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世界尽头装逼,在北冰洋耍流氓,和欧若拉搞事情…… - 走出国门 - 8264户外手机版

  走出国门

不知道大家会不会这样问自己,一生中,有多少事是自己一定要去完成的?又有多少事是一定要“两个人”一起去完成的?
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多,多如夜空中的繁星一般,数也数不清楚……
然而,我却敢肯定,有那么一件事,它绝对是这些繁星中最闪耀的几颗之一,也绝对是无数人心中那“一定要两个人一起去完成的事”之一!

那就是——追逐一场极光!!!

北欧女神传说

极光,这是一个让很多人都感觉有些遥远的事物,对很多人而言,它似乎更像是一种传说。和其相关的一切永远都伴随着神话,奇迹,梦幻,浪漫,飘渺等词汇……
说来,从我第一次在网络上看到这种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之时,就已经对其情根深种!已经忘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时不时,我总会嘀咕一句:“以后,一定要去看一场极光。” 当然,一般人(尤其是二爷  )我不会告诉他们的是:我憧憬着,要是能有机会把欧若拉女神睡了,那就…完美了  ”。)

咳咳,差点说远了,还是回到现实来……

自从心里被种了草,哥就通过网络了解过一下欧若拉。不看不知道,一看才发现,这妹子,不愧是女神,比我还能装逼,动不动就和你玩个失踪10年之类的;等人家心情好,愿意露面了,你想要一睹芳容?对不起,人家矜贵着呢,花精力又花财力都是小事,关键得看人家肯不肯赏脸;如果你还想看点“高级”的、“带颜色”的表演,那这辈子怎么努力都没用,全靠你上辈子积了多少德!!!
而人家欧女神越是这样,就越能勾起世人的欲望,无数人对其趋之若鹜。关于其传言也是一个比一个牛逼, 比如 :XX万分之一的人才能看到的风景;人一生中XX件必须做的事之一;看见她就能得到性福;女人看了就能怀孕;等等。

总之,关于极光实在是有着太多的传说,所以在我看来,极光,其本身就是一个最好的传说。

一时兴起,说走就走……

说起来很奇怪,虽然我心里一直很想去追一场极光,但却似乎并没有真正计划过要踏出那一步。
也许是怕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劳民伤财到头来却空欢喜一场;又或者是潜意识里始终觉得 北极 圈太过遥远,那里应该是留待以后再去的目的地……总之,我的这次极光之旅,从想要去,到决定去,再到订机票,居然是在一天之内浑浑噩噩完成的。真心是一时兴起,说走就走  ……
如果非要说个原因,我想,这很大程度上是我现在的旅行态度造成的。无论是选择目的地,还是在旅行途中,我现在更多的都是顺其自然,一切随心,只要经济上和时间上觉得合适,那么对我而言,离踏出那一步差的仅仅是一个冲动。我越来越喜欢和享受那些将会发生的未知,也喜欢去坦然面对它们。所以,追逐极光,在以前它是一个梦想,而如今,它也许只是一个冲动……

那些年,在世界尽头装过的逼

在正文的开头,先放几段视频,它们是本文精华中的精华,绝对辣眼睛!!!
这一次,我们在世界尽头,那是把逼也装到了尽头  。你值得拥有!!!

想象一下,你身处在欧亚大陆尽头的北冰洋边,恰逢一个雷鸣不断,冰雹乱飞的傍晚,零下40度的风不停切割着你的脸,呼啸的海浪不断向你涌来……此刻,你会是怎样一种心情呢?会不会也和我一样,既紧张害怕,却又抑制不住的莫名兴奋呢?
而在这样的环境下,各位不觉得,最疯狂也最刺激的事,就是跃入这片大海游泳吗  ?人生苦短,青春更短,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

在这里,我必须给大家讲讲这几分钟的心路历程。
其实这个壮举的最困难之处在于从岸上把衣服脱掉!而当你宽衣解带后,当你的脚掌踩在冰雪上快速失去知觉时,满腔的热血会帮你抵抗那极度的寒冷,直到你神志不清的冲进海中,脚掌接触到海水的刹那,你才会发现自己被青春的狂妄坑了  !可你已然没有退路,脑中浮现再多后悔也是然并卵。片刻之后,你的娇躯完全投入北冰洋的怀抱之中,冰冷的海水就像无数钢针,朝你肌肤上的每个毛孔里钻。这时,比起寒冷和痛楚,你更多的感受其实是感觉不到自己的身体。当你继续莫名其妙的游了几下后,你开始茫然起来,因为你真心不确定向前多游几米会不会超出你的极限,于是你开始骂娘了,这TM是把人往死里坑啊!!!
死亡的威胁,强行让你清醒过来,同时你明白只有立刻掉头才是最明智的。游回岸边的过程,你倒并不觉得漫长,但你很是迷茫,你不停问自己,我TM这是在干啥?打酱油吗?有意义吗?
而当你的脚掌再次踩在冰雪上时,这才是那个最残酷的时刻,你生不如死,感觉身体被掏空,全身上下从未如此酸爽过,尽管你脑中一片空白,但求生的本能让你生出唯一的念头:老子必须在冻死前冲回房间!!!!!!恩,就是这样,半句不假!!!!!

