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叟河南、山西之旅(一):参观安阳“殷墟博物馆” - 甘肃 - 8264户外手机版

  甘肃

前言Baidu百科介绍:殷墟是国家AAAAA级景点,是 中国 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经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近代以来,考古人员在殷墟发现 中国 最早成体系的甲骨文、 中国 最早的车马坑遗迹、 中国 最早的女将军妇好墓葬、世界上出土最大且最重的青铜器后母戊(wù)鼎(原称司母戊鼎),使殷墟齐备都市、文字、青铜器三大要素,成为 中国 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殷墟总共出土了约15万片甲骨文以及种类丰富的青铜器、玉石器、陶器、骨器等,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005年3月16日,殷墟博物馆破土动工。同年9月25日开馆。2020年11月,殷墟博物馆新馆开工奠基。2024年2月26日,殷墟博物馆新馆开馆。

D一天、D二天第一天,2024--3--29(星期五)出发,第二天,2024--3--30(星期六)到 安阳
烟台 --- 郑州 K1598 17:09(14小时45分) 07:54 下铺 230元
郑州 --- 安阳 K386 08:20(2时38分)10:58 中铺79.5元
从 安阳 火车站出来,按“高德地图”提示,坐1路公交、结果费时费力,花一个小时才到殷墟博物馆,还不如“打的”或坐“小三轮车”到殷墟,10元。时间对我来讲非常宝贵。也可坐14路公交,不建议。

见下图:殷墟博物馆坐落在 安阳 河畔,博物馆旁边是公园,石碑上镌刻“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天上的白点是一只风筝。

见下图:殷墟博物馆正面照,一座青铜色的博物馆大气庄重,有点像青铜鼎,这是新落成的殷墟博物馆,于2024年2月26日正式开放。新馆占地262.5亩,建筑规模5.1万平方米,展厅面积约2.2万平方米,将展出青铜器、陶器、玉器、甲骨等文物近4000件套,其中四分之三文物是首次亮相。展陈文物数量之庞大、类型之齐全,都是商代文物展览之最。新馆设8个展厅,地上共三层。

见下图:大门上方是三个古铜色的甲骨文字:“ 大邑 商”。 大邑 是城的意思, 大邑 商,就是商城。
1、开放时间:8:30---17:30,16:30停止售票,全年无休息,临时闭馆除外。
2、门票:80元
现在时间12:00,进馆参观。


谢谢你的关注及鼓励,不好意思,我写的游记很一般。
大哥每篇介绍得都很详细,非常好的攻略,下次去这里玩之前会再次拜读。
【其他】见下图:博物馆二楼、三楼休闲区有甲骨文咖啡屋,售卖“甲骨文咖啡”, 可以在这里小憩休息,好像不卖其他食品。建议参观前安排好行程、考虑吃饭、喝水问题。

见下图:我于12:00进入博物馆,约15:40分离开,整整3小时40分钟,只能算是走马观花,信步而游,博物馆比较大,我看得不仔细,。博物馆出口处有中巴车,可以到殷墟王陵遗址、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参观,2元。司机说需用1~2个小时,我时间来不及了,只好放弃。

从殷墟博物馆到 安阳 长途汽车站建议打的或坐三轮机动车,10元。当天下午乘坐长途大巴到 林州 ,15元(含一元保险)。16:30发车,住宿东亚之星商务酒店,标间88元,计划明早6:30分,乘坐 林州 至石板岩镇的大巴,游玩 林州 太行大峡谷景区。

小结1、殷墟是人类文明的宝库,参观殷墟博物馆,留下深刻影响,殷墟的甲骨文是我们汉字的童年,同样商朝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童年。回看我们中华民族的童年,有辉煌的一面,商朝的殷墟有了都市、文字、青铜器三大要素,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见证,它充分显示出中华文明独有的个性和特殊的风格。
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分别是巴比伦文明、 埃及 文明、 印度 文明、中华文明。只有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从来没有中断过,几千年来延绵不断。而其他三个文明,支离破碎,没有连续性,例如 埃及 的金字塔世界有名,但法老的后代到底是谁?没有定论,几千年的混战及人口迁徙,古 埃及 的人种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异族的入侵和征服、外来文化的侵蚀,使古 埃及 文明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衰落和消失。
我们应该为中华文明而自豪、骄傲。
但祭祀坑的发现,也显示出血腥而残酷的一面,人祭和人殉,即杀人祭祀及用人殉葬,让我们现代人为之颤栗,当时我们中华民族处于混沌期,这一历史过程也难免。
2、甲骨文发现已有一百多年(1899年),殷墟从考古(1928年),到现在将近一百年。已出土16余万片甲骨,发现单字约4500字,已释读约1500字......。我国扫盲最低标准是识字1500个。这两个数字重合,太巧合了。即使考古专家对殷墟的甲骨文,才刚刚达到扫盲的程度。殷墟的考古工作,任重而道远,相信以后还有更多发现。
3、我的困惑:气候?无论是 河南 安阳 的殷墟、还是 四川 广汉 的三星堆,都出土了象牙,说明几千年前我们中原大地气候还是不错的,几千年变化如此之大(向恶劣的方向转化),令人担忧。


见下图:“亚长” 铜甗(yǎn),甗是一种古代文物,原为烹饪用的厨具,后作为礼器流行于商至汉代。

按道理来说,宫殿区里只有王族,但是亚长是长族,他不应该葬在王族的地方。我们可以想象亚长应该是一位战功卓著的武将,为商王朝血战疆场,屡立战功,最后不幸殒命沙场,马革裹尸而还。所以商王破例将亚长葬在王族的领地。

现在科技如此发达,经检测墓主人亚长和他身边的6个人锶同位素的比值跟 安阳 当地都不一致,那说明什么呢?他有可能来自其他的地方。后来又通过研究,这个墓主人可能来自现在的 河南 东南部一带, 周口 这一区域。科技让亚长得以“重生”,考古让商史再现辉煌!

见下图:亚长是男性,年龄在35岁左右,当时的身高大概在1米7左右,这样的身材在商代来说,可以说是相当高大的。据考古专家的研究统计, 河南 安阳 殷墟中小墓地的男性平均身高为1.62米,女性平均身高约为155.34厘米,比亚长矮得多。
亚长的身体上总共有7处刀砍伤或者砍砸伤,其中6处都是集中在身体左侧,他最后死亡的原因可能是一个铜矛贯穿了他的盆骨,最后导致了动脉失血而亡的。所以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想象得出,亚长他应该死于战场。

见下图:“亚长”铜方斝(jiǎ),是盛酒器或温酒器。

【长(chǎnɡ)从何来】亚长(读音:yà cháng),“亚”代表他的身份是武将,“长”则是他的家族姓氏。亚长并非商王室成员,而是来自长族的一位带兵打仗的将军。
博物馆有一个亚长墓的专题厅,该展厅围绕商代将军亚长,系统展出了亚长墓中出土的文物。该墓葬共出土随葬品577件,是殷墟继妇好墓之后出土随葬品数量最多的墓葬,考古学家经过不懈探索,如侦探般抽丝剥茧,揭开了尘封三千年不为人知的史实,呈现了亚长鲜活立体的形象。

见下图:甲骨文,狼

见下图:田猎的收获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