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岭雷公山小环线穿越略记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游记攻略

苗岭雷公山小环线穿越略记
南国红豆(杨光友)


2022年五一小长假,疫情阻隔了远行,遂邀山友共赴苗岭,穿越雷公山小环线。

01

4月30日午时11点许,车抵黔东南台江县开觉苗寨。山友齐聚,计铜仁8人、松桃4人、凯里1人,中有4位巾帼。

自台江县城至开觉苗寨约35公里山路,串起数个深藏溪谷、独具风韵的苗寨,如银饰之乡九摆。往昔交通闭塞,罕有外人踏足,反倒令其古朴的民族文化得以完整存续。
九摆苗寨,偎依雷公山麓、翁相河畔,青山环抱,绿水萦绕。鼓楼、风雨桥、吊脚楼古朴典雅,苗韵悠长。2019年,荣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拍摄时间:4月30日10:01)
天阴雨细。山友们在村边小馆用餐,目光不时投向窗外。年轻干练的女村主任仔细询问登记了防疫信息,再三叮嘱注意防火安全。

12时许,雨歇。男山友将集体的米面肉菜分装入包,整装待发。向几位跳芦笙舞的小伙问路,却未得要领。队伍在寨中兜转寻路,一时走散。几经周折,询问长老者、核对离线轨迹,耗费近半小时,方重聚踏上正途。

开局不顺,预感此行将是一场充满未知的探秘之旅。
开觉村至龙脉山出村口,小桥流水,古木老楼。(拍摄时间:12:30,亮哥)
寨内石板铺巷,石垒院墙,梨树新绿婆娑,掩映着青瓦覆顶的木质吊脚楼。穿行其间,恍若跌入时光旧梦。
开觉苗寨,依山就势,吊脚楼或三五成群,或十数结伴,错落于河谷缓坡,别具生趣。(拍摄时间:4月30日12:37)
出村沿机耕道行半里许,踏上混凝土阶梯缓行山脊。层层梯田如明镜镶嵌坡谷,又似新月散落人间,倒映天光。

山脊梯田两侧,山谷森林茂密,高大挺拔的秃杉构成优势群落。

梯田尽头再入机耕道。道旁杂树丛生,灌丛间偶见蓬生的覆盆子(西南俗称“三月萢”)。红黄果实已熟,酸甜爽口,生津解渴,正是童年记忆里的滋味。短视频平台有言,此物尤宜男士采食。遂改王维诗句以赠同行:“红果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惹相思”。

出林遇混凝土公路,右上即为龙脉山。沿山脊东北行一段,过养殖场,路面转为砂土。坡度趋缓,折向东南,便是乌香坡。

海拔渐升,浓雾弥漫,能见度极低。远山隐没,近景朦胧,既无群山连绵的雄阔,亦缺云海涌山岛的缥缈。

目光不及远方,反易捕捉身边微美。道旁锦带花正盛,枝叶袅娜,花朵娇艳。值此人间四月芳菲尽时,独自绽放,予人意外之喜。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归早归迟?难解古人浪漫,且享此刻山野之美。
锦带花,生于800-1200米湿润沟谷阴处,喜光耐荫寒。花语前程似锦、娇艳美丽。(拍摄时间:14:28)
行经一处跌水溪流,见巨岩壁立,于周遭破碎山体中尤显突兀。石壁光滑寸草不生,岩顶却古木虬根盘结。
乌香坡山间溪流,周林为水源保护区。(拍摄时间:15:55)
围观欣赏美景
04

5月3日,在晨寒中醒来。拉开帐帘,雷公坪美景猝然入眼,令人迫不及待欲融入这方仙境。翠微含黛,白露凝霜。柔光氤氲,如梦似幻。

芳草如茵,软泥如绵。轻步入沼泽草甸,唯恐惊扰这片净土的宁谧。

朝阳洒金,为青山晕染淡淡暖黄,映衬天青长空。薄霜化烟,拂过水面,掠过旷野,如流动水墨,将山水渲得浓淡相宜。

山浸青黛水含烟,雷公坪的晨,恰是一轴中国风的水墨长卷。
雷公坪晨景:空山凝翠,碧空如洗。(拍摄时间: 7: 07,罗志)
雷公坪晨景:碧烟缥缈,空谷含幽。(拍摄时间: 7: 08,亮哥)
时值五月,江南入夏,苗岭犹飞霜。雷公坪高山杜鹃因寒未蕾,点将台李花却开得绚烂。身无长物,且借这洁白李英,祭奠当年反抗清廷的各族英魂。
点将台附近的李花,人间四月芳菲尽,苗岭李花正盛开(拍摄时间:7:10)
9:00,别雷公坪。过小雷公坪、千户苗寨后坡,行十五六公里,14:20返抵开觉苗寨,完成雷公山小环线穿越。

