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这长城秋色,我摸黑下断崖——密云船形顶历险记 - 北京 - 8264户外手机版

  北京

密云的长城一向以“野”和“险”著称,比如号称北京的“长城三险”之首的司马台单边墙就位于密云。

那是2021年秋天,我选择了北京市密云区东北角的船形顶,这里有明长城的多个敌楼遗址。

我安排行程一般会比较饱满,比如这次船形顶,我为了多走几个敌楼,安排了一条约十公里的路线。

其实十公里对于常规路线来说较为休闲,但对于举步维艰的密云长城来说,则是next level。

尽管预知了路线难度,但此行的集合时间依旧是早上八点东直门地铁站,集合晚的原因只有一个——我住房山。

东直门集合之后,我们乘坐980快速公交前往密云,在密云鼓楼,司机朋友郑哥会接送我们。

出发前我也告诉队友们,这次行程时间紧张,需要走快点。而我的队友们也都算精兵悍将。

队友一:小鹿,最早认识是我组织的一次七夕的京西悬空寺活动,后来又一起走了暴雨顶、西藏等地,周末也喜欢双拼,是一个体能好、心态更好的新疆妹子。

队友二:Rachel,气象工作者,最早认识她是在我带队的石窝长城活动,体力也是很好。

队友三:小孙,老搭档了。

队友四:杨哥,前一天在巨石阵长城活动里刚刚认识,户外经历丰富。

战士!
船型顶——五台顶——女匪首楼白天都不好爬,
过了女匪首楼就好了
3天的路程
黑谷关——阳光楼——女匪首楼——五台顶p432——p454(北六台——北八台五台顶———危险————多处断崖)
一百三十六、 挡马洞——半山楼——船型顶穿越P2033——P2054
一百三十七、 涝洼村——大壮楼——菱形楼——架炮楼——松树楼——巫女楼——挡马洞——胡头沟穿越P1984——P2033
围观欣赏美景
大约晚上9点,我们终于出山,司机郑哥早已在山下等候。

我们出山的地方是黑关村,是北京最东端的村落。

由于各种密云返京的末班车都已停运,我萌生了让郑哥直接送我们回市区的想法。

郑哥也答应了我们的诉求,不仅送我们回市区,还把我们都送回了家。

尽管这次探路充满了惊险刺激,摸黑经历也让我们难忘,但这并没有阻碍我们继续探路的脚步。

Rachel的男朋友从没下山就开始给她发微信,询问情况。我本以为她男朋友会劝她以后别出来探路了。结果呢,第二天Rachel告诉我,她把经历告诉男朋友之后,男朋友表示这样刺激的路线下次请带上他。


Rachel的心态处于崩溃边缘,我就让杨哥、小鹿、小孙把她夹在中间,给她更多安全感。

小孙表示要暂时停止和我出来探路了,先“熔断”一个月(在2021年,大家对于“熔断”这个词应该不陌生)。

值得一提的是,小鹿的心态还是可圈可点的。

而Rachel则担心我们被救援导致社死,但我直接打消了她的念头,因为我不可能叫救援。

再往前走,我们又经过了一个敌楼,虽然我喜欢长城,但此时此刻还真不希望看到那么多敌楼,我只想尽快下山。

其实我不担心我们被困在山上,我还是有自信可以安全出山,其实我最担心的是我们晚上怎么回去的问题,要知道我们这个地方不仅距离北京市区很远,甚至距离密云城区也很远,末班高铁肯定赶不上了,我还需要回房山,第二天我们还要上班。

不过好在,后面的路基本都比较明显了,没有特别难走的路。

(图片来源:马蜂窝作者熊鸽 )

我还是在前面探路,接下来的路显然需要紧跟轨迹,因为这里到处是悬崖峭壁,你随便走很容易就走投无路。

你需要注意脚下的碎石是否会滑动,也需要注意手上抓住的石头是否松动,或者树枝是否会折断。

我也开始后悔为什么把别人两天走完的路线放在一天走完,而且还是在昼短夜长的10月。

头灯我还是决定留给他们自己使用,而我手持Rachel的对讲机,对讲机上面自带手电。

比如有一个地方,我们本应该从敌楼里面穿过去,但我们看着敌楼旁边也可以走,就从旁边走下去了,但走着走着发现没路了。当时伸手不见五指,也看不到任何路标,我只能根据轨迹猜测路线的位置。

后来我觉得正确的路线可能在山脊上,于是披荆斩棘向上硬切到了山脊上,吃了很多灰尘。

果然,我在这里发现了明显的路。然后我就让他们回到敌楼,我去敌楼处迎接他们,让他们重新走到山脊上。最终我也留下了一段往复的轨迹。

又比如接下来还有一个地方,本来我们走在很明显的路上,感觉就快看到希望了,结果路径突然消失了,看轨迹指示我们还要爬坡。

于是,我只能边走边看是否在轨迹上。虽然没有明显的路,但是这种长期没什么人走的路线,基本上哪里能走哪里就是正确的路,你不能指望到处都是明显的康庄大道

我们切到山脊另一侧之后,发现还需要再切到山脊上去。

黑夜无法看清地形,但我估计这里有一个巨石或断崖之类的,没法直接走山脊,所以只能绕上去。

当然,冒着危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唯美的日落,虽然我不清楚他们是否有心情去看。

太阳落下之后,我也顾不上拍照了,主要是光线不好也拍不出什么好照片。

接下来就需要头灯上场了。很遗憾,这次我居然没有带头灯,我们只有两个头灯,就杨哥和小鹿带了。此时我还可以借助落日余晖,无需使用头灯,就让他们自己使用。

最后,勇敢的小鹿选择了绕行的路线2,而小孙、Rachel和杨哥在我的协助下翻窗户进来了。

我从五台顶往轨迹前方(东南方)望去,还有一些起起伏伏的山峰需要走,还需要经过一些敌楼,这当中很可能还有断崖。

我没有告诉他们这个残酷的事实,我怕他们心态直接崩了。

我唯一告诉他们的,就是那边的日照金山很美。

在五台顶下面,我们的土路终止于一些乱石。但我看了一下轨迹,感觉需要穿过这个楼才能过去。

五台顶上的这个敌楼,四周都是断崖,所以我们没有其他路可以选择。当然,我也很好奇古人是怎么把这个楼建起来的。

尽管大家不愿意相信,但我们真的需要徒手攀岩。

和之前一样,我先上去探探路。

当看到夕阳西下,我们还有一些断崖需要攀爬时,Rachel有点绷不住了(当时她还不算攀岩高手,现在已经是攀岩大佬了)。

而这里的难点不只是敌楼下面的这段乱石,还需要从楼下翻窗户进楼。

我看了一下,这个窗户下面垫了两块砖头,显然之前有人从这里进去的,这是其中一个路线(路线1),不过这个窗户下面没有什么可以踩的窟窿,只有旁边的裂缝可以勉强借个力。我利用这个裂缝借力翻了进去。

进去之后,我发现还可以从窗户下面贴着悬崖绕到楼的另一侧(路线2),相对容易上来一些,但是这个绕行路线过窄,容易坠崖。

最后我从小山坡侧面绕过去发现了正确的道路。

然后我们发现五台顶越来越近,很显然,我们需要先上五台顶才能考虑下山的问题。

当我们快到五台顶的时候,已经进入了“日照金山”的时分。夕阳洒在山坡上的景色虽然很美,但是也意味着我们将要摸黑下山。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