再来看一个逗逼版视频(我们所有人每看一次都要笑十次)。
这孩子“下海”前信誓旦旦要在 水里 泡满10分钟,还说要给大家看点有颜色的表演,结果当肉体接触到北冰洋的瞬间,其“坚强”的意志在一秒钟内碎裂垮塌(注意看他那瞬间掉头的怂样  ),那像是见了鬼般拼着老命想要离开水中的样子,让我们明白,什么誓言、面子,在小命面前,这些算个求  !
还有,这个环境这个时间做这个事情,你TM带个墨镜是几个意思?

这次旅行的重点——极光!这里先来一段Low点的,极光强度大概在4级左右。

在这段最后,送给大家一段5-6级的极光爆发视频。天空燃了,我就想说两个字——震撼!

也许是世界上性价比最高的追逐极光之地

极光,我想,对于很多人来说,它都是极具吸引力的。但,不幸的是,我大天朝虽然地大物博,却找不到一处可以真正一睹这种得天独厚神奇风光的地方!(负责任的告诉大家,什么在 漠河 可以看到极光之类的传言,那都是忽悠人的!当然,如果大家拼着人品大爆发,用相机拍摄一张带有一丁点儿绿色条纹的图片就能自我安慰,自欺欺人,那我无话可说。)

那么,想要追逐极光,需要去哪呢?太过专业的术语大家听着头晕,简单通俗点说,就是需要前往 北极 圈附近的城市。(什么,你说南极光?那是普通人目前指望得上的吗?)
世界上目前适合观看极光的地点并不多,甚至掰着手指头就能数清。比较为大众所熟知的是: 美国 的 阿拉斯加 , 加拿大 的 黄刀镇 ,以及 北欧 的 冰岛 , 芬兰 , 挪威 , 瑞典 等。而去这些地方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高昂的花费!!!(签证也有一定难度)
然而,正所谓天道不绝,一线生机  。这世界,终究还是给穷逼们留下了一条追逐极光的道路,那便是位于 俄罗斯 北部的 摩尔曼斯克 。
在决定踏上追逐极光的道路后,我们略作比较,最终毅然选择了这里!

经过本宝宝实地考察和深入研究,如果只是为了追逐极光,做好规划,从国内出发到 摩尔曼斯克 ,7到10天左右,费用可以控制到人均5000-6000软妹币(前提是你不能被坑)。这个花费真心不高,绝大部分工薪阶层都能承受。说这里是世界上性价比最高的极光追逐地,一点都不夸张。

看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觉得极光变得不在遥远呢?又有没有想要立刻出发的冲动呢?不用急,接着往下看,当对这里有个大概的了解后,再做决定不迟……

不再废话,下面进入正文部分……

摩尔曼斯克游记篇

随着一阵发动机的轰鸣声,我从梦境中醒了过来,看着窗外变得截然不同的风景,我知道我们已经进入了 北极 圈。
这让我有种做梦的感觉,心中更是有些抑制不住的激动。

清晨的阳光照射在 北极 圈大地上,让这片大地显得格外的柔 和美 丽,也让我们一夜未眠的困意消失无踪。

摩尔曼斯克

当俄航飞机不断传来强烈的失重感,当我们离 北极 圈大地越来越近,窗外的风景也变得更有生机。大地上的森林变得清晰起来,树木在眼光的点缀下显得层次分明。说实话,这样的景色让我有些意外,因为我心中想象的 北极 圈应该是一片荒凉的。

摩尔曼斯克

森林之中弥漫的雾气,被阳光染黄树木,明暗相间的光影,让我以为自己来到了 新疆内蒙古 。这样的风景和我的记忆中是那么的相似。
……

摩尔曼斯克

围观欣赏美景
关于寒冷地区的相机保护

关于寒冷地区的相机保护,我以前在 东北 的游记里写过,所以这里也是稍作改动后直接搬过来供大家参考,同样的适用。
冬季相机保护主要有下面几个问题。
【防低温】
在低温状况下,电池的续航能力会大大降低,很可能没用多久,相机就已经电池报警,甚至直接关机罢工。在这种低温环境下拍摄,可以用羽绒套将相机包裹起来,再在相机电池部位贴一块暖贴;同时,可以准备几块备用电池放在内衣口袋保温,用于更换。(还有个办法是,给相机加一个外接手柄,手柄里的电池往往都电量更大也更抗冻。)
【防结露】
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环境中(如室内、车内),由于相机镜头的温度非常低,遇到潮湿的空气,不仅会使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在相机、镜头的表面,也会在相机和镜头内部出现同样的现象。
为保证相机、镜头的干燥,避免出现上述现象,可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采取以下措施:
如果只是短时间进入室内,那进入之前,应将相机放进摄影包中。
如果是结束拍摄,回到室内休息时间很长,在进入室内前将相机、镜头放进摄影包中。进入室内后,可以把相机在窗边等温度较低的位置放一段时间。不要急于将相机、镜头拿出摄影包,等过一段时间后,再将相机拿出。这时候往往还是会结露起雾,根据情况可以自己擦拭机身出现的水,镜头就慢慢晾干就行。
如果相机、镜头已经出现结露的现象,此时千万不要将镜头从机身上拆卸下来,以免水汽进入相机、镜头的内部。可以用一块干燥、洁净的棉布,将相机和镜头包裹起来,以减轻结露。另外,如果相机已经起雾结露,一定要等相机晾干后再出门,否则出门时镜头很可能结冰。
【在雪中拍摄】
遇到大雪其实是拍摄的绝好时机,但如何在大雪中拍摄时,保护好相机镜头呢?
最好的办法是给相机穿上保护罩,这样既可避免雪花直接落在相机、镜头上,又可对相机、镜头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如果嫌麻烦,其实也可以直接选择无视,当镜头上粘上雪花时,可以用气吹清除,实在无法清除,就将就拍摄吧,没准还能拍出点特殊效果来 。(当然,雪花在镜头上融化后,多少对镜头是有些损害的。)