全程42公里,前三日屡穿人迹罕至原始森林,日均行程不足10公里。
小雷公坪自然景观(拍摄时间:10:07)
森林景观(拍摄时间:10:35,亮哥)
雷山县西江苗寨(拍摄时间:13:32,亮哥)
归家之夜,阳台朱顶红一箭四苞,绽开首朵。

2022年5月
溯溪乙而上,两岸箭竹密不透风,寸步难行。

冉苒、亮哥、咖啡与我,分头尝试两侧山坡寻路,均告失败。最终决议硬闯沟床,避让箭竹。

沟床被山洪切割得支离破碎,乱石嶙峋,溪水漫流。塌方泥石、倒伏朽木皆成障碍。更恼人的是山蚂蟥,稍不留神即附体叮咬。
众人严裹防护,以防竹刮脸、蛭叮身。
山谷箭竹林。(拍摄时间:11:15)
行至真正水穷处,左上陡坡山谷,直通山顶。一路谷底密林,压抑沉闷;登顶豁然,天高地阔,心旷神怡。远眺群山苍莽,连绵不绝;近观山花烂漫,遍野绽放。

山友们驻足休整。长途跋涉,体能消耗甚巨,亟需补给。阳光温煦,山风微凉,正好晾晒汗衣,卧看流云。

休憩几十分钟,体力稍复,继续赶路。

东南方高山耸峙,其右为翁你河上游深谷。横切河谷山腰,穿越灌丛、芒草、箭竹杂生陡坡后,是一片水青冈纯林。此地坡陡谷深,数处陡崖湿滑难行。
雷公山原始森林与深切沟谷。雨量丰沛,森林覆盖率高,溪流发育,翁你河深切成峡。(拍摄时间:12:45)
雷公山九眼塘附近水青冈林。水青冈高大挺拔,枝叶繁茂,常居群落顶层优势。(拍摄时间:14:21)
顺山谷方向行四五里,见一山间小盆地,九眼塘到了。

盆地边缘,路与一溪相交,此即翁你河正源。
九眼塘景观:森林沼泽并存,翁你河发源地。(拍摄时间:15:06)
自九眼塘东北有路通红阳林场,属较易穿越线。

自九眼塘西南行可达雷公坪,沿途沼泽(水塘)水草青青,森林蓊郁,溪流淙淙,花草葳蕤。
花南星(中国特有植物),生草坡林下。茎斑如蛇纹,传有蛇守护,故又名蛇芋头。(拍摄时间15:45)
九眼塘至雷公坪奇景:树木枝干覆厚厚青苔,黔东南称“穿衣树”。(拍摄时间:左15:35,罗志;右16:05,亮哥)
下午四点许,抵雷公坪。山友们决议扎营。阳光灿烂,正好晒干帐篷,期冀一夜安眠。
雷公坪营地:森林、草甸、溪流、沼泽毗邻。(拍摄时间:18:21)
夕阳西坠,近黄昏,光影流变。雷公坪展露磅礴大气之美。(拍摄时间:18:29,亮哥)
忆2019年10月,曾于此邂逅广西山友,豪情一醉。

黔酒桂酿尽倾,醉倒了雷公坪的无边风月。

今夜无酒,故人亦远,徒留落寞的思念与回忆。

繁星点点,溪水潺潺。且挽溪为枕,揽星入梦,独享这寂静山夜。
03

5月2日晨,雨住雾散天青。煮一锅溪水一锅面,饱食再行。折返昨日溪畔沼泽,溯溪右行百米,右转进入山谷上行,路迹模糊尚可辨识。行一里许,又见一方沼泽,水草青葱油润。贴沼泽左侧横切几十米,跨小沟,翻缓坡,下至坡底山谷。

