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模式去登封转个山 - 骑行天下 - 8264户外手机版
春分节气已过,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趋势下,现在中午的气温堪比初夏,原计划周日休息去新密市的山区欣赏开放的杏花,可是考虑到以往节假日自驾车进山的游人太多,两车道的陡峭山路部分路段停满了私家车,很容易造成交通堵塞,成群结队的游人,也影响个人的游玩体验。
临时变更计划,开汽车搭载上折叠自行车,4个轮子+2个轮子即4+2模式出游。先驾驶汽车迅速到达目的地,再骑自行车健身游玩。
郑州牌照的小客车,只要安装了ETC(不停车收费系统)在郑州周边高速公路规定的路段行驶都是免费通行。
充分利用这个优惠政策,开车沿着郑州——少林寺的“郑少高速”去登封市,再骑自行车在中岳嵩山局部兜一圈转个山。
3月23日星期天在家吃了早饭,把折叠自行车对折一下放进汽车后备箱,带上本次出游的饮用水和路上餐食。
沿着西三环往南,转航海西路从郑少高速郑州西南站上了高速公路,驶向新密、登封方向。
早晨高速上车辆不多,打开车辆定速巡航功能,松开右脚下的电门,让右脚也放松休息,待会儿好有劲蹬自行车。车子按每小时100公里的匀速在右侧行车道行进。
看到路牌显示新密服务区就在前方两公里处,进去打个卡。
高速服务区内最显眼的是两台大巴车,旅游团的专车,接开水的服务间有好几位旅游团成员在接开水泡桶面吃早餐。
下图:新密高速服务区内停车场。

我去卫生间搞了一下“个人卫生”,出来时两台旅游大巴已经离开。
高速服务区内最显眼的建筑是红色棚顶的加油站,是燃油车“吃饱喝足”继续赶路的基础设施。
我对加油站和燃油价格不再关注,因为我的汽车是纯电动汽车,充满电在理想的用车环境下(非严寒和非酷暑的季节,时速控制在40—70公里)可以连续行驶500公里左右。
郑州到洛阳走国道和省道单程约150公里,春秋季的气温在家给车充满电,去洛阳城里吃个“水席”再回家,车子的电量还绰绰有余,不用半路找充电站补能。
电车最大的优点是用车成本低廉,家用充电桩闲时电价0.48元每度,电车行驶100公里的电费6元左右。燃油车行驶100公里的油费60元左右,二者用车成本相差10倍。
如果我开燃油车就不得不考虑油费的高成本,非必要不开车,开电车完全没有这个顾虑,就是去500米外的超市买菜,也毫不犹豫的开车去,电价低廉使电车开的越多越能体现出对生活的便利。
从能源环境来讲,我国虽然也具备开采国内地下石油的能力,但是地质条件使开采难度和成本远远高于国际上的产油大国,产量也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所以石油要依靠进口才能满足国内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生活的需求。长远来看油价不会跌,保持不涨价就很不错了。
而电力资源在我国是很有优势的,除了传统的烧煤发电、水利发电,到现在的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沿海地区的潮汐发电还有核能发电等等,都得到了大力发展。
电能在我国是够用的,还有富余,所以居民用电是最低廉的能源,就算今后有上涨的可能也是远远低于石油产品。
至于说电车保值率低、有电池自燃风险、跑长途有续航顾虑,高峰时段充电排队等等不足,随着今后发展,这些缺点会不断改善和消除。
出租车行业全面使用电车十年有余,如果电车真的有那么不堪用,早就被出租车行业否定了,现在电车普及率越来越高的结果,说明电车总体上利大于弊。
普通家用车不用“因噎废食”放心使用电车,享受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带来的,更低的使用成本和更好的乘车体验。
如果家里有固定停车位,能安装私家充电桩,更能体现便利性和用电低成本,使用电车是最佳的选择。
下图:新密高速服务区内的加油站,但是没看到电车充电桩。

登封市由于中岳嵩山和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少林寺,蜚声海内外,旅游观光也是本地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
中岳嵩山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嵩山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其一是紧挨着登封市区中岳庙所在太室山,其二是市区以西15公里外少林寺所在的少室山。
本次的骑行路线由中岳庙所在的少林大道开始,沿顺时针方向环绕太室山转一圈,起点和终点闭合成一个圆,就是所谓的转山。
下图:本次骑行结束后,手机软件记录的骑行轨迹。共计里程53.5公里,爬升958米,耗时近5个小时。

楼主又发新贴了。不同的风景,一样的精彩,帖子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