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城记——金华 - 云南 - 8264户外手机版

  云南
一个小时后,火车驶入金华站,我又解锁了一个新城。其实对于大金华来说,我是来过多次的,在横店跑马拉松、在东阳探卢宅,只是作为金华zf所在地的城区婺城,我还是第一次来。从车站坐公交到酒店,没想到这个酒店订得特别好,风格合脾气且不贵,还在老城区,一切都很美好。
最后还有一些时间,我骑车回到老城区,正好金华府城隍庙还开着门,进去拍了些照片。城隍庙位于马路里90号,创建于北宋治平元年,明清两代多次重修,城隍庙坐北朝南,三进院落,占地3600平方米,有门厅、戏台、正厅、左右廊庑、厢房等建筑,建筑群均为硬山顶,木构件雕刻精美、工艺精湛,是浙江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处府城隍庙。不过港真,历史是真的很悠久,文化也很灿烂,相关部门是不是应该好好修整一下,让这些老东西更好的保留下来。

路边吃了碗金华馄饨,点了个永康肉饼,梅干菜猪肉馅的,味道都很不错。回酒店背了包,骑车赶到金华火车站,踏上开往杭州的列车。

由于修路,金华城市展示馆的入口我也找不到,又去问保安,几乎是从地下车库的入口才进到馆内。这座2018年建成开放的展示馆建筑面积达2.8万平方米,以“浙江之心、和美金华”为主题,设金华印象、千年城脉、崛起印记、展望家园、总规大模型等数个展区,是展示金华历史和未来发展的一张城市名片。此馆也很漂亮,好感度不差于科技馆,只是难找入口,好好一个馆,除我之外,一个游客都没有,开着都浪费。

科技馆非常的棒,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于2020年建成对外开放,馆设:生命与演化、探索与发现、设计与智造、地球与宇宙四个展厅,拥有展品展项189件,引导青少年探索科学的神奇,是金华市创新科技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全馆四层,我全部走完,不得不说这个馆做得是真的好,基本是我去过的市级科技馆里的翘楚了。

燕尾洲上除金华科技馆,还有金华城市展示馆和中国婺剧院,我绕着走了一大圈才找到科技馆的入口,这里被称为金华之光文化广场,好大的一个馆,进馆后我就迷失了,这个大馆里不但有科技馆,还有很多别的机构,我上楼下楼窜来窜去就是找不到我心目中的科技馆的样子,总觉得是打开方向式不对,最后是去问了服务台的工作人员才知道了科技馆的入口。

本来我还要去天宁寺、台湾义勇队纪念馆和太平天国博物馆和,发现时间不够了,更想看东阳江对岸燕尾洲上的那几个展馆,就扫了个单车跨江而去。没想到骑到了科技馆,周边正在修路,也没有共享单车的停车点,绕来绕去很久才停好车,又走了一公里才到达。

让此楼名声大噪的还有李清照奶奶在楼上所提的诗: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李奶奶那时已有50多岁了,为了躲避金兵犯宋的战乱,南渡到了婺州,并在这里生活了三年,也爱上了这座城市,但在家仇国恨的影响下,她的创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早期的小清新转变为后来的感伤与惆怅,真是:物似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古城里最大名鼎鼎的建筑应该算是八咏楼了,由东阳太守沈约始建于南齐隆昌元年,并赋诗八篇,楼以诗名,称八咏楼。后经多次毁建,于1984年在原址大修,现建筑坐北朝南,共四进,依次为楼阁、前厅、二厅和楼屋,再显当年辉煌,众多文人登楼临风,赋诗感怀,被誉为“两浙第一楼”。

既然是我老徐家的大宅子,自然是要好好看一看,以前我老徐家的学生来婺赶考,可以免费住在这里,真是好,现在这里是个卖茶的商号,满地的小猫,我一蹲下,就直接上来蹭,个个都是粘人精,我不能确定这些小猫是不是家养的,但茶铺大门口放了好几个猫食盆,那是一定有流浪的小朋友会来这里赶饭点,想起刚才看到的水罐,又是一阵温暖。

路遇一座古宅,介绍上写着叫徐氏古里,位于古子城八咏路,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四年,是金永武三县徐姓后裔出资合建的考寓,古建坐北朝南,三进四合院,建筑面积260平方米,是迄今为止古子城区域发现的有文字留传的最早一所清代民居,是一处具有清代中期金华本地建筑风貌特色的历史遗存。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