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城记——漳州(一二) - 云南 - 8264户外手机版

  云南

火车到达漳州,解锁一个新城,漳州火车站离城区有点远,公交等了好久才来。酒店订在老城中心,街对面就是漳州古城,我放了行李,开始觅食,走到漳州古城里,看到有家名叫铁牛哥的台湾牛肉拌饭,还是非遗的项目,点了一碗阿公牛肥牛拌饭,几串烧烤和青菜,甜中带鲜,味道挺好。

往回走的时候天渐渐暗了下来,古城的小街巷点亮了灯笼,路过一个小溪边,有座叫东桥亭的小庙还灯火通明,从庙内传出朗朗诵经声,内堂的僧人在上晚课,不让进,小庙门口路过的人,都会停下来拜一拜,让人感到一丝温暖,真的非常喜欢这个古城,古建、风光、名人、美食,该有的都有了。



我决定去吃当地的生烫,离酒店不远一家叫胖妹的小店,点了鲜虾、肉片、猪肝和花甲,一碗拌面,一盘石码海蛎煎,这种类型的搭配,我吃了好多天。


地图上说在古城最西边有个叫汪春源的名人故居,没听过。这位先生为台湾府人,是台湾的最后一名进士,因反对《马关条约》发起五人上书,是著名公车上书的前奏,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历史进程。故居位于古城振成巷,占地800平方米,为闽南传统古厝,包含了硬山顶和燕尾脊等传统设计元素,汪春源晚年在漳州的居所,现故居陈列着汪春源的生平事迹展。



出了文庙继续逛古城,在一条小巷子里看到鼎鼎有名的两个大牌坊,吃了漳州最有特点的滋粑,在一家小店了里买了一块漳州瓷砖的冰箱贴,29块,这可能是我买过最贵的瓷砖了。



古城内最有名气的景点是漳州文庙,在中山公园的南边,占地面积高达6000平方米,始建于宋庆历四年,也就是公元1044年,有点熟悉这个年号吧?“庆历四年春,腾子京谪守巴陵郡……”这不是范仲淹老人家写《岳阳楼记》的时间点吗,可真是历史悠久。当时漳州府学就设于文庙,而后朱熹、郑成功、黄道周都曾到此祭祀孔子,现文庙还保存有泮池、戟门、月台、孔子雕像、大成殿、东西两庑、敬一亭等建筑,是漳州最大的古建筑群,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离教堂不多远是漳州历史上的第一座公园——中山公园,位于漳州市中心的中心,前身为漳州府治的衙门所在地,占地近60亩,于1918年辟为公园,现公园内有孙中山雕像、漳州府衙旧址、漳州解放纪念亭、七星池、博爱碑、闽南革命烈士纪念碑等建筑,公园绿地是老人和孩子们的乐园,而公园正门口的长廊上,还有茶摊摆设的桌椅,旅客轻松地喝茶看景,真是一块不可多得的绿地。



我到达的时候教堂正在做活动,看着像是圣诞节前的演出,堂内的长椅坐得满满都是人,而上台表演的全是老奶奶级的教友,跳最简单的舞蹈,唱最动听的圣歌,虽无技术可言,但每个奶奶都画着红脸蛋的妆,非常认真地完成着自己的表演,真是可爱极了,台下的观众大多应该是亲属,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光。



在古城的西北角,有座基督教堂,叫做漳州东坂后礼拜堂,始建于1874年,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西式教堂,教堂坐北朝南,哥特式建筑,有着高耸的钟楼和方正的立面,堂内有可容纳500多人同时礼拜的大厅,保留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为漳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在民国时期还曾短暂成为龙汀省政府驻地。



下午的所有时间都浪费在了漳州古城,我先骑着单车绕一圈,在古城的外围画了个圆,再停下车来慢慢逛。漳州古城位于漳州市九龙江北岸,始建于遥远的唐贞元二年,现在圈出来的老城面积约1平方公里,较为完整地保留着唐宋以来的自然风貌和九街十三巷的道路格局,古城内现存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有漳州府文庙、石牌坊、比甘庙、中山公园等景点,是闽南文化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看完图书馆往老城回,跨过九龙江的时候看到了已有数百年历史的镇威阁,暗红色的塔式阁楼立于江边,虽然是新建的,但也风采依然。老街上找了家老馆子吃沙茶面,有点眼大肚小,点多了,味道很浓郁,比在厦门吃的要厚重,是本地人钟爱的小店。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