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折东归路
穿过镇子来到西头,有处土尔扈特民俗文化村,里边有东归纪念馆,应该是讲述渥巴锡率部东归的故事的。史料所言,东归之路是漫长的,付出的牺牲是巨大的,17万出发,仅4万余众再入国门,这是够壮烈的。但部族能得以在如此肥美的草原上繁衍至今,那些牺牲是值得的。渥巴锡东归之时,蒙古人早已没了蒙古帝国时辉煌,他的东归,其实可以视作为蒙古帝国划了个句号吧。蒙古人起源于8、9世纪之交游牧于贝加尔湖东南和黑龙江上游额尔古纳河一带的室韦诸部,先后臣服于辽,金。至13世纪由乞颜部铁木真领导建立蒙古帝国。崛起于漠北的蒙古帝国其实只辉煌了几十年,其后就陷入了无休止的内忧外患中去,但游牧民族居无定所、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讨生存的韧性,却使他们的政权势力以各样的形式,各样的名称,有时细如游丝,有时粗壮擎天存续了几百年,灭了金,夏,宋,熬走了明,直到清中期才逐渐式微,到这渥巴锡归来,才算是蒙古人的绝唱了吧。成吉思汗铁木真与其继任窝阔台,贵由,蒙哥三代四任可汗东征西讨,建立了地跨欧亚包涵四大汗国和华夏大部的疆域辽阔的大帝国。此时,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儿汗国和窝阔台汗国四大汗国与华夏之地各汗王皆唯大汗马首是瞻,行政上是个统一的帝国,这几十年可以说是蒙古人最为辉煌之时,成为了欧洲基督教世界的上帝之鞭,中东伊斯兰世界的蒙古十字军。到了第五任可汗忽必烈,因其上位不符合蒙古人的“忽里勒台”选举制度,经略重心又在中原,还改了国号为元,那其余四汗国就不服气了,相互间有了攻伐,帝国其实就已名存实亡了。后来因内忧外患的,四大汗国的力量逐渐减弱,而经略中原富庶之地的元的力量却是不断壮大的,他们的关系就有了些改善,汗国们奉元为蒙古的正统,尊其为共主,但却还是各行其政的。后来元慢慢走向衰败,而地处东欧中东处的汗国们也走向式微,或灭或亡,融解到当地后起民族中去了。当元被明赶出中原回到漠北老家去后,以北元的名称存续下来,而后分裂为鞑靼、瓦剌、吐鲁番汗国继续与明对峙。其间相互间也内讧着,力量也此消彼长的,分裂时力量小,也被明朝的猛将们追得到处跑,老窝也被端掉过;团结时力量大,也曾把明朝的皇帝捉去勒索财宝。到了明末清初,以大漠为界蒙古分裂为三大势力,分别是“漠北蒙古”、“漠南蒙古”和“漠西蒙古”。在古代历史中经常可以看到“漠南”、“漠北”这样的名词,这里的“漠”是指今蒙古国南部东戈壁省、南戈壁省、戈壁阿尔泰省,以及我国内蒙古锡林郭勒西部一带浩瀚的沙漠。在汉朝和唐朝,这片沙漠经常被冠之以“瀚海”,“大漠”。这片大漠现在来说就是区分内蒙和外蒙的地理标识。古代中原王朝和匈奴人、契丹人、蒙古人等游牧民族干仗,军队都是出长城,先扫平漠南,而后穿越沙漠,再击漠北。清代时,漠北蒙古主要是喀尔喀部,后来演化为今天的蒙古国;漠南蒙古主要是科尔沁部和察哈尔部,后来演化为现在的内蒙古;漠西蒙古主要是准噶尔部,就是后来的新疆。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源自科尔沁部,内蒙古才是蒙古帝国的正统继承者。但明末时,漠南蒙古式微,东面有强势崛起的后金,西面则是一心称雄的准噶尔。