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京杭大运河 - 宁夏 - 8264户外手机版

  宁夏
本帖最后由 秋风明月_01 于 2025-6-8 17:22 编辑

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到杭州,全长1794公里,途径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二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全时界最长的人工河道,也是古老运河之一。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中国古代两项伟大工程。是古代中国南北交通大动脉。
继5月16日第一波长途(保定----大连)后,有又一批队友长途骑行拉开序幕。这次由副队长杨来安带16名队友骑行京杭大运河,起点北京,终点杭州,时间约25左右,行程大概1900公里,以游玩为主。

13:56分、我们都准时上了乘坐K1178次的列车,硬卧车厢里飘着淡淡的煤烟味和皮革气息,铁架床在午后阳光下闪着冷光。此时列车正缓缓启动,窗外的银川平原开始慢慢向后退去,绿色的农作物在风中起伏,远处怪石嶙峋的贺兰山轮廓,如一道沉默的剪影,在视线里淡淡的消失..。

硬卧车厢像是一个被压缩的时空胶囊。午休时分、我躺在自己的铺位上,听着列车的钢轮与铁轨“咣噹咣噹"的撞击声,感觉整个车厢都在轻微晃动,像躺在一张被时间拉长的床榻上...。

当夜幕降临时,列车进入内蒙古境内。戈壁滩在月光下泛着冷釉光泽,偶有牛羊悠闲自得的剪影掠过...。

当列车驶入华北平原沃野千里时,晨光微熹,窗外是连绵的麦田,晨雾中隐约可见水渠流淌着,如银蛇般蜿蜒曲折...。

风吹麦成浪,
蝉鸣夏始忙。
耕耘和守望,
收获开满田。

最终列车驶入了北京西站时,已是第二天的清晨日出三竿了。硬卧车厢里的旅客陆续开始准备下车,床位上收拾东西的声音此起彼伏。我们抱着、背着各自的行李,往车厢的出口处挪动,回望这节承载了我一夜旅程的硬卧车厢,铁皮外壳依旧安静地停在那里,等待下一位乘客的到来...。

7日清晨、9:02分,火车准时而至。站台上人潮涌动,16个人、16个行李包,16张带着倦意却掩不住兴奋的脸。我们从车厢里钻出来,如同蚂蚁搬家的队伍,拖着各自的"粮草辎重",在车站出站口广场上汇合,拍照留影后...。

王志琦、倪凤霞老两口子,早已等待在出站口处,二人带领大伙直奔北京西站的中铁快运营业部,这里像一只巨大的铁皮盒子,吞吐着来往的包裹,我们像一群觅食的工蜂,在堆积如山的纸箱间穿梭...。

单车分批次、陆续都取出来了,剩下就是忙活着各自的行囊、驮包、及单车,拆卸下被一块块泡沫塑料裹着的、就剩下剩下两个轮子没有包裹,其它部件像是等待解封的木乃伊...。

拆卸、组装、调试,每个人都成了机械师,手指在车架上翻飞,不一会儿,16辆单车就精神抖擞地立在营业部的门口处,等待出发...。

大约上午10:10分左右、这支16人的骑行队伍,浩浩荡荡的向着牛街方向挺进,仿佛牛街的饭菜香气早就在召唤我们了。卤煮火烧的浓汤在锅里翻滚,爆肚的脆响在大街小巷里炸开,16人各自找饭馆、演奏着筷子在碗碟间的交响曲...。

有人吃得满头大汗,有人细嚼慢咽,筷子尖上的油光映着一张张满足的脸.,午饭过后稍事休息,接下来一字排开,向着出城的方向出发,沿途的路像一条流动的彩带,我们16人的车队、就像是彩带上跃动的光点。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反射着刺眼的阳光,立交桥的曲线在空中画出复杂的几何图案。单车双轮碾过柏油路的声响,与汽车鸣笛、电动车喇叭、行人交谈声混在一起,构成了城市特有的交响乐...。

北京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处,水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我们排队拍照,身后是古老的石拱桥,眼前是奔流不息的河水,时空在此刻奇妙地重叠。继续前行,运河两岸的树木郁郁葱葱,远处的高楼若隐若现...。

接下来一路开始寻找住宿、出了通州城来来回回折腾了好久,当“兰庭湾酒店”的招牌出现在视线中时,已是傍晚18:10分左右了,夕阳正给城市的轮廓镀上一层金边。16辆单车在酒店门口一字排开,像完成任务的士兵等待检阅,130元/标间、160元/大床房,果断办理了入住...。

这一天、我们的车轮碾过北京城,多处地界路况的脉络,见证了古老与现代的交融,也记录下16位队友共同挥洒汗水的轨迹...。

​今天纯骑行时间:3:49分

​骑行里程码表显示:52公里
2025.6.29.星期日,天气:小雨转阴、气温:26~36度,

贺兰山单车俱乐部“京杭大运河”的骑迹之旅...

