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路向西,自驾去大理 - 自驾游|摩旅 - 8264户外手机版
村内随处可见的,都是一幢幢飞檐翘角的白族民居,同样是精雕细刻的土木建筑。
不长的街道上遗留下历史的厚重,连那斑驳的墙体好像都有各自的故事一样。

村民们悠闲的聊天、打瞌睡。
这就是生活常态吧~

周城是最大的白族聚集村落,至今仍完好地保留白族的各种传统习俗,被誉为“白族民俗的活化石”。

“家家门外石板路,户户门前有流水”是周城的特色。
村内有两棵大青树,枝蘩叶茂犹如巨伞擎天。

树下小广场有古戏台,周围店铺成排,据说这个有着一百二十多年的悠久历史。

只有亲身体验过才知道,其实要制作一件完整的扎染作品真的特别不容易。
需要的步骤远不止扎和染,而是要经过设计、制版、扎花、浸泡、脱浆、沉染、氧化、拆线、漂洗、晾晒,才能最终成型。

浸泡脱浆后,经过4次染色和氧化。


经过反复皂洗拍打,自然f风干就好了。
看到自己亲手扎的“一抹蓝天白云”在风中清荡,心情也跟着明亮了起来~

八旬老人正在织布机前工作,动作轻快,手法娴熟。

蓝续古法扎染的步骤全在这里了↓↓↓
小tips:
1、因为要完成一件扎染作品,最简单的都需要大概1小时,复杂的则需要3-4小时,所以请宝宝们预留好时间。
2、平时来蓝续是需要预约的,可以在网上提前预订,现在因为疫情的关系,所以游客不多,我也是没有预约,临时去捡的便宜。


桌子上摆放着制作染布的天然染料,扎染以蓝白色最为知名,其中的蓝色提取自板蓝根。
而除了板蓝,染料延展到30多种植物,例如核桃外面的那层青皮可以染出稳重的咖啡色,栀子果可以染出活泼的明黄色,藏红花可以染出艳丽的深红色,苏木可以染出粉红色,姜黄可以染出鹅黄色,紫茎泽兰可以染出黄褐色。

双层四合院的结构,四侧都是展示厅、教学区和休息区。
院子里种满了花花草草,摆放着提供客人制作的桌椅,五颜六色的染布.....无论是老屋,还是屋里屋外的装饰品,配色都极其好看。
无处不在的,都是透着年代痕迹的旧故事。


小白告诉你:扎染是一种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

小白说:
她的童年是蓝色的,蓝色的天空下飘荡着蓝色的布,蓝色的布后是慈祥的老奶奶,她们正在一针一线,将蓝色的梦传递。
相信只要每一个到过蓝续的人,一定都听过关于小白“蓝色童年”的故事。
小白其实不姓白,只是因为自己是白族人而自豪,所以自称小白。她的家乡就在 大理 古城以北25公里的周城,这个被誉为“白族扎染之乡”的地方。


白族小院,四合院的景致让人特别喜欢。
院落里晾晒着各种颜色的扎染布匹,在阵阵微风下轻舞着,好看至极。

周城扎染|扎一抹蓝天白云又是阴雨绵绵的一天,好在我们有可爱的02,自驾游的好处就是从不畏惧任何天气。
驾着我心爱的小车车,它永远都不说累…
粗发咯!


今天的秋名山车神是母上,吼吼吼~~

说来 大理 也是很多廊桥的,但位于 海西 的廊桥更为人们熟知。
与其说这里是一个旅拍景点,倒不如说更像我们生活的某个地方。
如果你是摄影师,就来这里捕捉美丽的风景;如果你是画家,就带上你的画板来这里写生;如果你是旅人,就来这里完成你精彩旅程中的一部分。
但如果你只觉得自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人儿,那就来这里感受生活该有的样子吧~



此时的廊桥,倒也干净利落,灰蓝的天色下,绿油油的草海,养眼得很。
而且你看,
起风了。

从江 尾出发,原打算驱车前往海舌公园,毕竟5年前因为时间关系错过了。
没想到的是,海舌从去年3月关闭施工!!!
我,与海舌的缘分终究尚浅。
于是更改路线,驾车沿大丽公路行驶。
因为江尾村小树林的失误,海舌公园的闭园,我们决定还是不做计划的走,开到哪儿就算哪儿呗…

后视镜里的世界,满眼绿意。偶尔经过村庄~环 海西 路算是一条风光不错的观赏线,沿途虽没有景点却也胜过许多景点,每一段都有不一样的新发现。

我们驾着02在乡野小路穿行,偶尔停留、偶尔拍照。
凉爽的微风,绿油油的稻田。


远山的云雾还未散去,遍地的花朵也能在伴着小雨的天气里,开得红火。
谁说没有蓝天白云的 大理 就不美了?

走着走着,突然起风了。
果然,
雨后的风景最迷人,雨后的记忆也最值得眷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