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远去的梦幻盛唐 之 广仁王庙 - 四川 - 8264户外手机版

  四川

总第228文

巫宝走天涯  第190文

巫宝讲故事

巫宝在学习

巫宝和伙伴

文|  Viki,转载请注明出处

冰冰巫宝走天涯(订阅号ID:bbwbzty)

我爱天空中那颗闪耀的恒星
它的名字,叫做黑夜
我和黑夜有个契约
当黑夜褪去幽暗
炽热白昼会将心脏点燃
于是我循着深邃的光
妄图寻遍天下灵药让封印消亡
我脚步烈烈,从不停歇但绝之又绝,望穿荒芜旷野跨越亿万宇宙奔赴而来的星光啊璀璨的火焰是绽放还是覆灭我听不见,谁在悲伤,谁在喜悦你看,我和世界

  楔  子   

国内硕果仅存的三座无争议的唐代单体木构建筑中

  • 南禅寺主殿建于782年

  • 广仁王庙建于831年

  • 佛光寺东大殿建于857年

废话不多说,领略了佛光寺和南禅寺后,现在我要去看看第三座唐代木建——广仁王庙。它建于公元831年,是现存于世的唐代木构建筑中,唯一一座道教建筑。

唯一的道教唐代木建筑

山西芮城县内有一座中国现存最早的道庙木结构建筑——广仁王庙。

广仁王庙和佛光寺、南禅寺都不一样,它不在山头的平地上,而在一个乡间的小村庄里。

村里的老大爷们在遗址门口的院坝里晒着太阳聊着天,一时间我都不确定自己是不是找对了地方。

在很早很早以前呀,广仁王庙前有五眼泉水,被奉为“龙泉神水”。

这五眼泉水积成湖潭,供人们浇灌良田,大家感恩泉水“浇灌百里,活芮之民,斯水之功也”,便修了一座供奉泉水神的庙,这就是广仁王庙的前身啦。

“泉主于神,能御旱灾,适合祀典”,所以它本身是座祭祀的庙,一专多能,它同时也用于求雨。

各位看官要问了,既然是五眼泉水,为啥叫广仁王庙呢,不是应该叫泉水庙什么什么的吗?

别急呀,你咋知道人家不叫泉水庙呢。

这庙前的五眼泉水啊,叫做五龙泉(我寻思着应该是大家觉得一眼泉里有个管事的龙,所以得五条龙)。

五股泉水从庙前涌出,所以庙子最早叫“五龙庙”,所在村子叫龙泉村。

说白了广仁王庙就是一座民间用于祈雨的龙王庙。

那它又是怎么叫广仁王庙的呢?(我总觉得这几个字念着比龙王庙别口多了)

宋徽宗曾经干过一件事,册封龙王。

龙有五色,为“青黄红白黑”。宋徽宗封青龙为广仁王,赤龙为嘉泽王,黄龙为孚应王,白龙为义济王,黑龙为灵泽王。

传说在龙泉村管降雨的是青龙,所以,这庙子便因此改名叫广仁王庙了。

围观欣赏美景

文|  小Viki

冰冰巫宝走天涯(ID:bbwbzty)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长 按 二 维 码 即 可 关 注



  结 束 语  

广仁王庙正殿是唐代木构建筑的翘楚,是国内仅存的三座无争议唐朝木构建筑之一,也是唯一的道教建筑,建造年代位于南禅寺之后,佛光寺之前。

游览的时候可对比参考院内清代戏台风格鉴赏。

三座木质唐建鉴赏专题的结束语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

当我站在这些精美的建筑以及后续将会看到的壁画、雕塑时,由衷的感叹,这只远离中原区域,如果是皇家的建筑,得精美成啥样子?

到我后来见到云冈石窟,看到皇家造像和民间造像的区别的时候,更为震撼。

古建是一种地上的文物,要在中原地区寻找一座能存世的古建,那简直是难过上青天。

秦朝的阿房宫、长安的大明宫、商都的鹿台……,朝代更迭,战争不断,皇家建筑是首当其冲被毁灭的对象,尤其是陕西、河南这样的地方,兵家必争的中原地带。

一千多年过去了,

一千多年的战火,一千多年的风霜雨雪,一千多年的天灾人祸害,一座木结构的建筑能够从唐代保存到现代世纪,这是奇迹,也是必然(山西境内)。

山西被黄河环绕,北方接塞外边关,南北狭长,境内山脉众多,太行山、恒山、中条山、吕梁山、五台山等等,贯通难度大,是个难啃的骨头。于是山西这个地界,在封建社会的历朝历代都可算个小国度(这个小国度里还拆分了更小的国度),算得上相对封闭。