个人信息

微信:Devilmaycry-lz
微博:@恶魔哭泣lz

汇率和兑现

我们出行时,人民币对 俄罗斯 卢布的汇率是1:8.5左右,不过汇率随时都在变,大家出行前查实时汇率就行。
至于兑现, 俄罗斯 银联的普及程度还行,一般机场都有,城市里也较容易找到。
不过建议大家最好还是带一张VISA的卡备用,毕竟VISA是几乎所有ATM机都支持的。

电话卡

俄罗斯 的电话卡主要有MTC和BEE的,网上褒贬不一,我们这次用的是MTC的卡,个人感觉还行。
在机场就有卖MTC电话卡的柜台,而且柜台前还有中文标示,价格是700卢布3个G,1000卢布10个G。我们买的3个G的套餐,完全够用了,根本用不完。
另外,我想说,机场买电话卡虽然贵点,但是我认为第一时间连上网络是件非常重要的事,它能为你之后的行程减少很多麻烦。到市区再买电话卡虽然能省点卡钱,可也许你会花更多的冤枉钱在交通上,又或者是在找酒店的过程中耽误很多时间,得不偿失。

PS:MTC卡有个比较蛋疼的问题是在IPHONE6和6S上不能开热点(BEE卡和其它手机貌似没有这个问题)!!!建议大家装上卡后,一定要试试有木有热点功能。

外部交通

从国内到 摩尔曼斯克 ,一般需要在 莫斯科 转机。建议大家搜索航班时,最好按“国内- 莫斯科 , 莫斯科 - 摩尔曼斯克 ”分段查询,如果直接查询“国内到 摩尔曼斯克 ”价格往往会很高( 圣彼得堡 也是如此)。
成都 现在有川航可以直飞 莫斯科 ,耗时8小时,很方便(其它地方我不是很清楚)。而 莫斯科 到 摩尔曼斯克 ,可以选择俄航或UT航空,耗时2.5小时左右(俄航相对更好些,而且可以体验传说中最刺激的飞机)。

语言沟通问题

俄罗斯 人英文很差,即使是在 莫斯科 这样的 大城 市,英语普及率也并不高。而 摩尔曼斯克 ,捷里别尔卡这种地方,我个人建议是,永远不要对英语抱有幻想。
在预定酒店的问题上,大家用邮件英文沟通问题并不大,因为酒店方一般都会用翻译软件帮助和你交流。
而在实地面对面交流时,如果你有会俄语的朋友,可以通过电话、微信等媒介,让他帮你和对方交流。如果没有这样的朋友,大家可以下一个谷歌翻译(Google Translate),然后通过翻译软件和他们交流。
当然,如果你自由行经验丰富,直接用手语在一定环境下也能勉强和他们交流个“不三不四”。但是, 俄罗斯 人有个特点是,即使他们对一些问题不清楚,也会硬着头皮给你做出建议,大家在问路时尤其要小心!如果觉得双方交流并没有互相理解得很透彻,或是对方的回答并没有让你感觉他“一清二楚”,最好多问几个人,交叉对比信息后再做行动!
另外, 俄罗斯 的各类指示牌(交通,菜单,景区等),包括地铁站的自动售票机等,一般都是只有俄文的!所以能找到一个会俄语的朋友帮忙翻译是最理想的,否则剩下的最好办法也就只有“蒙”(瞎蒙)和“懵”(懵逼)了。

穿衣攻略

摩尔曼斯克 和捷里别尔卡都属于不冻港,所以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冷。当然,大家也不能像我们队伍里的某个二货一样,只穿条牛仔裤和皮鞋就跑过去威。
白天问题不大,但这边夜里温度也可能达到零下30°-40°,拍极光又属于长时间作战,所以穿衣准备上也不能太随便。
因为这边温度和天朝 东北 地区相差不大(相对还要暖和一点),所以我直接把以前去 东北 的穿衣攻略稍微改动了下搬过来。
这里提供两套穿衣方案,分高帅富和大众屌丝。但无论什么方案,都应该遵循“鞋子>裤子>手部>头部>衣服”的原则。
如果你是高帅富,直接高级保暖防风排汗户外套装就行,没啥事钱搞不定的事儿。
如果你是大众屌丝,不想花钱买装备的,可以参考以下穿衣模式:
上身:2件保暖内衣+2件保暖性好点的毛衣(不用太厚)+1件靠谱的羽绒服(80%充绒量以上),还觉得冷最外面再加个马甲或者冲锋衣就OK了。
下身:2条保暖裤+1条保暖性好点的毛裤+1条内抓绒的冲锋裤(冲锋裤非常重要,可以防风、防雪和防水。冲锋裤不用买太好的,一般品牌入门级别200RMB左右的就行。)
头:雷锋帽,关键是得护住耳朵!最好再加条围巾或者魔术巾护住脖子。
手:如果你喜欢拍照,那一定要买方便操作相机的手套,最好也具备一定的保暖性,如果你还要接电话,最好买双带触屏功能的。手只要暴露在外时间长了都是很冷的,不过因为随时可以活动和放回兜里,所以还好。
脚:2条排汗的厚袜子和一双防滑防水的保暖型雪地靴(最好不要在鞋子上舍不得钱)。如果不怕麻烦,建议再加个暖脚贴(推荐小林牌的)。其实脚肯定是最冷的,而且也肯定会冷,所以越保暖的鞋子,就越能帮助你在战斗中坚持更长时间。