D23天: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新七天酒店)~杭州市上城区(韩派酒店)

破晓才刚撕裂夜幕,夏日的热意已争相钻涌于街头的各个角落,蝉儿不知疲倦地嘶鸣着。七点未至,浙江嘉兴南湖区新七天酒店的门口,十二位队友们已经集结完毕了...。

踩踏脚蹬子、曲柄驱动双轮轻转,驶上了G320国道坦途之路,这段大约百十来公里左右的路程,盛夏漫漫长之旅在晨曦里铺开,向着乌镇与杭州行进。晨风虽微,拂过面庞也有一丝沁凉,却似乎早早昭示了酷暑的伏笔...。

队友们的单车前后、都堆满了鼓鼓囊囊的行囊,护臂和面巾把皮肤包裹得严严实实。蹬动曲柄驱动双轮,我们在炽热里划出了清早第一行移动的墨迹,径直向着乌镇西栅景区奔去...。

上午的太阳还未攀至头顶,那光焰的阳光,就已经炙烤着柏油路面了,远远望去、路面上浮出微微眩晕的热浪。队友们身着薄衫骑行其间,豆大的汗珠沿着颈侧滚落,濡湿衣衫,又在炽热的路面上迅疾无声地消失了踪迹,只留下浅浅的印痕,又被风沙悄然掩埋...。

那渗出的咸涩结晶细细黏着在额角、脖颈,最终敷成微白的霜痕。双轮在滚烫大道间不屈向前碾动,一列红红顽强移动靓丽的风景线,在耀眼的日光之下向前飘逸挺进...。

江南风物在飞驰的双轮旁缓缓流过。粉墙上斑驳的青灰印痕,黛黑玲珑的屋檐在路旁延展,吴地乡音的柔美低语像轻风一般掠过耳际,又被轮声碾入身后飞扬的尘土。亭台水榭倚着河湾,玲珑石桥勾连水乡,那些曾于典籍中只可遥想的清雅楼阁,倏然便成了掠过眼前生动的画面...。

终于,我们缓缓踏入乌镇、西栅景区的荫蔽,绿木浓荫、悠悠河水,瞬间隔绝了外头骄阳和酷热。清清的河道边是几爿古朴门铺,茶肆门口有老者端坐,慢饮一杯茶,时光的纹路在他舒展的皱纹里游走;石阶上有农妇弯腰浣衣,捣杵声击碎水波,在静绿河面荡起一圈圈涟漪…,白壁因岁月泛黄,黛瓦如故依然静默...。

双轮碾出喧嚣,灰瓦白墙的徽派建筑如同层层雪浪,绵延着伸向水畔深处。石桥下清波如绸,在日光里流淌出粼粼碎银;凭栏而立的人家倒映于水中,恰如洇开的宣纸水墨...。

那些雕镂镂空的窗棂与兽首形态的门楣,在斑驳的光影里静守时光的故事,连一撇一捺都浸润着往事的重量。吴侬软语浸入砖缝树荫之间,也渗进空气的水意之中。那些纵横交错的河道,便是这方水土跳动的脉络网,汩汩流淌的血液默默滋养了千年...。

幽深的老巷尽头,忽现雕花的窗棂,阳光悄悄钻入,在其间投下明暗分明的光影,光影里尘埃飞舞,恍如无数古老时光的低语碎屑飘飞其中...。

午后炽日偏西、双轮滚动时摩擦路面声音,仿佛是在吟唱着坚韧之诗。汗液依旧浸透衣衫,脊背早已被咸湿划刻出条条曲折的战壕——于这花甲古稀之躯上,每一道盐渍与褶皱,都如勇气的勋章深嵌在生命疆场的纹路里...。

游览古镇之后,单车又指向杭州的未知与期待。夏日的骄阳如火炉般灼烤着路途,汗水浸透了衣物,灼烫着肌肤,仿佛要燃烧起来,只有车轮飞转碾过滚烫地面的声响不断重复。熬到十一点,清真拉面馆的西红柿鸡蛋汤,简直是天赐救赎...。

汤水裹挟着汗水一并下肚,化作双轮的力量重新向前滚转。大运河如影随形,时而舒展蜿蜒,如墨带飘浮在平阔的大地上,时而又被裹挟于两侧夹壁之中缓缓奔流。河水沉稳无言,却无时无刻不昭示着路途的来处与归程的方向...。

当我们踏上京杭大运河的终结时,前方已是杭州的黄昏召唤飞鸟归巢。队友们昂着花白的头颅,依然努力迎风挺起,向最后那段灼热之路挺进。双轮继续在机械的向前滚动,那是暮年之际对骄阳,再一次桀骜不驯的宣战,向永恒延伸着倔强的风景线...。

当夕阳将杭城天空涂抹成一片金焰之际,他们终于在迷途交错之后抵达上城区的韩派酒店。此时指针已轻轻划过七点——风尘仆仆的旅程终于稳稳停驻在此——160元的标间,犹如温柔的臂弯般接纳了这一天的尘埃与汗水...。

回顾二十三天的骑行旅途,那一路如金丝飘带般镶嵌在锦绣大地上的大运河,便已在我生命的绢缎上镌刻出深刻的轨迹。起始于京华盛地宫墙的巍峨壮观,渐渐被华北平原的金黄麦浪温柔淹没,车轮的吟唱最终飘荡在江南温软湿润的水汽氤氲里...。

每一天骑行丈量的不仅是里程,更抚摸着运河这条龙脉流淌的文脉与民情。当防晒的围巾褪成一种象征,当车胎的花纹被磨去一半,当最后一缕杭城余晖镀亮车把与疲惫却倔强的皱纹时,我才蓦然懂得——原来岁月可以像水一般奔腾不息,生命也可以像运河那样宽广深邃...。

旅程的尽头,岂只是地图上的杭州城?分明已抵达了更远处——在那车轮与年轮共振的轰鸣里,生命重新变得饱满而欢腾...。

今天纯骑行时间:6:39分左右

骑行里程码表显示:107公里

​全程大约:1600公里左右



是的,时间选的有些仓促了,谢谢你的提醒,
本帖最后由 秋风明月_01 于 2025-6-28 22:14 编辑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