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平潭|四人行の叛逃日记 - 四川 - 8264户外手机版

爱 生 活 爱 旅 行 的 伪 文 艺 真 青 年

图 文 / 腊 肉 君
先生趁我生日之际,带我去海边散心。
他问我「去平潭」怎么样时,我竟为忍不住为我们的高度默契鼓掌,那是几年前我义工旅行的最后一站,一直还想再去一次。
朋友听说后,立刻携男友“接头”。

岛上有一位我们的老朋友,是个爱「捡垃圾」的平潭土著,他的家有个名字叫「漂·空间」,是一座长满了爬山虎的石头厝。
家里偶尔没有人,也经常不锁门。


等我们逛完一楼逛二楼的时候,他才踩着一双蓝色丑拖鞋慢悠悠的出现,我从二楼长满绿植的窗边探出脑袋喊了他一声「大熊」,他抬头愣了几秒钟恍然道「是你啊」。
咖啡的香气很快飘满屋子。寒暄时,他调侃着「上次见面好像就在昨天」,而眼前的空间比记忆中的样子漂亮了许多。
房子前后搭起了新的部分,花草在咸湿的海风里长得很嚣张。



图片来源:大熊的朋友圈
他兴致勃勃的向我们介绍可食院子,他说早晨的院子里能看到「达利园」光。
还有修整过的后院,绕完一圈,停在花朵最多的窗边可以直接看到咖啡操作台,但我最喜欢的是他的工具间。
那里的工具可以满足很多奇思妙想,被海浪吐回的朽木,在他手里全成了精灵。



图片来源:大熊的朋友圈
我说我想买一个纪念品带走,他摆摆手「喜欢就拿,我当没看见」,我心中暗喜,这哥们儿能处!
于是我选中了一个木雕小房子临走时装进了背包。

图片来源:大熊的朋友圈
分别时,他把我们送到路口,我提出应该拍一张合影作为留念,纪念一下「今天」。
海风把再见吹得轻飘飘的,像在说:“可能下次见面,就在未知的「明天」了。”

离大熊家不远的地方有一个码头,离台湾只有「68海里」,也是景区的名字。
它在未开发时还是一座野生码头,现在不野生了,摇身一变成为了岛上少数需要付费游览的景点之一。
如今文明起来,连风都要开始按规矩吹。



原本天气预报有雨,我还担心了好一阵子,但我那不扫兴的队友会说「下雨就看下雨的风景咯」。
不过天公作美,出行时都是艳阳高照,逛完一圈,衣服的镂空部分还晒出了有趣的棱角。



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就是哪怕遇到一个平平无奇的「球」,也能摆出脑洞大开的pose,很难让人不开心。
我们沿着北部生态廊道一路往前,在途经「长江澳」时,那片白色风车依然如记忆中一样,在海风中缓缓转动。


「北部湾」是我们的落脚点,那里有很多拉开窗帘就能看到日出和大海的民宿,运气好或许还能看到蓝眼泪。
太阳落山后,我们溜达到沙滩上赶海,顺便看看能不能找到点发光的小玩意,但这回,运气一般。
索性就蹲在海边看两个寄居蟹打架,捉弄未成年螃蟹,并怂恿队友摸一摸那些软绵绵的未知生物,还捡回了很多奇形怪状的贝壳,准备手搓一个贝壳风铃。


凌晨5点,我摇醒了队友,准备找个最佳点位去看海上日出。
伴着天光,朝霞一点点染红海平面,微风一吹,细碎的金黄就在海面上闪烁,晨光映出了四个人的影子。



环岛路会经过另一个景区「石牌洋」,传说中的"半洋石帆"在烈日下显得格外寂寥。
到达「坛南湾」时,正是烈日在头顶的大中午,沙滩边的小店摆满了颜色鲜艳的座位,躺在遮阳伞下喝着冰饮时,才觉得活了过来!
看向海边时像是在看一部纪录片,光着屁股的小娃在海浪涌来时,尖叫着往海水的方向冲去,另一边的迷你遮阳伞下一个咿咿呀呀小宝宝认真的堆着沙子堡垒,年轻人们互相泼水,拍照,拎着鞋子追着海浪奔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