山坡以阔叶林为主,郁闭度高,唯稀疏天光筛落林下,故灌木稀少,多生矮小喜阴草木。

植被高低错落,层次丰盈。古木参天虬劲,幽兰覆地吐芳。藤蔓展露攀附之能,缠绕乔木争享天光。林间时闻鸟鸣,似戴胜“咕—咕—咕--”,划破山寂。

山谷地势趋缓。顺溪下行,见一小块方形平地,似屋基遗迹。周遭亦有数块平地,密生箭竹,疑为废耕之地。人类活动痕迹昭然。
虾脊兰(保护植物),生海拔780-1500米常绿阔叶林下,喜暖湿阳光,较耐寒耐半阴。(拍摄时间:9:22)
藤本植物(拍摄时间:9:27,南国红豆)
阔叶林乔木(拍摄时间: 9:35,亮哥)
行至箭竹林,左跨小溪(暂称溪甲),不久即入另一山谷,再见一溪(暂称溪乙),水量颇丰。观山势,两溪汇流后不久将跌入外侧数十米深谷。
溪甲山谷景观。(拍摄时间:9:48,沧海)
溪乙山谷景观。(拍摄时间:10:35,亮哥)
溪流林中蜿蜒,山路林间穿梭。

目之所及,草木皆景;足之所至,花叶皆奇。
大神同框(不分前后):沧海(七藏沟、扎尕那、鳌太、贡嘎、十二背后);陈灵(武功山、洛克、扎尕那、梵净山凤凰山);咖啡(武功山、七藏沟、鳌太、十二背后);冉苒(七藏沟、扎尕那、洛克、鳌太、贡嘎等);曾珠(扎尕那);南国红豆(扎尕那、鳌太、贡嘎、十二背后);亮哥(武功山、洛克、贡嘎、扎尕那、韭菜岭);拍摄者罗志(武功山、九龙池、扎尕那、贡嘎、十二背后)。(拍摄时间:15:50,罗志)。
深山小桥流水,简朴野性。(拍摄时间:16:00,亮哥)
山路与溪流时分时合。至一处开阔地,沼泽毗连草甸。再越溪流,上行几十米,一树横斜可作路标。复行几十米见一平地,乔木疏朗,短草如茵,散生多株十大功劳。

时近17点,方向已偏轨迹,兼虑亮哥伤情,决定就地安营。

拾柴生火、淘米煮饭、择菜洗切,山友各展所长,协作忙活晚餐。

蒜薹炒肉、嫩笋炒肉、腊肉香肠、烧椒皮蛋,佐以小烧酒,堪称饕餮。

天色尚早,从容享受这山野惬意,静待黄昏。看溪水滑过青石,看氤氲天光滤过密林。

餐毕,总有未尽兴者,围火煮茶,守候星天。斟满酒,摆上卤鸭掌(特为佐酒而备)。旷野无垠,话题无边。谈天说地论山水,品酒呷茶话人生。
溪畔营地:地势平坦,短草如毯,取水便利。(拍摄时间:18:02,亮哥)
沿谷底溪流下行一段,左转入另一山谷。上行至半山处,见小路横切。右下行至垭口,左侧见一石块垒砌的石门。穿门而过,顺谷而下即是通往南刀苗寨的小径。
山谷茂林修竹,(拍摄时间:11:02,亮哥)
下山谷,复行山谷。小径蜿蜒山麓,湿滑石径虽不易,终胜密林跋涉。路好走了,心情亦如天色,渐次放晴。

道旁多生蓼科虎杖,红斑嫩茎粗壮。折几根尝之,酸意提神解渴。

几处竹林,春笋破土。山友顺手采撷,晚餐便添一道山珍野味。

野生猕猴桃藤蔓蓬勃,浅黄花瀑悬垂,寄托着秋日的丰饶期许。

溪流、梯田、沟渠间,小径迂回穿梭。我与亮哥殿后,不料意外陡生:亮哥一步不稳摔落身后,踝关节扭伤,给队伍蒙上阴影。

抵南刀(南林村),休整半小时。两位女山友主动退出,撤回凯里。亮哥喷了云南白药,简单处理伤处,决意继续前行。
南刀苗寨,坐落雷公山下、翁你河畔。翁你河发源于雷公山九眼塘,乃台江母亲河。南刀为其流经首寨,昔时闭塞,几与世隔绝,苗族古风犹存。(拍摄时间:13:19)
13:40,确认有车接走女山友后,队伍再发。

