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书铁券
古装剧中“丹书铁券”的桥段也常常发生,剧情进入到满门抄斩的时候,“刀下留人”,请出“丹书铁券”,因此也被人们称为“免死牌”、“免死金牌”。之前以为这是电视剧杜撰的,没想到在北京档案馆看到了。
不同于电视剧中,一块铁牌上写着“免死金牌”几个大字。实际的丹书铁券,上面详细记载了当事人的功绩,以及可以免罪的范围和程度,上面的文字可达300余字。

铁券上的文字在汉时用丹砂填字,称做“丹书铁契”,即“铁券丹书”。
在博物馆里看到的丹书铁券,非常古朴,像是一片瓦,不像想象中自带光环的buff,一不留神可能会错过它。
张謇中状元的榜单
近代史中,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后快速发展,其中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张謇。因其在清光绪二十年,考中状元,也被称为“状元实业家”。


我们在语文和历史课本中学到了,太多屡试不第,抑郁不得志,看到百姓悲苦,进而写下流芳百世文学作品,如归隐的孟浩然,枫桥夜泊的张继,放荡形骸的柳永,桃花扇的孔尚任等,也有揭竿起义的,如黄巢。
我脑海中有印象的科举状元就只知道张謇一人。他是,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主张“实业救国”,一生创办了20多家企业,370多所学校,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宝贵贡献。张謇中状元的榜文,也是我在博物馆中少见的进士榜文。
中国珍品档案展
可能有朋友会好奇,感觉上述的展品应该在国博收藏,为什么会在一个大多数人都没听过名字的档案馆里面。
原因在于,其常设的展览之一是“中国珍品档案展”,展览由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主办,北京市档案馆承办。展览共展出50余组200多件档案展品,来自全国30多家档案馆的镇馆之宝,均收录于《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有的还入选了《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世界记忆名录》。
这个展馆在3层东侧展厅,建议大家先从这个展厅逛起来。因为整个档案馆很大,逛到后面,是真得饿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