行程安排

我们这次出行,一共4个小伙伴。除了我和我家二爷,另外还有一个90后的富二代帅小伙和一个退了休满世界旅游的大姐。
具体行程如下:
DAY1: 成都 - 莫斯科 (川航直飞,航程8小时,单程1500元左右);另外两位小伙伴从 北京 出发。
DAY2-3: 莫斯科 汇合, 莫斯科 闲游。
DAY4: 莫斯科 飞 摩尔曼斯克 ,晚上 摩尔曼斯克 包车追极光(极光爆发)。
DAY5: 摩尔曼斯克 包车追极光(极光大爆发)
DAY6: 摩尔曼斯克 -捷里别尔卡(冰雹+暴风雪,凌晨3点左右天气转好,出现极光)
DAY7:捷里别尔卡(极光爆发)
DAY8:捷里别尔卡(极光大爆发)
DAY9:捷里别尔卡(极光预测5-6级,但天气扯淡)
DAY10:捷里别尔卡- 摩尔曼斯克 (极光预测等级太低)。
DAY11: 摩尔曼斯克 休息(本来我们是预留了3天时间去Lovozero追极光,但因为那边天气扯淡,而且花费较高,最终放弃了 )。
DAY12: 摩尔曼斯克 休息(天气扯淡)。
DAY13: 摩尔曼斯克 - 圣彼得堡 。
DAY14-16: 圣彼得堡 闲游。
DAY17: 圣彼得堡 飞 莫斯科 , 莫斯科 飞 成都 ;另外两位小伙伴回 北京 。

总的来说,这次行程我们的目的很清晰,就是为了追逐极光!而追极光的主要地点我们没有选择当地最出名的极光基地Lovozero,而是去了位于欧亚大陆尽头,北冰洋之畔的海滨小镇——捷里别尔卡;另外,在 摩尔曼斯克 我们也有安排时间包车追逐极光。至于 莫斯科 , 圣彼得堡 这两个地方,我们选择了轻松游览,随便走走吃吃的方式。

PS:
虽然我们的实际行程如上,不过在这篇游记中,为了连贯性和完整性,我选择了按目的地来集中叙述的方式。此外, 莫斯科 和 圣彼得堡 不是我们此行的重点,也没怎么拍照,所以这部分内容我就不写流水账滥竽充数了。
这篇游记的重点在捷里别尔卡,它是我们此行觉得最好玩的地方,让我们享受到了非常棒的体验,强烈推荐这里。

相关费用

我们这次 俄罗斯 之行历时17天,一共去了 莫斯科 、 摩尔曼斯克 、捷里别尔卡、 圣彼得堡 四个地方,总花费在人均1W左右。
这里我就不列什么费用明细这种然并卵的东西了,只给大家提供一个“必要花费”的参考价格。这样大家根据自己的行程,就能估算出大概费用。
成都 、 北京 - 莫斯科 的往返机票:3000RMB左右(双程)。
莫斯科 - 摩尔曼斯克 的往返机票:1000RMB左右(双程)。
莫斯科 、 圣彼得堡 、 摩尔曼斯克 住宿(青旅标准):人均70-100RMB/天。
捷里住宿:人均100-200RMB/天。
摩尔曼斯克 追极光包车:根据时间车型不同,人均100-200RMB/天。
摩尔曼斯克 长距离交通包车:人均100RMB/次。
吃饭:人均50-100RMB/天(不含胡吃海喝费用)。
各种杂费:预留1000RMB应该够了。

俄罗斯的物价

在基本生活需求上,不管是吃饭、住宿还是交通, 俄罗斯 的物价水平基本在国内的1.5-2倍左右。
在景区门票的费用上, 俄罗斯 是远远赶不上我大天朝的。价格大概是国内的1/5-1/3左右水平。
而购物方面, 俄罗斯 在很多 欧洲 品牌上都比国内便宜很多,有着较大的价格优势。

签证

俄罗斯 签证0难度,但因为需要邀请函,所以建议大家还是在网上通过代理公司办理比较省事。

不是爆发期,就看不到极光吗?

