话和写的文章具有的共同特征是在描述事物时重视如实反映,不讲究华丽辞藻,一般无夸大其词和空泛之谈。平民旧时传统最常见的衣着颜色是蓝色。肥东的特产值得购买的有撮镇公和堂狮子头,店埠的西瓜, 巢湖 岸边出产的银鱼、毛刀鱼,大闸蟹等( 巢湖 大闸蟹味道不比苏州阳澄湖差,而且价格便宜很多)。肥东的腌雪里蕻、咸豆角和石塘驴肉、梁园小鳖、花张挂面、八斗卤鹅、韭菜春卷、小白萝卜也在合肥有名。肥东和合肥城区是合肥现存两大官府系菜肴包公宴和李鸿章家宴的主要发源地。特色艺术有只有当地有的洋蛇灯和肥东龙灯。它全境现存有37处1911年以前修建的古祠堂。有保存比较完好的长临河、六家畈等古镇,其他有老街的古镇有长乐集,石塘有保存不完好的老街。有 巢湖 岸边红石咀公园、四顶山等为代表的 巢湖 风光,县东南的浮槎山也是合肥一座名山。此外还有明代黔国公吴复墓石刻等很多古代名人墓。还有肥东博物馆,撮镇瑶岗村有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撮镇有合肥菜博物馆,2022年在包公镇包公旧宅遗址上建成了包公故里文化园。合肥的五个县中论认同感,肥东和肥西人绝大多数都认为自己首先是合肥人,其次才是肥东或肥西人, 巢湖 、庐江和长丰人大多首先认为自己是那个县的人,其次才是合肥人,一般五个县对外地人介绍大多说自己是合肥的。这是个区别。

本次旅程的行程安排这次2天的旅行去了肥东县两个相邻乡镇,包括石塘镇马仕龙村马氏宗祠,石塘桥,龙城村梁氏宗祠,周冲村周氏宗祠,浮槎山(清浊二泉合巢泉、天河瀑布,鼓,舟,龟三石、大山庙)。包公镇大张村(棋盘石社区)张劲夫故居和张氏宗祠,黑洼水库,板桥村黄氏宗祠,大孟村孟氏宗祠,包公镇小包村包公文化园(包公故居、包公书院、孝肃阁,包公宅院内有宋代留下的花园井和荷花塘、凤凰山),岘山,包公社区梁巷村梁氏支祠,大包村包氏宗祠。以下这些照片是在肥东县两个相邻的乡镇2日游期间所照,每个景点都是免费开放的。
肥东石塘镇梁氏宗祠
肥东石塘镇梁氏宗祠,始建于清朝乾隆九年,1744年。肥东石塘镇梁氏宗祠
乾隆黄釉砖雕肥东石塘镇梁氏宗祠
肥东石塘镇梁氏宗祠

肥东石塘镇梁氏宗祠

马氏宗祠

建于1767年的马氏宗祠,在石塘镇马士龙村。

马氏宗祠

马氏宗祠

马氏宗祠

马氏宗祠

合肥浮槎山

欧阳修游览石塘镇境内的浮槎山,品尝清浊二泉泉水后题写的《浮槎山水记》

合肥浮槎山

清浊二泉

合肥浮槎山

合肥浮槎山

浮槎山天河瀑布

合肥浮槎山

合肥浮槎山

包公故里文化园

肥东?县包公镇旅游图,需要说明的是这次到的包公镇梁氏支祠和张氏宗祠还没有被标注在这张地图上。

张劲夫故居

张劲夫故居

包公镇大张村张劲夫旧居

张氏宗祠

包公镇大张村张氏宗祠砖雕

张氏宗祠

包公镇大张村张氏宗祠砖雕

黑洼水库

黑洼水库旁玩自拍的中年女士。可能是道士

黑洼水库

黄氏宗祠

包公镇板桥村黄氏宗祠

黄氏宗祠

黄氏宗祠

孟氏宗祠

包公镇大?孟村?孟氏宗祠

孟氏宗祠

孟氏宗祠

孟氏宗祠

孟氏宗祠砖雕墙的晚明砖雕

孟氏宗祠

孟氏宗祠

孟氏宗祠

孟氏宗祠

孟氏宗祠

合肥浮槎山

石塘镇金桥大酒店的晚餐,三鲜锅,价格60元。

包公故里文化园

包公镇小包村包公故里文化园——包宅

包公故里文化园

包公镇小包村包公故里文化园——包宅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