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朝台记》纪实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2025年3月28日-31日
王磊 张磊 凡凡 欣欣
小于 小马 小陶 我

五台山朝台
徒步计划安排已有一月,当时与老驴张磊哥,我俩一拍即合,说走就走,计划同事说要和我们一起去。
看到行程安排后,(开车8小时左右,抵达后直接两日速穿70~75公里,出山后紧接驾车返程),直接反应:"这不是徒步,这是玩命!"648公里车程,70-75公里高强度徒步,连续作战不休息...这样的行程让多数人望而却步。但正如户外圈那句名言:"没苦找苦硬吃",我们三个"疯子"偏偏就爱这种挑战。

在出发的前一天,我问曾重装徒
鳌太的王磊哥,王磊哥回复一句:“好,走!累死去球”,这种简单纯粹的对话,大概就是志同道合者之间最美的语言。

3月28日19:00,三人,三包,一车,我们踏上了征程。8小时车程后,凌晨3:58到达砂河镇,与素未谋面的凡凡、小陶、欣欣、小马汇合。虽然相识于网络,相知甚少,但相同的爱好让我们一见如故。七个人的队伍,就这样在夜色中整装待发。
去了这么多年五台山,如果看景还是夏天6月后相对于也暖和,缺点就是人太多。去年我就是2天顺朝到鸿门岩晚上9点。
23年五一我去五台山还下雪。我从18年到24年每年都会去爬一次五台山,经过前面的几次都是元旦去爬,太冷抗不住。冬天去我都是3个帽子,2双手套。
坐上车的那一刻,疲惫如潮水般涌来。望着窗外渐渐远去的五台山,那些与伙伴们同行的画面在脑海中一一闪现:清晨的雪山,忠诚的小白,偶遇的独行姑娘,还有那辆塞满人的老吉普......这些记忆如同五台山顶的经幡,在风中永远飘扬。车轮行驶在这蜿蜒的盘山路,偶尔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小于坐在我和老王中间,阳光在他的睫毛上投下细碎的光影。我知道,这段旅程虽然结束了,但那些共同经历的狂风阳光,那些互相扶持的温暖时刻,将永远留在我们记忆的最深处,成为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

于是,在司机娴熟的"塞人"技巧下,我们像沙丁鱼一样被塞进了车里。小于因为晕车,脸色发白,在司机一遍又一遍"马上就到"的安慰中勉强支撑着。车窗外,五台山的风景飞速后退,阳光透过玻璃,在车内投下斑驳的光影。将其他人送到金阁寺后,司机载着我和小于前往大南庄,准备冲刺最后一站——南台。十二点三十八分,我们就带半瓶水便出发了。山路越来越陡,雪地反光越来越烈。当水喝完时,我们不得不扒开积雪表层,取中间相对干净的雪来解渴。冰冷的雪在口中慢慢融化,带着一丝清甜,缓解了喉咙的灼热感。

(前方南台)下午两点零八分,我们终于站在了南台顶上。远处的山峦在阳光下呈现出深浅不一的颜色,近处的经幡在风中猎猎作响。我给那位独行的姑娘发了定位和实景视频——她走错了路,落在了我们后面。想到她一个人在这茫茫山野中跋涉,不禁佩服她的勇气。下山时,为了节省时间,我们选择了一条"捷径",却误入了一片茂密的松林。树枝划过脸颊,脚下的积雪发出沙沙的响声。小于因为膝盖旧伤,下坡时格外吃力。看着他咬牙坚持的样子,我既心疼又感动。当我们走出树林,看见山脚下的宽滩村时,阳光已经为群山披上了金色的外衣。

"我们要走了,"我蹲下来摸了摸小白的头,"你就留在这里吧。"小白歪着头看我,眼神中竟流露出一丝不舍,但它终究没有继续跟随,转身消失在了寺庙的拐角处。接下来的行程如同按下了快进键。六人汇合后,我和老张、老王因事要先回洛阳。我们联系了狮子窝的车,准备分头行动。在前往狮子窝的路上,蕾姐发来消息说她也在这里。这位与我一起走过数条二星线路的老驴友,去年曾邀我同去尼泊尔,却因工作未能成行。如今再次擦肩而过,不禁让人感叹缘分的奇妙。

(狮子窝前面很适合露营)
狮子窝门口是一片开阔的草地,在夕阳下泛着金色的光芒。我暗想,下次一定要来这里露营,看满天繁星。盖完纪念章后,我们开始向乘车点进发。当看到那辆"80年的老吉普"时,所有人都傻了眼——这辆被司机自豪地称为"改装版"的大切诺基,竟然要塞下我们八个人!"放心!"司机拍着胸脯保证,"我这车最多拉过十一个人!"

(曾装下11人的大切)

(硬生生装8个)
在我们边跑边颠下山时,遇上一个背着小包的独行者。走近了才发现,这位被我们误认为"小帅哥"的竟是个姑娘。她皮肤黝黑,眼神坚毅,一看就是经验丰富的徒步者。我们互相交换了路线信息,发现今日行程一致,便约定在南台再见。

(偶遇的帅哥)回到吉祥寺时,小白被四只本地狗围住了。虽然体型占优,但寡不敌众。小于担心小白受欺负,一直守在门口。我赶紧跑回去取来火腿肠,刚撕开包装,一群狗子就围了上来。我特意把最大的一块给了小白,看着它狼吞虎咽的样子,心里莫名涌起一阵暖意。

(眼巴巴的汪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