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惧风雨,为爱前行---记穹窿山爱心线。 - 上海 - 8264户外手机版

  上海


  上周的新昌大佛寺(号称“越国敦煌”),因退单太多就打了退堂鼓(一人带就够了)。

  “要不下周的穹隆山你主吧!” 信徒说。穹隆山?老熟悉了,只是新出来的爱心线,没走过,“可以呀”,我没犹豫。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周后的天气变得不那么明朗起来---有雨!但综合前后的趋势,问题不大,也就继续(搭档Jason)。

  即使,参与人数又来了个减半...

在野外乱扔垃圾的人啊!
围观欣赏美景
线路徒步攻略(仅供参考)

事项2025.02.15穹窿(lóng)山爱心线。

介绍

  穹窿山,位域苏州吴中区,现为旅游景区。穹窿山山高坞深,其中笠帽峰是市内最高峰,民间有“阳山万丈高,不及穹窿半截腰”之说。

  笠帽峰东南为茅蓬坞,亦称皇驾坞、旺家坞,西面是紫藤坞,北面为宁邦坞,小王山附近有竹坞(一名南竹坞),白马岭下有白马坞。

  随着户外运动的兴起,沿着这些山头深坞,逐渐走出了各种可爱线路,如小恐龙线、兔子线、小狗线、豹子线等,这次,我们走的是爱心线。

  拓展资料:《苏州穹窿山》《苏州一“5A级”景点走红,比天平山更美,是苏州最高、最大的山,素有“吴中之巅”的称号》《穹窿山,我心中的山》《苏州水乡与山林|穹窿山(一)》《苏州水乡与山林|穹窿山(二)》

  往前游记:《挑战与休闲,皆圆满---穹隆山小恐龙环线记》《穹隆山小环,林木穿梭中的阴凉与疲累》《挑战与休闲,皆圆满---穹隆山小恐龙环线记》《拉练之恐龙喷火,为备赛抛压之行》

轨迹

https://www.2bulu.com/track/t-ci0bgt2Uaz7p%25252FR2KBg5Tzw%25253D%25253D.htm

数据

  距离9km,爬升446m,下降446m,最高256m,最低8m。

  上午09:49出发,下午14:18结束,总耗时4小时30分,运动耗时3小时39分。

起终

环线,起终点:孙武文化园南门停车场(由于停车场那里有厕所,所以起终点安排在了那里,轨迹原起终点见轨迹标注)。

实况

  出发一段机耕道后,在公路发夹弯位置几次路牙子直切,这里比较陡,需要拉绳子(上面有,也可以直接走马路只是轨迹不好看)。

  爬白马岭,林子枝丫密集,山顶垃圾多,下到公路前又是又陡又滑的路,需要借助那里的绳子。

  300m后再次进入林子,沿着地上预埋的电线小路走,有些树枝需要注意,1.5km后到马路。500m马路到消防水池岔口,沿着水池右侧进入山腰小道,穿过竹林,见马路,走台阶上山。

  宁邦寺面馆未开,从慈云法雨前面台阶下,台阶路到二茅峰,见到公路继续上台阶。到祈福坛(有公厕),有很多小猫,轨迹暂停,到环翠楼午餐(旁边的都没开放,里面有空调,但消费很贵又少,不建议)。

  经过朝元亭下山,到茶园路口如果封闭,找找其他路口,之后很密的林子下山。很多岔路,别担心,只要是下,都可以走。

  见马路,跟着轨迹走,穿过农林村,到标准心线起终点,再返回集合地方,结束。

难易

白马岭下面之字盘山公路的直切段,又几段较高的崖坡,下山后的公路边也是,不过,几处陡的地方,都自带有绳子。

风景

天气不好,看不到啥,不过几处林子里的山野气息还是十分浓烈。

其他

各个节点用时和时间点,详见轨迹或游记中的图片时间戳。

  是的,上半场无风无雨、不冷不晒,空气中,还夹带着过滤后的清新,十分爽朗!

  而开头的几个难点,正是它激起的大家的挑战欲,进而抹去了先前的担忧,盘活了气氛。

  当然,最大的因素,还是小伙伴们的热情和行动力---为了心心念念的爱心轨迹!

  以上。


  回到轨迹起点,等继猛和薇薇安家的小子去补轨迹。再回到下车点,洗漱返程。

  回想此次,多半的山路和起步的陡坡,是我没想到。一路的说笑欢愉,也是惊喜意外。

  又来之前,都表示大雨有些担心“好不好走,会不会淋湿”,到了才发现,是那么的幸运!

  沿着步道有说有笑,穿农林村。

  村子里静悄悄,房子家家两三层,只是,好些大门紧闭,或是破败,少有人气。

  但,到处见缝插针的,菜园里的白菜、萝卜、包菜、大蒜等,超级诱人!

  又话说,我们汇合后,队伍里的六年级的薇薇安安家的小朋友,有些亮眼。

  体能与状态不必说(走过大五台和雨崩),反而是他那十分的老练说话方式,引得大家,特别是猫猫的一阵称赞!

  是了,我说怎么一路都没听到他的额外"关注",饶是如此!

  好在林子路不长,一会会儿而就到了硬化路。

  “没了山路了吗?” “全大路了吗?” 经历刚刚这般高度集中的“磨难”,小伙伴们不觉欢呼、精神起来。

  是的,再次恢复了之前的说说笑笑~

  经过茶园,又入山林。

  这里相对前面,细碎、茂密了对多,几乎处处会刮蹭薄薄的柔弱的雨披。

  更让人恼火的是,这里岔路还比较多,虽然没几步就汇合了,但不免让人生疑。

  “没事,都可以的”,“那边丝带多”,“从下往上走过”,“看,那边就是另外的路”

  总之,我们一路小心翼翼,互相打气~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