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花腰彝族故土上的那些美丽 - 骑行天下 - 8264户外手机版

  骑行天下
本帖最后由 云南骑乐无穷 于 2024-12-6 14:04 编辑

石屏县北部山区包括龙朋、哨冲、龙武、大桥三镇一乡,它与建水,通海、峨山、元江等邻县接壤,是花腰彝的主要聚居地,平均海拔均在2000米以上,属高寒山区地带。这里有出名的花腰歌舞,自然的秀山美水,更有N多条自行车的处女地线路,是骑行者的天堂。
继上次骑行大哨线后,又得知龙武至化念的龙化线最近进行了混泥路面的翻修,全长38.9公里。我这人爱赶新鲜,于7月8日至10日骑行了这条路,完成了两个顺畅的大转身。
石屏北部的龙朋、哨冲、龙武、大桥四个乡镇,主要居住着原土著的花腰彝族和哈尼族,由于边远偏僻,人们习惯称之为北部山区。 花腰是云南彝族尼苏支系的一部分,因姑娘们的服饰五彩缤纷惊艳夺目,俗称“花腰彝”。
花腰彝有四大名片:
(一)歌舞  。本族自称“跳乐”,以舞姿欢快,旋律动听而闻名。
(二)祭龙。每逢十二年一个轮回的马年、马月、马日,均要举行隆重的“德培好”祭龙祈福活动,场面十分壮观。



加油!工作再多也要抽空骑车,无论骑哪里,都是为了爱好而坚持。

还骑,只是长途骑的少了,主要是最近几年工作太多,假期少了。最近几年主要是骑大理、丽江、香格里拉这条线比较多。

峨山过来坡是有点大,还好,你返回峨山的决定是对的。时隔这些年你还骑车吗?如果有机会抽时间走走,现在变化可大了。
我2016年12月,从峨山出来,也是想骑哨冲、龙鹏这条线到建水、元阳。可惜,从峨山县出来,爬了一个坡,到鹏柤村后就发现脚受伤,只能返回峨山县修整了一天,后来就没能骑这条线,而是改为元江、红河了。
精彩~~~~~~~~~~~~~~~~~~~~~~~~~~~~~~~~~~~~~~~~~~~~
不但有山有水,还有瀑布。
看过了,游过了,吃过了、喝过了,回程还是上次刚骑过的大哨线经大桥回石屏。 骑骑摄摄不一样的风景
骑到刘家山村,远见对门山上下起了暴雨,赶紧收好相机,一路狂奔至大桥乡,大桥乡居然一滴雨都没落,一趟骑旅就在我如此的急躁中收场了。
全文完
经过这些年,花腰彝族的民风民俗受到汉文化的影响,也逐渐有所改变。 花腰彝族的居所地,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按计划继续前行
呵呵,街上还有踩高跷唱大戏的,可热闹了。

特意骑去撒妈鲊村,是为了看那道饱经140多年沧桑的南栅门,路仍然在阴凉的松林中穿行。 “扎”“鲊”不分,制作路标的师傅们,你们能不能认真点啊。 来到寨头南端,一道残缺不全的老寨门映入眼帘。传说乾隆年间,此地是野鸡乡所在地,分别在东西南北及西北均修筑了栅楼(寨门),并设有炮楼和枪眼洞,有上百名地方民团守卫。在交通运输还不发达的古代,本村是北去通海、华宁、曲江等地;南下新平、普洱、石屏、建水等地的必经之地,遗憾的是其余四道栅楼都毁于兵荒马乱的年代,仅存下这道南珊门。 南珊门是寨中的“龙头门”,仿效昆明大观楼所建。历经上百年风霜雪雨的冲刷,“彩云南现”中的“现”字已从墙体上脱落,现只剩“彩云南”三字。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血雨傲骨留。几经战乱颜面已改,苦盼彩云再南现。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