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凉山自由行:攀枝花~四川盐源泸沽湖 - 江苏 - 8264户外手机版
会理古城是我们进入大凉山的第一站,虽然古城乏善可陈,但古城的美食弥补了稍许的遗憾,早上与队友雷雷、大宝在古城溜达一圈,每样小吃都来上一份,竟吃得肚大腰圆,心满意足,会理古城没能留住我的心,但会理的美食还是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按照刘胜之前制定的计划,今天将从会理坐车到
攀枝花,然后从攀枝花坐车到泸沽湖(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境内),小胡的加入,让这个计划有了稍许的变化。小胡是我2017年丙察察拼车的队友,平时喜欢汽车越野,有着高超的驾驶技术,大凉山山高路远,山路崎岖,交通不便,所以发挥小胡强项的时候到了。
经过商量,大伙决定到攀枝花后租一辆五座小车(刚好我们五个人),然后自驾到盐源县的泸沽湖、木里县的玛娜茶金和香格里拉湖等地,再经另一条道路返回到攀枝花还车,这样既能解决交通不便的问题,还能节省大量的时间。(驾驶水平一般或者没有开过山路的人不建议租车,因为大凉山山路狭窄陡峭,对驾车水平要求极高。)
如今的网约车也很方便,昨天送我们到会理的网约车师傅,又给我们介绍了个网约车师傅,送我们去攀枝花。
初见金沙江畔的攀枝花,蓝天白云,一点都没有工业城市的阴沉和雾霾。

攀枝花位于金沙江畔,原名上、下坝村,形成于清朝同治八年(1869年)前后,因村口有一株古老而高大的攀枝花树,遂称“攀枝花村”。

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开始了中国第一次地质普查工作,攀枝花矿区成为普查勘探重点,普查确认攀枝花及其周围地区是一个巨型铁矿,具有很高的综合利用价值。1965年2月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成立攀枝花特区。为了便于保密,将攀枝花特区改名为“渡口市”(与
贵州六盘水当年的三线建设如出一辙)。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渡口市更名为“攀枝花市”。原来下图的“渡口记忆”是这么回事。
从云南那边看过泸沽湖,挺美的。四川这边泸沽湖边看来也开始商业化了。
晚上品尝当地特色的汽锅鱼,以及凉拌水性杨花。说起来也很有意思,云南人喜欢把水性杨花直接放到锅里烫着吃,特别的鲜嫩,而四川的做法离不开一个“辣”字,即使凉拌,也要做出“鲜香麻辣”的口感,只不过如今已经过了水性杨花生长的最佳时节,这道菜口感略显失败,不过也没关系,不仅在泸沽湖,如今云南的洱海和抚仙湖等干净水域,都能看到婀娜多姿的水性杨花漂浮在湖面上,那不仅是一道菜,更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值得你千山万水而来。

走婚桥有着“天下第一鹊桥”之称,泸沽湖畔的摩梭人奉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习俗。因此走婚桥是摩梭男女约会的地方,这座桥横跨草海,穿过芦丛,直达两岸村落,为两岸村民、“走婚”的“阿夏”们提供了便捷的通道。

泸沽湖,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与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之间,是高原断层溶蚀陷落湖泊,为四川、云南两省共有,但四川的湖岸线比云南的湖岸线长,约占2/3,湖东为盐源县泸沽湖镇,湖西为宁蒗县永宁区,泸沽湖中有5个全岛,4个半岛,一个长岛,14个湖湾,2012年我就是从云南管辖的湖西进入泸沽湖,此次从四川进入,也是不一般的体验。

川滇友谊桥,通俗意义上就是界桥。湖东归四川管辖,湖西属云南管辖。但两省的泸沽湖门票可以通用,这又跟贵州梵净山的门票不一样。(梵净山印江县侧和江口县侧门票不通用。)



出了攀枝花,高速路上看到的风景,路牌一会儿指示四川,一会儿又提示到了云南境内,让人兴致盎然。


2012年,我曾经有过一次泸沽湖之行,当年泸沽湖遭遇地震,震后从丽江开往泸沽湖的班车停运,后来与两位在雨崩徒步认识的小伙子,合伙包了一辆车才得以成行。
2012年的泸沽湖与2012年的我。那时候的猪槽船颜色还没那么鲜艳。当时我们住在泸沽湖边的湖景房,白天坐猪槽船到里务比岛,下午还租了自行车环湖了一段,晚上还去看了摩梭人的篝火晚会。
网约车进入攀枝花城后,人流车流让我们一下子有点不太适应,在一所医院的停车场下车后,小胡联系租车公司送来车辆,还未来得及好好打量这个钢铁之城,我们就离开了攀枝花,往盐源泸沽湖方向。
租的这辆白色比亚迪油气混合车,特别省油,据说下坡时能依靠动能自动充电。在四天的行程中,就加了一次油,性价比极高(租车一定要记得购买全程无忧险)。

驶出市区,一路上看到了很多不同形状的烟囱,攀枝花这个工业城市、钢铁之城初露端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