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芬陁普教”牌坊(这四个字是乾隆手迹),意为在这圣洁之地来弘扬佛法。

地藏王菩萨多以光头或身披袈裟的出家人(比丘僧)形象出现示人。而出家人往往也会都会一手持禅杖,一手盆钵盂……可以推断,地藏王菩萨手持的禅杖,原来也应是普通之物。只不过,随着地藏王菩萨的修为和道行不断增进,禅杖也才有了更强大的法力。

地藏手印:将福德智慧授予一切众生之意。
另有:大愿如愿,如您所愿之意。

地藏菩萨作为四大菩萨之一,因其“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所以得名。以“大孝”和“大愿”的德业被佛教广为弘传,也因此被普遍尊称为“大愿地藏王菩萨”。地藏的坐骑是谛听,是一个头像狮子的怪兽。在四大菩萨中,地藏菩萨的辨识度是最高的,因为他的形象和唐僧有几分相似,都是髡首,手拿宝珠或锡杖等。
地藏菩萨因立下度尽六道中生死流转的众生的大愿,故而常现身于人、天、地狱等六道之中,而有六地藏之称,形象也有所差异,多为如下样式:
(一)檀陀地藏,“檀陀”是一种人头幢,其形象为左手持人头幢,右手结甘露印,专门救助地狱道众生。
(二)宝珠地藏,左手持宝珠,右手结甘露印,专门救度畜生道。
(三)宝印地藏,左手持锡杖,右手结如意宝印,专门济度畜生道。
(四)持地地藏,左手持金刚幢,右手结施无畏印,专门济度阿修罗道。
(五)除盖障地藏,左手持锡杖,右手结与愿印,为人除掉八苦之盖障,专门济度人道。所谓八苦即生
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阴盛苦,为苦谛所摄。
(六)日光地藏,左手持如意珠,右手结说法印,照天人之五衰(天人将死时现五种衰相)而除其苦恼,专门济度天道。


地藏王菩萨的锡杖功能之一,就是可以振开地狱之门;而掌上明珠,则可以光明大千世界,从而度化地狱中受苦受罪的生灵。

金乔觉(696—794),为古新罗国(今韩国)国王金氏近族。
金乔觉早年曾经来大唐留学,汉学修养颇深,他的两首诗作被收入《全唐诗》。在此期间他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曾说:“世上儒家六经、道家三清法术之内,只有佛门第一义与我心相合。”于是回国后,毅然抛弃王族生活,削发为僧。唐开元七年(719),金乔觉24岁时,带着神犬谛听,来到大唐,他到过很多地方,最终选择了九华山。
金乔觉卓锡九华,苦心修行数十载,在化城寺修行到99岁,唐贞元十年(794)农历闰七月三十日夜圆寂,肉体安放在石函当中,三年后开函时,据说“颜色如生,兜罗手软,骨节有声如撼金锁”。众徒弟认定他就是地藏王菩萨的化身,于是建石塔供奉,这就是月(rou,四声)身宝塔。为了保护宝塔,在塔外面又建大殿,九华山由此成为地藏道场,千百年来香火旺盛。
以上为官方的解释。


