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薄羽绒了要抓绒衣做什么?有抓绒衣了又要软壳做什么? - 装备天下 - 8264户外手机版
本帖最后由 煎饼果果子 于 2025-3-4 16:45 编辑
各位老师好,我是新人一枚,目前主要
户外活动就是秦岭三星线路一日游这种,关于怎么穿衣服买衣服想请教一下大家:
1.登顶后静态状态下,薄羽绒比抓绒衣应该更加保暖吧,还方便携带,带羽绒比较好吧?
2.徒步中动态状态下,软壳和抓绒衣怎么选择呢?
3.我看到有人说软壳和硬壳都不能在雨天一直穿还是要穿雨衣,那为啥还要带硬壳又闷又热,带个软壳+雨衣不就好了?
4.除非天气不好可能存在一点小雨雪,大多数时候的一日游真的需要软壳/硬壳的防水功能吗?有防水真的好闷热
我自己目前大多数活动在在春、秋、初冬,遇到过大晴天、山顶下小雪、山顶超大风的情况,尝试过:①路上穿速干直接套硬壳,这种情况天气好不好都会闷得我一身汗,不过好在外壳的汗很容易就干了。②路上穿速干+抓绒衣,不知道是不是抓绒衣太厚我登顶后抓绒衣都湿透了,下山也没法再穿。③登顶后羽绒+硬壳,风大和小雨雪时候很保暖很完美。
我很纠结怎么建立自己的胶囊衣橱,让衣服的重复率更高,而且更加轻量化,但是现在的产品都太细分场景了。
请问大家有没有什么穿衣公式呢?
羽绒服是在极寒天气和寒冷天气静止时户外的必备装备,抓绒是在低温状态下的中间层或外层,P棉也是低温状态的保暖装备,软壳、硬壳也是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必备装备。没有任何一件衣服吊打全部气候环境,
本想在新手面前装个币卖弄下专业知识无奈已经被前面的大佬说完了
分层着装,层功能越单一,则层数越多,搭配和调整方式也越多,应对天气变化的手段也越灵活,安全系数也越高。然而出于控制重量的需求,又不能带太多,尤其是功能有相互交集的衣物。保险起见,多日徒步优先选择每一层功能最大化的,而不选择高不成低不就的,一日游则不需要这么严谨。
抓绒服最大的优势是即便破损了也不影响穿着和功能,例如被荆棘勾破几个洞,这种情况下羽绒服乃至棉服都会有严重影响,况且羽绒服、棉服的面料本身就没有抓绒服耐勾刮,适合静态不适合动态。
雨衣不防挂。硬壳防刮破。抓绒不放风。软壳保暖差。每个商品都有使用场景和优缺点,自己喜欢就好,没必要追求装备高大全。红军翻雪山过草地,还是草鞋单衣呢。
因为你没经历过真的大风,大雨,大雪,低温
所以觉着羽绒啥情况都有用
遇到任何一个极端状况,他都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