一般来说,极光以11年为一个爆发周期,但这个“爆发”的含义却让人有些难以捉摸。
我们在网上稍微搜索一下就能发现,下一个极光爆发年据说是2024年!但同样的,通过搜索我们可以发现,网上也有很多2016年是这个周期中最后一个极光爆发年的说法。那么2024-2016=11吗?显然不是!
在我看来,所谓的爆发,是指一个相对大范围的周期。 比如 说2014年极光大爆发,那么在2014年前后,极光肯定也有一些波动性的爆发期,相距的时间越长,这个爆发衰减得就越厉害。

所以,并不是说不是爆发期就看不到极光。即使不是所谓的爆发期,但也会有极光指数相对较高的时候,只不过这种时间相对更短,概率相对更小罢了。
根据我和一些朋友的亲身经历来看,极光应该是每年都能看到的,并且每年总有一些时间,极光强度是不错的。至于那些“XX年是最后一个极光年”的说法,很大程度上可能只是一种营销手段,你懂的。
所以,如果你想要去追极光,不用太在意现在是不是所谓的极光年,只需要在相应的时间,查询下当时的极光指数,剩下的,就是拼拼你的人品了。(当然,在专业网站预测的极光爆发年去追极光肯定会更好。)

极光拍摄教程

PS:以下讨论的极光,仅限于 北极 光范畴。
拍极光其实是蛮困难的一件事,但这个困难主要体现在极光和天气的随机性上,而不是指拍摄技巧本身。

首先说下客观因素。
【时间】
时间分大小。
大的时间是指月份,拍摄极光最好的季节是冬季。第一是 北极 圈冬季夜晚时间更长,自然能看到极光时间就更多;第二是冬季气温更低,更易于看到极光。一般在10-3月,是观赏极光最好的月份,其中又以11-2月最佳。
小的时间是指每天的时刻。根据多数人的经验,极光在9-12点这段时间,出现概率更高。12点后,极光通常会变得很萎靡。但这只是大概率情况,也有朋友在凌晨1-4点看到过极光大爆发,所以建议大家还是把整个夜晚都列入战斗计划。

【地点】
地点同样分大小。
大的地点是指地区,一般就是 北极 圈附近。
小的地点是指远离光污染,天空晴朗无云的郊外。

【随机性】
极光出现的时间、地点及其自身形态、强度都具有随机性,并且天气也存在不确定性。拍摄极光虽然也要踩点,但却很可能因为这些随机性让我们踩点的作用大打折扣。试想一下,本来你在 东北 方向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取景,结果极光在西南方爆发了;又或者你理想的取景方向是 西北 方,但 西北 方正 好有一团云层;也可能和我们的经历一样,极光爆发的位置正好在头顶正上方……这些正是极光拍摄的困难之处,所以个人建议是,尽量找一个视野开阔,四周空旷,取景宽容度高的地点蹲守!

……

再说下主观拍摄。
【器材】
器材上,最好是全幅相机,最好有24mm焦段以上的广角镜头,光圈最好不超过F2.8。然后,最重要的是,你得有一个稳定的三脚架系统!!!

【拍摄参数】
如果器材能满足上面的条件,可以把“ISO1600,曝光时间15s”作为一个试拍参数。3级或3级以上的极光这个参数应该都是能拍出来了,3级以下的极光,说实话,个人觉得拍出来也没什么意义,你好意思拿给别人看吗?哈哈哈。
如果光圈不够大,那么个人意见是,除非极光变化极慢,否则宁愿升高ISO,也尽量不要让曝光时间超过15s。因为曝光时间越长,你拍摄的极光就越“散”,越“虚”(即你拍的极光轮廓和形态越不清晰)。那样的极光看起来毫无质感,还会给人一种“廉价货”的感觉。

在ISO1600,曝光15s的基础上,根据极光类型和强度,我们可以再调整拍摄参数。
极光分“慢”极光和“快”极光。
如果是慢极光,强度高,那么我们在上面的试拍参数基础上,不断降低ISO,直到拍到曝光理想的照片就行。
如果是快极光,那么我们就要根据极光的变化速率,优先降低快门速度,在快门速度满足的条件下再降低ISO。快门速度应该放在ISO之前,因为它决定了你拍的极光是否清晰清楚!ISO虽然影响画质,但现在的全幅相机,ISO1600左右,画质绝对都是可以接受的。

追极光攻略(含网站、APP推荐)

追极光对很多人来说都是费时费力又费财的一件事。所以,能够 成功 的看到极光,拍到极光,是每一个追极光的人都渴望的。
不幸的是,我们并没有太好的方法可以提高看到极光的概率,所谓的追极光攻略对很多人来说其实也是然并卵的。因为我们毕竟不是生活在 北极 圈附近的人,去一趟 北极 圈是件很折腾的事情,往往需要提前很久就开始制定行程和预订机票、酒店,很多人甚至只有在春节这样的假期才能安排出来时间……
我们无法像当地人一样,可以白天查看极光预测数据和天气预报后,再决定晚上是不是要去追极光。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追极光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而我下面说的这些内容,其实就是帮助大家尽人事!

