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龙脊--重装鳌太穿越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游记攻略

《重装鳌太穿越--中华龙脊》

鳌太穿越

即鳌山太白山穿越,中国户外顶级线路之一,被誉为“穿越中华龙脊”的探险之旅。

全程需翻越10多座海拔在3400米以上如同刀刃的山峰。鳌山以爬升难度陡,沿途没有补给点著称,太白山则以路线绵延、景色绝妙著称。

气候多变,常能经历四个季节的变化。主要山峰大部分时间被浓雾笼罩,难见山体真面目,线路复杂。遇到恶劣天气的话将十分危险,因此"鳌太穿越"也被驴友称之为“死亡线路”。

何谓鳌太?

鳌太,就是鳌山和太白山的简称,都是秦岭中部相对高的山峰。鳌山(也叫西太白),因为有一巨石酷似鳌头而得名。

太白山是秦岭中部最高的一段,是我国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一高峰,太白山的由来传说很多,什么太白金星,太白姑娘等等,比较可信的是山顶终年积雪,冰封不化,其它各处也是白雪皑皑,在阳光的照耀下银光四射,景致格外壮美,号称“太白积雪”六月天,被誉为长安八景之一。

我来这个世界上,为了看花开,水流,山川,四季轮回……经历有趣的事情遇见难忘的景色,只要眼里有光,和有光的人在一起,生命就透明充实。

晨起暮落,柴米油盐,日子机械的重复,背上行囊,走进山野,听,山风呼啸,雨打衣袂,羚牛呼吸,山泉叮咚;看,云雾飘飞,怪石奇峰,山花烂漫,碧空如洗;感,汗流浃背,筋疲力尽,深山秘境,千年石海。

7月4日第一天

复杂查了天气预报,我们6月29号从扎尕那出山,因为7月2号、3号鳌太下雨,我们出山后,在宝鸡和太白县闲逛,等雨停,走鳌太下雨会极其危险,敬畏自然。复杂有一年来到鳌太山脚下,由于下雨没有走成,到心心念念的鳌太,却无法接近,近在咫尺,确是天涯,这是他第二次来鳌太。

4日晴天,凌晨三点集合,两点就起床了,早餐是蛋挞和鸡蛋,冒着氤氲香气的咖啡。旅店老板告诉我们按钮的地方,让我们自己开旅馆的大门,她也是我们在山里没有信号时,如果遇到风险时的联系人,我们出山时,及时和她报了平安。

三点司机没来,司机的电话关机,复杂隔一段时间就打电话,石沉大海,焦急,气罐在司机车上,太早了无法去买气罐,只有等等等,困的滴了当啷,复杂他们的房间没有关门,细心的领队,甜伤和我上楼又美美的烀了一觉,天亮了司机终于来了,原来是他看手机,手机电消耗没了,睡着了手机自动关机,他没出事就好,否则行程得改变。

到塘口入山口,开始鸟么悄上山,穿过树木丛林,树枝茂密,树枝刮脸,脚底湿滑,还是拔高阶段,难走,跟走热带雨林一样,骏骏在前面开道,一上山就给了个下马威,甜伤走了几个小时后,累了,要下撤,不走了!

复杂劝说扔东西,减轻重量,把面片拆袋子倒掉,塑料袋领队留着带走,不污染环境,面包两个扔了,肠几个扔了……又要扔的食物我接过来背着,如愿喊都扔了吃啥,帮着背了食物,电解质水我们分着喝了,脉动复杂背着,甜伤的水瓶子骏骏背着。领队不放弃任何一个人,团结一致继续前进,甜伤就是走得有点快,拔高,累了,背包又很重,不想拖后腿,其实都累!后几天走石海,甜伤走的很快!(我们从塘口5:19出发,到盆景园13点,大概用的了8个小时。)

经过火烧坡,视野开阔,植被已经覆盖,绿油油的生机盎然,2010年因雷击松树引燃一场大火,周边的树木全部化为灰烬,所以叫火烧坡。

走进盆景园,四周小松树全部枯死。密密麻麻的布满整个山梁,10年前天气大旱,三年没下一滴雨,大松树根系发达躲过了那场干旱,小松树没有那么幸运,但虽死仍立,屹立不倒,犹如盆栽植物般小巧美丽。所以这个山梁叫盆景园(也有叫怪树林的)。

在盆景园(海拔3250米)扎营,苍干虬枝,雄浑峥嵘,姿态万千,挥洒恣意,似这里的守护者,站成一种浩浩荡荡的风景,每一株都有个性,每一株都让人惊讶,都想拍!

