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博物院 | 三离三合的小雁塔 - 陕西 - 8264户外手机版
西安待了这么多年,每次从友谊西路上路过都能看到小雁塔孤傲而又略显冷清的耸立在那里,但是一直没有机会到跟前来看看。一直对她的三离三合的传说很感神奇,今天终于来到跟前近距离观赏一番,感受她的传奇。

小雁塔现在已经归属到西安博物院,而且是免费开放,只需要提前网上预约即可。过年期间还特别抢手,至少提前一周才能预约上。

小雁塔,原名荐福寺塔。唐中宗景龙元年(707年),由宫人集资、著名的道岸法师在荐福寺主持营造了一座较小的佛塔。后来,为了区别于玄奘法师所在的慈恩寺的大雁塔,而荐福寺塔外形似雁塔又小于大雁塔,故名“小雁塔”,一直流传。
这个角度可以观赏到小雁塔最美的风姿。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她三离三合的传奇故事。
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陕西发生6级大地震,小雁塔塔身自上而下被震裂了一条一尺多宽的缝。然而时隔34年,在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又一次大地震中,裂缝在一夜之间又合拢了。人们百思不得其解,便把小雁塔的合拢叫“神合”。
明嘉靖三十四年,小雁塔因华县大地震“塔裂为二”,嘉靖四十二年复震,“塔合无痕”。
康熙辛未“塔又裂”,“辛丑复合”。
对于一座砖塔而言,经过数次地震开裂而不倒塌,反能自然复合,也确是一件奇事了。
钟楼

金带铁钟,金代明昌三年(1192年)铸造,钟高3.55米,重约8000千克。这口钟当时悬于渭河边的武功崇教寺内,因渭河发水,河床改道,寺院被水冲毁,大钟沉于河滩。清代康熙年间,重新发现这口钟,于是移入西安荐福寺内小雁塔旁的钟楼内。
钟鸣鼎食,勾连云雷文鼎,产自西周。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


好喜欢这个蓝色的飞檐。
金器

错金银勾云纹连铜钫

看这精致的云纹,不得不惊叹于汉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鎏金凤鸟铜锺。出土时,其内还盛装有26公斤酒。
三彩腾空马,据说是这个博物院里的镇馆之宝之一。


铜镜
秦砖汉瓦,代表着陕西历史的发展变迁。我媳妇儿说下面这张图片里砖上的纹路就是她们小时候做的花馍的样子。


这个青瓷大碗是真有陕西风格,一看就是个吃面的碗。它跟在南方见到的瓷碗风格迥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