漠南蒙古与后金的战争爆发,努尔哈赤很快击溃漠南蒙古势力,漠南被后金收入囊中,改称“内属蒙古”,即内蒙古,从此与中原王朝连为一体。后来清统治者主导的满蒙联姻无一不是从内蒙挑选后妃,外蒙则从来没有这个待遇,想来是要用黄金家族的血液来高贵自己的基因的吧。清初漠北的喀尔喀和漠西的准噶尔都还是相对独立的汗国。相对而言,漠北的喀尔喀蒙古与清朝走得近比较听招呼,后来清康熙帝,趁着他们内部分裂以及与准噶尔部的矛盾,通过会盟的方式,把他们也收了,改行政区划为旗,部落首领封作亲王类,每年向清纳九白之贡,把漠北也纳入了大清版图了。而漠西的准噶尔部是曾经将近一统蒙古、俘获了明英宗的瓦剌部也先的后裔,是更加的桀骜不驯的,他们还是存续着大蒙古帝国的梦想的。到清时称他们为卫拉特蒙古,里边分为杜尔伯特、准噶尔、土尔扈特、和硕特部,其中游牧于伊犁河谷一带的准噶尔部势力最盛,在它的挤压下,和硕特部往青海,青藏高原发展,而土尔扈特首领和鄂尔勒克放弃了准噶尔地区(1616年),踏上了向西的道路,穿过了咸海和里海以北的吉尔吉斯-哈萨克草原。土尔扈特人从1632年起开始定居在伏尔加河下游。和鄂尔勒克于1639年征服了里海以东的曼吉什克半岛山区的土库曼人,就在此后,该地区一直臣属于和鄂尔勒克家族。1643年,和鄂尔勒克将其部落约5万帐迁到阿斯特拉罕附近。土尔扈特人占领了从伏尔加河河口到曼吉格什拉特半岛之间的里海北部草原。在和鄂尔勒克的孙子明楚克汗(1667-1670年)统治期间,土尔扈特人把三个土库曼部落从曼吉什拉特半岛驱逐到高加索。另一方面,土尔扈特人承认了俄国的宗主权。明楚克之子阿玉奇汗(1670-1724年在位)加强了亲俄的政策。1673年2月26日,他在阿斯特拉罕拜访了莫斯科长官,承认自己是沙皇的属臣,得到盛大的接待。在俄国的保护下,土尔扈特汗国繁荣昌盛。当1770年渥巴锡汗率其部向中亚撤退时,汗国的疆域已是从乌拉尔河到顿河,从察里津到高加索之间。但俄国人的保护并不是没有代价的,作为从属国,在俄国开疆阔土的过程中,土尔扈特人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的兵源,当血液流尽时,当他们的生存成为俄国人疆域扩张的障碍时,也就到了应该杀驴的时候了。活不下去了,就怀念故土了,于是就东归了,汗国就灭亡了。而此前那个把他们逼往异域的准噶尔汗国虽出了个特能打的噶尔丹,但在康雍乾三帝持续的打击下早已灰飞烟灭了,准噶尔从一个部族名称就变成了个地名了。入了清朝疆域的渥巴锡其实还是有个汗国梦的,向乾隆帝请求的是要老祖宗的伊犁河谷为封地,而要永为镇边藩蓠之国的。这个梦是不现实的,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平了三藩之乱的大清,怎么还能再容得下藩国的存在?乾隆不但没准,还分其部众为三,分置不同地方,且改其部众为盟旗编制,纳入清统一行政体制内,渥巴锡只得了个汗王的空头称号,至此,最后的涓涓细流也走到了尽头,蒙古帝国可谓寿终正寝了。渥巴锡一部最初的安置地也并不在此,这里是因原封地出现灾荒,部众死者甚多,无以生存,才又上奏陈情,才得以迁到这里的。
端午扎尕那重装遭遇暴雪
穿越措美峰马儿滚下山坡
东瀛纪行
昭苏看花线六日重装
他念他翁看海线六日重装
从虎跳峡徒步到泸沽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