【网站】
权威预测网站: http://www.swpc.noaa.gov/ (大部分预测网站和APP都是用的这个数据)
27天预测数据: http://www.swpc.noaa.gov/products/27-day-outlook-107-cm-radio-flux-and-geomagnetic-indices
3天预测预测: http://www.swpc.noaa.gov/products/3-day-forecast
这里必须申明一下,极光预测就和天气预报一样,准确性是无法保证的。而且越遥远的时间,预测往往越不准,甚至可以说意义不大。一般来说3天内的预测数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当天的预测数据可靠度则较高。
至于27天的预测数据,随时可能发生变化,但我们还是可以把它作为一个参考,选择一个极光强度数据相对较高的区间 来安 排行程,这样总好过什么都不管,完全拼人品。(即使是27天的预测数据,也仅仅只对那些能说走就走的少部分人有意义。)


【APP】
推荐两个APP,AURORA FORECAST和MY AURORA FORECAST。

两个APP差不多,可以自动定位,使用也很简单,即使不会英文,稍微摸索下也能搞懂。(如果实在用不来,那就百度一下这两个APP的使用教程。)
APP里,KP表示的就是极光强度,KP值越高极光就越强,一般KP值在4以上就有较大概率可以看到极光。3级以内的极光通常是用绿色表示的,5级以上的极光,就会用红色表示。
APP同样可以看到从今天到未来27天的极光预测数据,按日显示。而当日的预测数据,则会按小时显示。

……
总结一下追极光的要点:
1.如果可能,根据27天的预测数据,选择一个极光预测指数较高的区间安排行程。
2.尽可能多安排一些追极光的时间,时间预留的越多,看到极光的可能性自然越高。
3.根据3天的极光预测数据和天气预报,在可能的情况下,调整自己的行程安排。把其它旅行计划放在看不到极光的时间去做;把准备去A地追极光的行程和去B地追极光的行程互换;把到某个地方蹲守极光的行程改为包车找地方追极光;等等。
4.如果你是包车追极光,可以根据当天的极光预测和天气预报来决定是否出行。不用提前预定,也不用担心没车,个人认为车永远比追极光的人多。
5.相对而言,看到极光的概率,包车追极光大于蹲守追极光。(因为当某地天气不好时,包车可以选择去天气好的地方。)
6.平时多行善积德,积攒人品。

摩尔、捷里、Lovozero追极光优劣对比

这里再给大家说下 摩尔曼斯克 追逐极光的几个地点各自的优劣,便于大家参考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地方。
【 摩尔曼斯克 】
优点:包车追极光最为灵活,只要不是天气特别偏心,理论上看到极光的概率最大。并且包车追极光可以在拍照时,随时回到车上取暖(车里都会开空调),艰苦程度较低。
缺点:地景难找;稍微好点的地方往往人满为患;开车过程中,极光会不定时爆发,心理上你会饱受煎熬,而在路边停车拍照除了位置可能不好外,也难以回避光污染。

【捷里】
优点:酒店选好的话,踏出房门就可以看极光,便于长时间战斗;北冰洋很美很特别,其上空的极光自然也是极光中的LV;白天踩点时间充足,可以提前找好晚上的极光拍摄点;位于欧亚大陆尽头,逼格很高,就算看不到极光也够你装3年。
缺点:有一定的光污染影响,如果要避开,需要走很远,对体力和忍耐力都是一种考验;地景相对有点单调;捷里天气变幻莫测,且随时可能封路,切记行程预留宽松一点;酒店少,难预定。

【Lovozero】
优点:住宿选好的话,无光污染烦恼,且出门就能看极光,便于长时间战斗;地景空旷,便于取景;可以参加其它户外体验。
缺点:住宿条件差,且价格死贵;交通不便,好点的极光旅社都需要转乘雪橇才能到达;如果没有订到理想住宿,晚上追极光需要坐雪橇到远离光污染的郊区,且在郊外给雪橇也无法让你取暖。住宿难预定,且各有各的问题。

中肯评价下俄罗斯的极光

俄罗斯 的极光,在追极光的圈子里并不那么出名。主要原因是 俄罗斯 这个地方的旅游业相对于 欧洲 、北美等地,并没有那么热门。
其实就极光本身来说,我觉得大部分地方并没有什么不同。极光爆发时会遍布整个天空并不断移动,没有任何人能知道,哪个地方的极光形态和强度就一定最好。而且天气也会对极光造成不确定性的影响。

再有就是看到极光的概率,每个地方都是要拼人品的。 比如 过年那段时间,我一个朋友去 芬兰 半个月,结果毛都没有看到,而另外几个去 俄罗斯 的朋友,几乎大部分时间都看到了极光(还看到了6级的大爆发)。所以,要想看极光,除了极光本身愿意赏脸,还得天气也肯配合才行。

不过 俄罗斯 的极光环境,个人认为确实不算出众。主要问题就是地景比较平淡,特别是那种大场景,缺乏标志性景观,容易审美疲劳。当然,如果你跋山涉水去探索,还是能找到一些好地方,但这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不现实的。

综上所述,如果你是不差钱的土豪,可以选择地景更好、条件更舒适的地方。但如果你在乎性价比,并且在平淡的场景下也能拍出自己想要的照片,那 俄罗斯 真心是个不错的选择。

谈谈战斗民族的人

说到 俄罗斯 战斗民族,大家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是彪悍?是高傲?还是不怕死?