到了明代,晋商崛起。到了民国时期,军阀割据,阎锡山算个土皇帝吧。

就这样,地理、经济、军事多方面让山西形成了自己保护自己的独特能力,也没有遭遇啥大的战争破坏。

山西是个好地方,要能源有煤,要粮有地,要险有山,要水有黄河汾河,甚至一度还有过自己的货币。

到了动荡的十年,大不了把壁画雕像抹了泥巴,在古建上写上标语,要么当仓库(永乐宫),要么当学校(广仁王庙)等等,但建筑本身还在,没有毁掉。可能大家从小每天看,看习惯了,就像家里一栋房子,换个用处而已,又不是房子得推倒。

也许只有在这种远离中原的地方,古老的寺庙才能摆脱香火旺盛带来的被历朝历代建筑风格层层改头换面反复重建的命运吧。

总的来说山西保存得较好的全是佛教的遗址遗迹。

后续,请大家跟随我的脚步,去看看皇家的辉煌。

云天明说留住文明,把字刻在石头上。

那就是云冈石窟。

一千年后的阳光,洋洋洒洒地照耀在一千年前的建筑上,21世纪的人张开双臂拥抱着来自遥远的盛世大唐的荣耀。

它们迟早都会被遗忘的,在时光的长河中化为一粒尘埃。而它们曾经的繁华喧嚣,可能连光阴下的一粒微尘都算不上。

我们无力阻挡,我们只是尽可能地在有生之年去看见。

一座小村落里的小庙可以保存千年,而盛世唐朝辉煌大寺在绚烂之后于弹指间灰飞烟灭。

那么,我们想要什么呢?我们想用什么样的方式过好这一生呢?

广仁王庙斗拱

南禅寺斗拱

佛光寺斗拱

博物馆区域内有处古建知识科普长廊,两侧墙面上挂着按建造年代排列的木构建筑序表。

在这个小区域,陈列了广仁王庙、南禅寺、佛光寺各自的斗拱构造和外观模型,周围的墙上有相应部件的图形解构介绍说明。

上世纪六十年代,广仁王庙改作小学,殿中塑像、壁画尽毁。

直到1983年,学校迁出,广仁王庙重归文物部门。

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广仁王庙残破不堪。

1958年和2013年,有关部门对广仁王庙做了两次大修。

2015年,广仁王庙得到整体改造,整个庙宇周围空间被改造成露天古建筑博物馆,放置了很多山西古建文物介绍和古建知识介绍。对于普通游客而言,这是个很好的了解古建的窗口。

广仁王庙很小很小,前文说了留存古建只有一间唐代大殿和一座清代戏台。

放眼望去,不细看的话,十分钟就看完了。

虽然广仁王庙的建筑面积和体量不大,但是大殿的斗拱、梁柱、柱基、举折、顶无一不彰显唐代建筑独特的风格魅力。

人家小归小,但是别急着走,还有个好东西呢!

庙里有个唐元和三年(公元808年)的《广仁龙泉记》碑刻,记载了昔日五龙泉“菰蒲殖焉,鱼鳖生焉,古木骈罗,曲屿映带”的景象(大白话:经泉水浇灌的庄稼长势良好,农民获得丰收)。

另一个是唐大和六年(公元832年)芮城县令郑泽写的《龙泉记》碑刻,记述了龙泉广仁王庙创修事迹。

2012年12月,这块嵌在广仁王庙大殿前檐墙下的《龙泉记》石碣被几名盗宝贼凿下偷走,追回时已七零八落,碎成四块。

为啥别的不偷,单要偷这块碑刻呢?我猜啊,是这个东西太独特了,再不懂的人看了都觉得是个宝贝。

为啥呢?

庙内《龙泉记》碑的原材料是鱼籽化石,绝了。

殿内梁架

殿内无柱,梁架全部露明(请回忆一下南禅寺结构)。

正殿用16根粗大的檐柱作为支撑,全部砌入墙内。中间以窗和门板来间隔,收口的地方将柱头做成卷杀。

【卷杀:把构件或部位的端部,处理成曲线或折线,看上人畜无害很柔和的样子】

柱子直径28厘米,高288厘米,正殿的四个角各有一根柱子,四周柱子略高,柱头微微向殿内倾斜,与殿内横梁形成一个斜角,刚好让正殿屋顶的斗拱翘起。

正殿内的上梁和下柱紧密相连有效地让建筑更坚固稳定,外形也就相应的稳健大气。

整个建筑结构简练,古朴雄浑,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

破子棂窗

正殿台基高1.35米,殿前没有月台,正面明间辟板门,两个次间是破子棂窗,两稍间比较小。

正殿台基高1.35米,用砖石垒成,中间设置了6级用青砖修建的台阶。

说白了就是:正殿门前有几个台阶,通过台阶走进正殿(你非要不走台阶,跳上去也可以),正殿比较小,左右各有个窗户框。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