这里野花盛开,走进草甸,我开始慢慢的拍,各种没见过的高海拔野花,各个角度的拍,拍拍拍……人生初见,欣喜若狂,我为见你们一路跋山涉水,筋骨劳累,不为征服鳌山,只为遇见你们,温暖幸福。

7月5日第二天

清晨吃了热腾腾的汤达人方便面和三个鹌鹑蛋,拔营出发,鳌山第二天复杂接着帮甜伤背东西,两个充电宝和一袋食物,后几天甜伤都是自己背的。

不久经过一堆破石头,那是白起庙(海拔3288米),距今两千多年,滚滚风尘,千年沧桑,历史的风云,在这里,一挥手就是千年!白起一生战功卓著,为秦国一统大业立下不朽功勋,他同王翦、李牧、廉颇并称为战国四将,这个庙就是为纪念他而建。

到导航架(3475m),是鳌山的最高峰,是过去通讯不发达时用于飞机识别的标识。几个破木头支撑着悠长岁月,经受着风吹雨打,或许某一天它就消失倒塌,这是鳌山著名标志,导航架前拍照打卡,证明我们曾经把脚印留在这里。

药王庙(3361m),药王庙也有药王牌位,是石头垒起组成的一个约50公分见方的神龛,据说药王孙思邈曾在此隐居研修,李白、杜甫、韩愈、苏轼、于右任等历代名人曾多次由药王谷古道登临太白山时路过这里。

遇到一个支出的大石头,石头之下是万丈深渊,颤巍巍的爬上去,指点江山,挥杖悬崖,俯视众小,仰望苍穹……我们每个人都上去,摆各种POSS,拍过瘾了,继续徒步。

走麦秸岭,它像龙的脊背蜿蜒盘旋,这是鳌山的核心地区,在麦秸岭,需要耐力、耐心、细心,翻石头和石头较劲,石头漫山遍野,绵延很长,这玩意拉回家可以卖钱哈。我们横切,我和如愿拐过山角,看不到后面的骏骏,等骏骏跟上来,复杂在前面等我们,他说他肯定已经翻过山梁了,如愿不信大声喊骏骏、骏骏,没人答应,走过山侧面的石海,骏骏真在前面休息等我们呢,他直线拔高,登到山顶,然后下来。

在水窝子营地遇到一个独行的浙江驴友--漫步,他的伴先走了,还要翻几个山头,两人的习惯不同,起床时间不一样,还有其它的东西,走不到一起去,散了,一个人走鳌太,厉害!不建议,不鼓励一个人走,崴脚了或者其他意外,连个报信的人都没有。

打算露营地周围很多被草丛遮盖的小暗坑,坑底是流水,不愧叫水窝子,晚上起来很容易掉坑里,地势低,下雨也会积水,复杂说来回走的时候注意点,然后去别的地方勘察,最后决定扎帐篷在小山坡的顶端,风大,迎风飞舞吧!

复杂、甜伤和我,我三个一起吃,苏伯汤里放了虾皮子和笋、小饼、火腿,复杂说得吃肉,要不走不动,喝着热腾腾鲜美的汤,再吃上肉,美食。吃完饭,依然是在周围开启寻花拍花模式。这里的小树小花都很顽强,扎根在石头上,紧靠一点土壤生存,不容易。这里只听见水声响,不见水流淌,这是鳌山石头暗河的奇特景观。

我们扎营的地势高,发现如愿她们帐篷外有个男人溜达,她们在帐篷里,男人捡了个瓶子,走到离帐篷不远的大石头上,坐在那里不知道在干什么,记得看过别人的鳌太游记,晚上有人的背包鞋子什么的被偷,无法走完,就把登山杖,水袋,以前放在外帐的东西都拿到内账里头。后来男人走了,看到远处树林里有白烟气升起,还有砍木头的咔咔声,这是在做饭,那么他睡在石头洞里?

山坡顶风哗啦啦的吹着帐篷,听风入眠,有点怪异的动静就以为那个陌生的男人来了,在帐篷外走动,这一夜胆颤抖心惊,枕着惊恐。

▲骏骏坐地下,横版竖版都给拍,一个动作他得让你等半天才拍完,很认真。还有复杂两个摄影师给我拍照,还给设计动作,让把腿伸直。

7月6号

清晨一开始就是在石海拔升,山上遇到采药人,采贝母每克4元,一天100克左右,复杂在和他聊天,问我的火机好拿吗?他的不好拿,采药人要打火机,我心想好拿也不给,何况在背包里,已经在扎尕那给出去一个了,我得留着自保,外一走散,点火用。

复杂走了,我和采药人聊天,想看看贝母图片,采药人打开手机,开机慢,怕赶不上队友,不想看了,一会居然打开,照片上一排带着花的整颗贝母,看不清花的样子,黄花带着叶子和白色的鳞茎球根,羡慕采药人的收入,我们念叨着贝母,如愿念叨着小黄花、小黄花,看见小黄花就问是不是贝母,我看见手机上蔫吧的黄花,知道不是,后来在石头边,遇到了贝母,如愿用登山杖挖,想看看白色球根,我帮着用手慢慢的挖,球根应该在石头缝里,挖断了,没看见球根,遗憾。

到达鳌山、太白遇难山友纪念碑,牌子插在石头堆上,后面写着‘山无棱 与天阙’,孤独落寞,肃穆,脱帽默哀,在艰险的寻觅之路上倒下了一些追梦者,但后来者依然络绎不绝、接踵而来。人为了实现心目中的那份追求,那份自由,那份旷野的魅力,往往会不顾及一切困难,迎难而上,离开纪念碑,走着走着想哭。

在飞机梁上,雾起,不用拍延时,就能看到雾随着风,慢慢的飘动,淡淡的雾气给黛色青山蒙上一层轻纱,山变得更旖旎妩媚,神秘兮兮,近处的雾被风吹得疾走,山雾缭绕,缥缈飞动,山风是放牧着,云随着它舞动,风吹云走,大气壮观。厚重的云整块移动,气势磅礴,我们停下俩看云走云飞,置身云雾中,震撼大自然的壮观景象。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