其实,当我真的从 俄罗斯 旅行归来,我发现 俄罗斯 人和以往从传闻中听到的那些印象完全不同(不怕死除外 )!!!
在我看来,很多 俄罗斯 人都很热情、绅士,甚至表面上看起来也并没有别人说的那种高冷感觉。我已记不清在 俄罗斯 被当地人主动提供过多少次帮助了!!!
第一天到 莫斯科 ,从机场开始,就有人热情的给我们指路;在地铁站遇到4个大学生,主动问我们要去哪里,然后“强行”帮我们提大件行李,一路还不停用瘪口的中文对我们说“你好”; 摩尔曼斯克 公交车上,看见我们行李较多,主动给我们让座的大叔;在旅店门口主动帮我们联系老板的老伯;往返捷里的两个司机,都是服务到把行李送进房间放好为止才微笑着和你道别; 圣彼得堡 机场大巴上给予我们无微不至关照的售票员……

当然,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 俄罗斯 也有个别给我们留下不好印象的人。
机场的出租车司机,对你不厌其烦的忽悠;机场的某个管理员大妈,莫名其妙的用“鸟语”对着我们大吼一通; 圣彼得堡 的几个小偷连续3次“撞”过来拉我们的背包……
但最奇葩的还是 圣彼得堡 去往叶卡捷琳娜宫公交车上的某个 俄罗斯 老太婆,这货上车后直接强行把哥从座位上拉起来并自己坐下,然后对着哥用鸟语叽里呱啦了半天。当时我就震惊了!首先,老子坐的位置绝不是老弱病残的特殊座位(这些座位都有明显标示);然后,老子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让座,但当时全车没一个人让座,我担心 俄罗斯 人的彪悍民风和岛国的不服老精神殊途同归,让座反而是看不起他们的表现,所以就没动;最后,老子就不让座了,咋滴?艹!
总的来说,和大多数地方一样,在 俄罗斯 大多数普通老百姓都是很好的,大家千万不要因为几颗老鼠屎就坏了旅行的心情。只要你用真诚、乐观、豁达的胸怀去和他们接触,你一定会感受到一个全新的战斗民族!

在最后,说说追极光的感受

说到追极光的感受,我感觉有很多话想说,但又不知从何说起……
首先,我心中最明确的感受是,能够看到极光(特别是强度很高的极光),我觉得自己真的很幸运!甚至会生出“我何德何能,上天居然这样眷顾我”的想法。
然后,当然是极光很震撼了,在神奇的大自然面前,你真的会觉得自己太渺小了!
还有就是,感觉时间永远不够用,相机永远不够多,很多想看的都没看到,很多想拍的也没拍到。如果可以,我真想一组相机拍延时,一组相机拍装逼,一组相机拍风景……(为什么是一组,因为我TM想把每个方向都拍下来啊 )。
……
……
……
总之,在极光面前,一切语言描述都是无力的,只有当你身临其境的感受过她带给你的震撼,你才能找到属于自己心中的那个感觉!
所以,人生一定要去追一次极光!
不对,只追一次是远远不够的……我想想, ,至少也得追个一百次吧!!!

洛沃泽罗(Lovozero)攻略篇

在这段开头,说句题外话。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小迷弟@一簬晑北的大力帮助。如果没有他自掏路费帮我采风,哥也不会果断放弃了原计划中的目的地Lovozero。至于原因,大家看看他游记里在Lovozero拍到的那些烂极光就懂了,呵呵,那也叫极光吗?估计3级都没有,哥要是他估计早一头撞死了。
其实在原计划中,我们这次旅行是安排了3天左右时间给洛沃泽罗的。虽然因为天气的原因,最终我们并没有成行,但我还是决定把自己关于这里搜集到的信息发出来共享,方便大家以后可以多个选择。

洛沃泽罗其实就是位于 摩尔曼斯克 东南方的一个极光基地,因为这里有很多荒原和湖泊,光污染也很低,所以它受到了很多来 摩尔曼斯克 追逐极光的旅客青睐。

【 摩尔曼斯克 往返洛沃泽罗交通】
摩尔曼斯克 和洛沃泽罗之间没有公共交通方式可选,所以一般我们只能包车。包车价格单边3500卢布,车程2小时左右。
通常,往返洛沃泽罗的交通可以通过你在洛沃泽罗预定的住宿搞定。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洛沃泽罗的旅店,有的可以直接乘车到达,有的则需要乘车到达洛沃泽罗区域后,再转乘雪地摩托或雪橇才能到达。大家预定时一定要询问清楚。

……

【住宿预订】
洛沃泽罗的部分住宿可以通过Booking、 Airbnb 预订,也有一部分只能通过邮件或电话预定(洛沃泽罗的住宿回复邮件很慢,也很随机,建议大家提前1-3个月就开始联系,一次性多问几家,如果没有收到回复可以多发几封邮件追问。如果能找到会俄语的朋友帮忙发邮件或打电话预定当然最好。)。
但我要告诫大家一句,这些旅店大部分其实都并不适合追逐极光。原因是,很多旅店的位置,其实位于光污染较严重的镇上。如果选择这些旅店住宿,则需要每天让老板用雪橇拉着你,折腾1小时左右到远离光污染的郊外去追极光(这样还不如就在 摩尔曼斯克 包车呢)!这还会衍生出另外两个很严重的问题。第一,郊外很冷,你没有任何可以遮风挡雨的地方,无法长时间作战。第二,就算你是铁打的身子,但老板都是一次性拉着所有客人去追极光,只要多数客人表示无法坚持,你也只能撤退。

