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六月的江南雨雾来装饰一场伟大旅行 - 重庆 - 8264户外手机版

  重庆
驾驶着玛莎拉蒂新Ghibli锋芒版,无惧前路,划破长空,一头扎进百祖山这一片深绿之中,这样的山路似乎就是专为Ghibli而生,打开运动模式,悬架增硬、过弯更稳,油门响应增快,eBooster超级电动增压器与涡轮增压机协同工作,爆发出330马力的强劲动力输出,让速度和肾上腺素同时飙升。

和Levante一样,Ghibli也是以风命名,这是来自 北非 撒哈拉沙漠 的风暴气旋,具有快速前进的力量,在这山水间完美体验Ghibli的驾乘乐趣,感受2.0升4缸涡轮增压发动机与48伏轻度混合动力系统,不但保持了澎湃动力和卓越性能水平,且进一步降低了能耗。

在高速驾驶的过程中,玛莎拉蒂除了给人提速的畅快感,还有如同天籁般的浑厚引擎声,我非常喜欢聆听这与众不同的声浪,能引起我内心昂扬的共鸣,如同 意大利 歌剧大师贾 科莫 ·普契尼创作的咏叹调,永远都令人饱含热情。
有人说座驾就彰显了一个人的生活态度,而我就喜欢玛莎拉蒂对于速度和艺术的极致追求。

下了国道能见度还有五十米左右,进入山村路段,雾气越来越重,LED矩阵车灯如同两把利刃,切开雨雾,时不时从林间飘来一阵团雾,在车前竖起一道灰黄的灯光之墙,像是要给我们整个勇敢的探险车队献上一场灯光秀。

到达山顶观景台时,云雾更浓了,能见度不超过十米,而传说中“ 江南 最美的 云和 梯田”,便隐匿于这浓浓的大雾之中,延伸至括苍山脉雾气迷蒙的群峰深处,毫无踪迹可循,不过不要紧,旁边就有一家咖啡馆,坐下来,耐心等待云开雾散,这 云和 梯田总得看上一眼才走。

大约40分钟后, 一阵山风吹来,浓雾掀起一角,把近处的几亩田地呈现在眼前,那么翠绿,又那么低沉。

往稍远处的开阔谷地望去,错落有致的梯级田畔,覆盖了周围山坡,似一个硕大的环状天池,嵌于青葱滴翠的崇山峻岭之间,坦坦荡荡、起起伏伏、层层叠叠……

随着飘动的团雾再一次来到,眼前的梯田转瞬又重新被包裹到白色之中。站在观景台上,回头告别,此刻心里有欣喜,有不舍,有感动。
“众里嫣然通一顾,人间颜色如尘土”,闻名遐迩的 云和 梯田,在雨雾之中的娇羞成全了我们等待之美。

告别了运河梯田,我们换乘了一辆Levante继续前行,一路往 松阳 的古村落而去。

又是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后,我们抵达了 松阳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再想要在喧嚣之中找寻一片宁静是很难的,但是在被誉为“ 江南 最后秘诀”的 松阳 ,还保存有着这样一个地方,没有喧闹的城市噪音,没有拥挤的人流,只有清秀绝美的风景和让人向往的人间烟火气,它就是隐藏在深山竹林处的世外 桃源 ——松庄村。

到松庄村的路很不好走,几乎就是一条单行道,路旁还往往堆放了一些农耕工具,遇到会车,还得无限贴近路沿才能让行,不过这些挑战都难不倒我驾驶的Levante,倒车时可以给我提供清晰的周围图像,即使单人驾车,也能从容应对。

在停车场停好车,我们冒着小雨步行进入村子,站在高处远远望去,泥墙青瓦依山傍水而建,村口被茂盛林木遮掩,是个非常典型的高山傍水古村落。

群山环抱的山坳,溪流环村而过;石头堆砌的小桥,横跨其间,将因溪而分的村庄,重新连在一起。

一条溪流,一处老屋,一座古桥,无不承载起我对于 松阳 的各种想象,即使在雨中,我也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和激动。

爬上山坡,滑下山坳,再上山头,已能登高望远,远远地能看见松庄的“外景”。上千亩的竹林,把一片片山峦装扮得更具魅力,那环绕山间的云海,飘忽不定,变幻莫测,给如诗的景色点缀地梦幻迷离。

告别了松庄,走出村口,别样的静溢诉说着村庄的变迁。
石头铺砌的小路,延绵穿插在村中角落,屋檐下偶尔能看到上了年纪的老人,手持拐杖,坐在门前的竹椅上歇息。偶尔,从他们期盼的眼神,和不时望向村口的神态,似乎盼着孩子们归来。

在 松阳 的第二站,我们来到了陈家铺村,和松庄比起来,这里要显得热闹一些,村民热情好客,遇到前来游玩的游客会亲切招呼,走在村子里,看着灰墙土瓦的房屋,长满青苔的石板,听着村民的乡音和蝉鸣鸟叫,远处是云海缭绕的山峦,自己仿佛来到一个不真实的美妙幻境之中,这便是陈家铺村的魅力。

数十栋的老瓦房借着山势斜坡漫不经心簇拥成了一个颇为紧凑的村子,北高南低,层叠错落,杂乱随意。别看村子古老,但大大小小的石径却是四通八达,只要方向明确,倒也很少走回头路。

沿着右侧高高低低不规则的石阶向上,许是年久失修,一些老旧的房子有点颓败萧落,有的屋顶都长满杂草,但里面却也人声喧哗,进门而入,中间是大堂,两桌客人正在享用晚餐,原来竟还是一处山居小馆。柱子、窗户、屋檐均是木作,历经风雨洗礼,部分已失去原本颜色,但仍旧保持着一份独特魅力。

说到老村改造,村子里最 成功 的改造当属先锋书店,我们进入书店的时候恰好骤雨初歇,云雾从远山翻滚而来,刚转身翻了几页书,风景已是不同。
书店的布局非常现代,敞亮且富有想象力,中间独辟的一间半透明房间供人冥想,格外超然脱俗。

书店里只有我一个客人,不知道这里的书店一天能卖出几本,从 皖南 碧山书局到 桐庐 云夕图书馆再到陈家铺先锋书店,都让人耳目一新的同时,忽然会担心起它的未来。
我不希望它有一天会成为历史,所以我希望更多人在这个被誉为“最美书店”的网红地打卡,共同支撑起它一个美好的未来。

看书一直看到了日暮,突然翻到了一首我格外喜欢的小诗:
当暮色装饰着雨后的窗子,
我便从这里探测出远山的深度,
在窗玻璃上呵一口气,
再用手指画一条长长的小路,
以及小路尽头的一个背影
有人从雨中而去。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