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圣的路《优胜美地》 - 陕西 - 8264户外手机版

  陕西

走过玉龙雪山和虎跳峡

今天天气非常好,晴空万里中远远就能望见隐在云雾之中玉龙雪山。

虽然玉龙雪山半遮半掩,没有展现它的全貌,但大家伙儿还是表现出了初见雪山后的那种亢奋心情。

车队沿着金沙江岸的滇藏线西行,右侧是海拔5596米的云南第二高峰玉龙雪山,巍峨的雪山在云雾缭绕中偶尔露出终年积雪的峰顶,青色的山腰上飘着一道淡淡的白云,宛如一条洁白揉软的哈达呈现给走过这里的人们。

围观欣赏美景
我扒着车窗上,望着峡谷里滚滚奔腾的金沙江,不知该欣喜,还是该悲哀。此时我的情绪已经低落到了极点,我好像听到了金沙江悲怆的呼喊。黄昏中,幽长的峡谷掠过一阵凄凉的风,草木山林发出了阵阵幽怨的声音。

我默默地在心里祈祷虎跳峡世代依然,壮观依旧。

在丽江居住过十七年的美国人类学家洛克先生曾经在他的《古纳西王国》一书中说过:“在虎跳峡绝壁上的古驿道上行走,不但人为之心惊,骡马也为之胆寒。”不要说当年他们徒步行走那条狭窄的危路,即就是今天我们乘车驶过虎跳峡环东公路,心里也会捏着一把汗,并不停地叮咛司机开慢点,注意安全。

下午七点我们颠簸出虎跳峡,来到了下虎跳的大具渡口。此时夕阳的光辉正缓缓地从峡谷高处淡出,迷茫空濛的峡谷里,只剩下金沙江奔流的声音。

听李公子说再过两年就看不到虎跳峡的壮观了,问为什么?他说因为政府决定要在金沙江上游建设六座水电站。

大伙儿都默不做声地注视着峡谷里奔腾激荡的江水和两岸通天入地,斧劈刀削的雪山绝壁。仰首万仞千山,俯视千里江流,在一片赞叹声中,我们来到了上虎跳。

虎跳峡全长约18公里,从南往北,依次是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峡谷中有大小十九个险滩,集中了深、险、奇、绝为一体。从东环路向下看去,往往让人头晕目眩。

在峡谷对面的崖壁上有一条人工开凿的马帮小路,小道高悬于崖壁之上,距离咆哮的江面有近百米垂直高,并且毫无遮拦。据说胆大艺高的马帮们行走在这条悬崖上的小道时,都要预先派人去大具那边的出口挡住上来的马帮,同时还要给单行的骡马蒙上一边眼睛。

我们向右拐上东环线不远,一根横杆挡住了去路。一个年轻人握着一沓票据走过来说要收费,他说从这里开始就正式进入了虎跳峡景区,一个人须交50元才能通过。

进了景区的这条公路叫“东环路”,一直可以通到中甸。我们的车队沿着浩荡的金沙江一路向北,来到了虎跳峡入口。此时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景色令大家震撼不已,只见先前笼罩在玉龙雪山上的云雾早已不见了踪影,巍峨的十三太子峰直刺蓝天,峡谷里宽阔平缓、幽静深长的金沙江倒影着玉龙雪山的雄壮身影。

我仰头凝视着此行拜谒的第一座极高雪山,在内心深处真诚地表达着我对雪山的敬畏与崇拜。

顺着东环路我们拐过了第一座山嘴,就看见在深切的峡谷中激流奔腾、惊涛骇浪的虎跳峡。峡谷的东侧是海拔5596米的玉龙雪山,西侧是海拔5396米的哈巴雪山,两座雄壮的雪山夹持着一江激流,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万仞绝壁一线天”绝佳景致。

当我们站在平坦而广阔山顶上,望着被厚厚积雪覆盖,四周是茂密原始森林的牦牛坪。在一片白雪皑皑和雾气霭岚的混沌中,心情也和今天一样兴奋不已。那天我们虽然也只能隐隐约约看见玉龙雪山的主峰,但初识横断山脉雪峰的壮美感觉还是令人震撼,让人难忘,我们象是身处仙境一般沉醉其中。

有一位散文家是这样描写玉龙雪山的美:“这不是人间之美,而是出自自然的纯洁,只有在理想中或是天堂中才有的的美。”

下午五点四十分我们路过虎跳镇桥头,记得2002年路过桥头镇(虎跳镇)去中甸,在桥头品尝了两元一碗的鸡豆凉粉。一口气吃了两碗,酸麻辣凉筋,非常可口。2003年从四川乡城过来路过桥头,又在她家吃了鸡豆凉粉。本想今天路过再去品尝一次,可惜我们的车不走桥头,我也只好无奈地咽口唾沫。

司机见我们如此欣喜若狂的膜拜着雪山,就说这是神山赐给我们的吉祥,并一定会保佑我们一路顺利平安。

路过拉什海时司机对我们说:“你们信不信,这里的美丽一定会让你们没有想家的感觉。”大伙齐声说“信”。

远处幽静清亮的拉什海背衬着高洁耸立的玉龙雪山,显得非常美丽。不知是谁高喊一声:“这绝对是中国的优胜美地。”

眼前的美景,不禁让我想起了2002年春节第一次自驾车来到玉龙雪山的情形。那天我们逆黑水河而上,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玉龙雪山,不知疲倦地徒步爬到海拔3800米的牦牛坪。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