以下为官方、民间记述兼而有之,有缘者参阅。
地藏菩萨从梵语的直译是「乞叉底蘗婆」,汉语意思的「地藏」,是取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的意思。也就是身怀大忍之心和高深智慧的意思。
唐朝开元年间,一艘船驶入了长江下游的马鞍山附近。但是没过多久,这只船被大风吹到岸边搁浅了,从船上走下来了一位年轻人和一只狗。只见这位青年身形高大,着装也不是中原的样式。等他一开口大家才知道,原来他并非中土大唐人士,而是新罗人叫金乔觉。
新罗(韩语:신라,英语:Silla,公元前57年~935年),朝鲜半岛历史上的国家之一,其母体为三韩之中的辰韩,首都位于金城(今韩国庆尚北道庆州市)。
起初为朝鲜半岛东南部的部落联盟,4世纪后期形成金氏世袭的国家政权,公元503年正式定国号为“新罗”,与北面的高句丽、西面的百济对峙。在公元7世纪前期,朝鲜半岛处于三国时代。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足鼎立。三足当中的新罗开始是最弱的,但是新罗积极引进外援,它联合大唐从公元660年到668年先后攻灭了百济和高句丽。之后新罗和唐朝为了争夺对朝鲜半岛的控制权,又爆发了长达6年的唐罗战争,于676年统一了今大同江以南的朝鲜半岛中南部地区。9世纪末,新罗内乱,分裂为“后三国”。935年,新罗归附高丽,国亡。
唐朝与新罗战后和谈之后,新罗全面实施改革,效仿大唐的管理方式和文化。当时唐朝佛教盛行,于是佛教也就成为了新罗最为流行的信仰。每年来到中土,学习佛法的新罗僧人源源不断。新罗王室更是推崇佛教的表率,不少王室成员就是虔诚的佛教徒,金乔觉就是其中的一位。
金乔觉是新罗第35代君主景德王金宪英的直系亲戚,但是这个直系到底直到什么份儿上史学界一直争论不休。有的学者认为金乔觉是景德王弟弟的儿子,也就是景德王的侄子;还有一种说法说他就是景德王的儿子,但他是新罗宗室王子的身份是没有错的。
根据史SJ载金乔觉长相凶恶,但是心地善良,且力大无比,可以以一敌十。他虽生在王室,但是对荣华富贵、权势、还有战场立功这些事儿,统统不感兴趣。终于在金乔觉20岁出头的那一年,他带上自己的爱犬,还有足够的干粮和盘缠,悄悄离家出走了。他此行的目的就是大唐,因为他已经听说了那里有玄奘大师从印度带回来的佛经。金乔觉所乘坐的船只从仁川港出海,先向南跨过黄海,再从长江入海口溯流而上进入大唐。
旅途的大部分都算顺利,但是当船行到安徽马鞍山那一带,由于水情不熟又遇上了强风船就搁浅了,金乔觉就只好弃船登岸改走陆路。
一路寻访佛经和寻找清幽的修行之地。他先在安徽芜湖的赭山修行,结果住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赭山的形状不大对。因为从空中看赭山就像九条向外腾飞的龙,是向外发散的形状,不是向内收的。金乔觉就觉得这个气场不是自己心中理想的修行之地,于是金乔觉带着爱犬离开了赭山,四处寻找。
最后在安徽的青阳县内找到了九华山。这里山色秀丽,金乔觉觉得这里是自己理想的落脚之地,他就在山腰上找到了一个山洞,山洞旁边有一块巨大平坦的岩石,在岩石不远的山石旁边还有一股清泉。金乔觉觉得很满意,就搬进了这个山洞,这一住就是几年。
随着岁月流逝,爱犬此时已然老死,被金乔觉埋葬在了山洞附近。后来有人在金乔觉修行的这块岩石上建造起了一座寺庙,叫作东崖禅寺。
有一天金乔觉正在岩石上打坐入定,突然就觉得一只大腿奇痛无比,睁眼一看,原来是被一只不知名的毒虫,狠狠的蛰了一口,瞬间这条腿就肿起来了。但是金乔觉仍然不为所动,忍痛继续闭目禅定。突然他听到轻轻的脚步声,这里可是人迹罕至的荒野,哪来的人呢?
他睁眼一看,原来是一名年轻少妇。只见这位少妇向自己行了个礼,说小儿无礼,我用泉水向先生赔罪,说完就消失不见了。
金乔觉正觉得纳闷的时候,就突然发现自己身边的岩石缝涌出了一股清泉,当泉水流过自己大腿的时候,红肿的伤口自然就愈合了。后来人们把这个少妇称之为九子山神,这口泉水就被称之为龙女泉。
九华山上有高僧这个传说就流传开了,有不少人来到九华山追随金乔觉。慢慢的金乔觉的弟子越来越多,粮食就不够了。金乔觉就让弟子们把本地的一种白土掺在大米里一起煮,然后大家分而食之。
九华山上有高僧的传说慢慢的也传到了一个人的耳朵里,他叫闵公,姓闵,是本地的大富豪,有多豪呢?整座九华山都是他的私人财产。
闵公一听居然在自己的领地上有高僧,带着自己的独子跑到东岩上来一探究竟,结果一看心里就凉了半截儿。这位高僧相貌丑陋不说,还形容枯槁,衣衫褴褛,连说话都不利索,仔细一听口音呢,搞了半天还是外国人。闵员外相当失望,闵公客气的问,高僧我想为您捐一块地,不知道高僧需要多大的地方啊?金乔觉微微一笑,就说我要的地方很大,不知道你愿不愿意给呀?闵公拍拍胸脯说高僧放心,整个九子山都是我的,您的要求我绝对能办到。