这里,我说点自己对于住宿方面的看法。很多人花了大量金钱和时间去追极光,却在住宿上舍不得花钱,最终导致看了个不伦不类的极光,实在是得不偿失。既然要追极光,我认为就一定要争取在最好的条件下追,不然你是感受不到那种震撼的。

下面,我给大家推荐几家没有光污染,出门就可以拍极光的住宿,但这些住宿全都需要坐车到达洛沃泽罗村后,再转乘雪橇才能到达。

1. 维克 多家(мишка на север 北方的小熊)
网站: http://www.lovozero.ru/
邮箱:lovoz@mail.ru
价格:每人20000卢布3天3晚(第三天下午离开)或每人17000卢布3天3晚(第三天一大早离开),含全餐、雪橇和各种体验活动,但不含 摩尔曼斯克 -洛沃泽罗往返交通费7000卢布(5座车)。
评价:传闻中性价比最高的一家,口碑较好,但是基础设施较差。

2. Siyanie Severa(极光小屋)
网址: http://www.arcticland.ru/eng/home/ ; https://www.airbnbchina.cn/rooms/12115582
邮件:a.huskypark@yandex.ru
价格:每晚人均500-2000RMB
评价:这家旅店在一个哈士奇公园里,有各种丰富的户外体验活动,风景很好,住宿条件也不错。值得一提的是老板英文不错,这在 俄罗斯 真心是百里挑一的才子了。但这家价格很贵,尤其蛋疼的是,这家只打包销售整栋房子,最多可以住8个人,4000RMB左右。即使你只有一个人,也需要支付2000RMB左右。

3. 尤里 家(Русский север 俄罗斯 北方)
网站: https://www.airbnb.com/rooms/11704939
邮箱: budovich1970@mail.ru
价格:每晚人均220RMB(只含住宿)
评价:吃饭、雪橇、洗澡和其它项目均需另外收费,并且价格不低。他家比较适合只看极光,自带口粮,且不参加任何活动的人(前提是你能顶得住老板的脸色)。

4.娜塔莎家(Touristic Center Yulinskaya Salma)
网站: http://lovozero.net/
邮箱: usalma@mail.ru
Booking上的名字叫Touristic Center Yulinskaya Salma(尤林斯卡亚萨尔玛旅游中心乡村民宿),不过Booking上经常没房(但通过邮件却可以预定)。
价格:根据房型每晚人均300-350RMB,至于各种活动的报价,大家可以在网站上查看。
评价:这家旅店住宿条件较好,但有个很严重的问题是,晚上12点后房间就会锁门,禁止任何人出入(这是我和他邮件交流亲自确认过的)。虽然根据经验,极光在12点后出现的概率会降低,但也不乏一些在凌晨3、4点看到极光爆发的案例,所以,12点关门相当于剥夺了你一部分看到极光的机会。所以,不太推荐。

……

洛沃泽罗就说这么多了,主要是我自己也没去,无法提供体验相关的信息。但上面的内容都是我自己去之前花了很多时间查阅资料,并亲自通过邮件沟通得到的信息 。这些信息解决了去这里追极光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剩下的就是看你能不能在合适的时间抢到合适的房间了。

房间非常宽敞,非常干净,也非常暖和(已经不能用暖和来形容了,热死个人,好吗?)。
房间有两张上下铺的高低床,一个木桌和两个长凳。透过房间的大玻璃,可以直接看到北冰洋,很赞。
此外,房间里电源插座也很多,不用担心充电打挤。

厕所很干净,热水器非常给力,水也很大,还可以在这里感受俄式桑拿。

旅店前台同时也是旅店的餐厅,这里有WIFI,网速也不错。(其实整个旅店区域,手机都有较好的3G上网信号。)

在餐厅吃饭,同样可以欣赏到外面绝美的北冰洋风景。
总体来说,这家旅店绝对算得上超值(人均每晚200+RMB)。这种住宿条件,换到其它任何一个极光基地,绝对都会贵很多。旅店的位置也很给力,出门就是北冰洋的海滩,这能让你在夜里追逐极光时省下很多力气。
不过这家旅店也有个缺点,那就是光污染(其实这是所有捷里旅店共同存在的问题)!好在这个问题还是能想办法克服。
无论如何,还是给大家强烈推荐这家旅店。

……

【吃饭】
捷里没有餐馆,只有一家超市,在捷里小镇上(价格并没有比摩尔高太多,还可以接受)。

捷里的几家旅店都提供餐食,价格有点小贵。(我们住的海滩露营地饭菜味道还不错。)
如果可以,建议大家从 摩尔曼斯克 带够口粮过来,这样能省不少钱。如果像我们一样有便携电饭煲,也可以买点米自己做饭吃

【注意事项】
在捷里别尔卡驻有俄国的军事基地,在这里游玩时,有可能会被当地士兵盘查询问,所以建议大家出门最好带上自己的护照和签证。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