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北 之 草原的尽头、额尔古纳河右岸 - 自驾游|摩旅 - 8264户外手机版
day8 新巴尔虎右旗 - 成吉思汗拴马桩 - 满洲里 - 根河冷极村 590km
呼伦贝尔大草原,中国最大的草原,因呼伦湖和贝尔湖而得名。呼伦湖,又名达赉湖,蒙古语意为“海一样的湖〞,额尔古纳河流域湖泊,内蒙古第一大湖。因附近地势平坦,湖区面积受水位波动影响较大,近百年来水面面积有很大变化,目前湖周长450公里,是中国第五大湖泊。成吉思汗拴马桩是呼伦湖西南湖面上一块突兀的巨石,离岸边峭壁数十米。相传铁木真夜袭塔塔尔部落失利,连夜沿着湖岸撤退到这儿,见湖面上一块巨石,就牵马走冰面躲到巨石上,其他随从则离开湖岸引开追兵,铁木真得救后厉兵秣马,最后在乌拉盖草原大胜塔塔尔部落。
日出前的成吉思汗拴马桩

一条黑狗仿佛要沿着光晕搭成的桥走到拴马桩上

去大草原的湖边,等候鸟飞回来



鄂温克族也被称为“使鹿部落”,驯鹿的驮运能力和在复杂地形中穿行的能力出众,鄂温克人驯养驯鹿主要用作转场时的交通工具。驯鹿的主要食物是苔藓,平时它们会自行到森林深处采食,所以直接去猎民点不一定能看到驯鹿,我这次就没看到。下面两张为2014年在根河敖鲁古雅乡拍摄。


五一假期横穿中国时曾途经中国热极-吐鲁番盆地火焰山。虽然途经时并不是极冷和极热,但这两地确实是想个行程中最冷和最热的地方:在冷极村把能穿的全穿上了,在吐鲁番把能脱的全脱了。

今晚驻扎中国最冷的村庄-根河金林,俗称冷极村,冷极村附近有个鄂温克族猎民点。鄂温克族,居住在大兴安岭包括外兴安岭地区的游猎民族。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讲述的正是国内的鄂温克人在近代社会动荡的大背景下不屈不挠地抗争、生存、变革的故事。最后,鄂温克人放弃了游猎游牧,选择了定居。
猎民点是为那些仍希望以传统鄂温克习俗生活的人设立的聚居地,以保护极少数民族的独特传统。经主人同意,可以进去参观。撮罗子是鄂温克独特的住所。

传统的撮罗子通常用白桦皮和兽皮作围挡,现在有更便捷好用的材料,鄂温克人也不排斥。

上侧是连接根河和漠河的铁路,下侧是S204

右上角S204拐弯处是中国最冷纪录产生地-静岭(零下58.1度)

中国冷极雕塑

俯瞰大兴安岭


进入大兴安岭林区后,落叶松和白桦夹杂,越往深处走,随着温度降低,落叶松叶子落得越多。



额尔古纳市位于呼伦贝尔草原北缘,由此往根河,白桦林和落叶松林越来越多。

白桦林


额尔古纳河左岸的俄罗斯小镇

过黑山头后,继续沿额尔古纳河北上即传说中的卡线,目前在修路,时通时堵,特别是雪后。我选择往西沿根河走额尔古纳市、根河市前往满归、漠河。
额尔古纳市附近的根河湿地

额尔古纳湿地景区(2014年),其实是根河湿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