自吊脚楼巷道拾级而上,穿越陡坡梯田间石阶小径,进入一片秃杉林。此段陡峻,攀至平缓处已气喘吁吁。随后路径趋缓,左右横切一段,见一石碑,标明已入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区。自碑右缓坡上行,满目青翠阔叶林。

出林带,跨小水渠,箭竹林后小径渐平。山上灌丛、芒草间,映山红正艳,灼灼耀目。右侧深谷,虽不见底,却闻水声轰鸣,料想跌水瀑布不少。

行不过千米,忽遇一溪。溪水澄澈丰沛,与绿树相映成趣。树之静穆,水之灵动,天然一幅山水画卷。
翁你河支流。雷公山亚热带暖湿气候,生态绝佳,植被丰茂,溪流众多。(拍摄时间:15:42)
雷公山珍贵药用植物:大百合(百合莲)(拍摄时间:15:40)
雷公山珍贵药用植物:十大功劳(土黄连)(拍摄时间:15:45)
02

5月1日晨,在溪潺鸟啾中醒来。天色仍阴,雨水洗过的树叶鲜亮夺目,空气微凉清新。山友们忙碌准备:烧水煮面、探路寻径、收拾行囊、捡拾垃圾,营地一派生机。
山谷斜坡营地与湿漉漉的帐篷(拍摄时间:7:30,沧海)
9:35,启程。沿谷底上行百米右转横切,路迹依稀可辨,与溪流平行小段后左上山脊,十几分钟抵一浅垭口。自营地至垭口一带,皆有牧牛痕迹。垭口左切有明显路径,未知通往何寨。
垭口芒草与低灌丛生。(拍摄时间:9:52,罗志)
查轨迹,前行方向应自垭口直下深谷。然谷坡无路可寻,谷顶芒草蕨类丛生,谷中乔灌之下密布箭竹。密林蔽目,方向难辨。山友们林中艰难穿行,时有跌倒。彼此照应着直下谷底,与左侧山脊探路的亮哥汇合。
山谷乔木(拍摄时间:10:17罗志)
山谷灌木及林下草本。(拍摄时间:10:17沧海)
右上小段,溪声隐约可闻。大路尽头,水声亦绝。左上入杉林,齐整茂密,显系人工林。

林间无径,只得向左横切。

穿出杉林,沿依稀路迹攀上一陡坡。坡上灌木芒草丛生,映山红或孤芳,或成片,如霞似火,点缀山巅。
乌香坡映山红,乃酸性土壤指示植物。(拍摄时间:17:01)
登顶后地势平缓,路迹渐明。约行二里,沿一废弃沟渠横切。渠上灌丛密布,举步维艰。右侧深谷为茂林所蔽,难窥其底。沟渠尽头左转,山路沿山脊右侧清晰延伸。行不数米,右转九十度过一小山包。此后山脊陡峻,全然无路。芒草、箭竹、灌丛密匝匝纠缠,荆棘更是不舍“挽留”。

山友们硬生生蹚出一条路,跌跌撞撞下至一漏斗状窄谷。两条溪流于此交汇,流向更低处山谷。

天色向晚,营地杳然,更要命的是寻路无果。几番徘徊踌躇,终决定就地扎营。

绝非理想营地!平地积水,只得觅稍缓坡地搭帐,以树枝垫高帐篷低端。外帐难掩内帐地垫,唯有祈愿天公作美。

生火做饭艰难!湿柴难燃,只得将长管炉头置入柴堆引火烘烤。可怜这炉头,伴我走过鳌太、贡嘎、扎尕那,今夜为众人晚餐“壮烈捐躯”。
史上最漫长煮饭实录(拍摄时间:20:33,亮哥)
斜坡难眠,身不由己下滑,须时时调整睡姿。夜半雨至,防水极佳的地垫,此刻却将雨水一滴不漏地导入了帐底。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