金乔觉于是把放在山洞里的袈裟拿了出来说:“袈裟覆盖到的地方就是我要的地方”。这回不仅闵公,所有弟子都集体无语了,他们都在想师父是不是糊涂了,你一块袈裟能有多大地方啊,闵员外这个时候心里更坚定了自己的判断,这不是什么所谓的高僧,就是徒有虚名罢了。不过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所有人惊得说不出来话了。只见金乔觉把袈裟往空中一扔,天空当中突然升起了一片袈裟形状的彩云,把整个九子山全部覆盖住。弟子们一看师父有如此神通,个个欢欣鼓舞。
闵公一看这才如梦初醒,原来是真人不露相啊。闵公的儿子当场就拜金乔觉为师,法号道明和尚。闵员外也真是豪气,说到做到一点也不含糊,就把九子山全域都给了金乔觉。
金乔觉就带领弟子们在山上修建起了一座寺庙,叫化城寺。再后来闵公处理完了俗世的财产,就拜自己的儿子道明和尚为师,成了金乔觉的徒孙,现在的化城寺里还能看到闵公父子塑像。
有一天化城寺里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他们的衣着样式一看就是新罗来的,但衣料华贵看上去不是普通人家。两个人一开口就要找金乔觉,双方一照面,一下都愣住了,金乔觉脱口而出:“舅舅”。这两位从新罗而来的贵客再定睛一看,才确认眼前这个形容枯槁、一身衲衣的人就是他们的侄儿金乔觉。
两个人一看曾经享尽荣华富贵的侄儿,如今成了这个模样,心一酸老泪纵横。拉起金乔觉的手就说侄儿啊跟我们回去吧,这里太苦了。金乔觉微笑着安抚两位亲人。之后把两位舅舅安置在了一间空置的房间里,一有空自己就过来给两位舅舅讲解佛法。
开始两位舅舅在化城寺里说只住一个月就走,但金乔觉把他们留了下来住了一段时间之后,金乔觉身边就多出了两位新罗来的弟子,分别叫昭佑和昭普,就是他的这两位舅舅。后来金乔觉的弟子们专门为他两位舅舅在九华山的北麓上修了一座小寺庙,叫作二圣殿。
此后金乔觉更加深居简出潜心苦修,白天他为弟子们讲经解法,到了黄昏时分金乔觉就在自己的禅房里入定,而这时九华山周围就会隐隐约约传来类似于地狱刑具的声音,经常还会有人听到像地狱里犯人哀嚎的声音。
当弟子们问师父这件怪事的时候,金乔觉只回答了一句偈语:“众生度尽 方证菩提 地狱不空 誓不成佛”。这是地藏菩萨当年所发下的大愿,从那之后金乔觉是地藏菩萨化身的说法就逐渐流传开了。
公元794年7月的一天,已经99岁的金乔觉突然召集所有弟子来到大殿集合,在最后一次为弟子讲经解法之后,只见金乔觉盘腿而坐,面带微笑,渐渐闭上了眼睛,就此圆寂。
这时寺院里的大钟居然无声无息地坠落到了地上,寺庙周围也突然爆发出了鸟群的哀鸣声,原来寺院周围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聚集了各种各样的鸟群。弟子们强忍悲痛把师父的肉身放入石头做的大缸里。
放置三年之后再打开,发现金乔觉的肉身依然和生前一样,颜色依旧,没有一点损坏,而且搬动他遗体的时候,骨头碰撞居然能发出金属碰撞的声音。在那之后,弟子们就在师父的不腐真身上贴上金箔,再敷上金泥塑成金身佛像,坐南朝北,供奉在九华山上的神光岭塔墓的地宫当中。
不腐真身、舍利、和虹化现象并称为佛教中的三大神奇现象,也是现代科学一直无法解释的谜。古往今来中土的僧人千千万,采用缸葬的也众多,但留下不腐真身的则是寥寥无几。
四川、广东和安徽九华山都属于潮湿炎热的地带,只能说这些修行有素的高僧,他们的身体很可能发生了某种内在显著的变化,从而抑制了体内的菌群,使得细菌无法在人去世之后分解人体组织,甚至抑制了蛋白酶、溶酶体的作用,阻止了肉身的自然分解,那这样的身体就成了肉身不腐了。当然具体的转化过程是怎么发生的,目前还无解,而且由于宗教情感的原因,也没有办法对这些遗体做常规的解剖和化验。
金乔觉被汉传佛教奉为地藏菩萨,因为他俗姓金,所以也被称之为金地藏。曾经跟随着金乔觉来到九华山的爱犬,则在传说当中成了地藏菩萨的坐骑谛听。它是地府里最通灵的神兽,可以轻而易举的辨别人心是非。
金乔觉以自己一生的修行印证了地藏菩萨的心性与境界,也可以说他是修成了地藏的人。在六道轮回当中以地狱为最苦,而地藏菩萨是以拯救地狱众生为誓愿的,这份誓愿既大且.深,实践起来最为困难和凶险。这份勇气和慈悲堪称是菩萨当中的楷模。这大概就是他被汉族信众尊称为地藏王菩萨的原因吧.
2020.6.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