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山水人文徒步之旅:涂山寻禹迹,相山揽胜境 - 江苏 - 8264户外手机版

  江苏

“日月催人鬓欲蓬,一年容易又秋风。”时令已过立秋,标志着秋季的正式开始,今天到皖北的蚌埠淮北徒步旅行。以前常去安徽的皖南山区和丘陵地带徒步旅行,还没到过淮河以北的安徽,这次到淮北有些新鲜感。

安徽省地形呈现明显的南北分异,自北向南可分为三大地理单元,形成阶梯式过渡的立体地貌格局,安徽省的地理格局确实呈现出鲜明的"三分天下"特点。从地理上看安徽地处中国东部,长江、淮河横贯其中,天然地将全省分为皖北(淮河以北)、皖中(江淮之间)、皖南(长江以南)三大区域。安徽这种地理格局使得安徽成为三种文化既、中原文化、江淮文化、吴越文化(江南文化)的交汇点。皖北受中原文化影响深,民风更显豪放、质朴。

随图重游涂山禹王宫
围观欣赏美景
走在相山顶上走在雨雾里能见度也就几十米,从一个山头起到另一个山头什么也看不到。其实经常徒步早就适应了在外遇到的各种天气,保持愉快乐观的心情比什么都是重要。相山来过,风景没有看到,“天空没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就是今天我在相山心情的写照。以后基本是不会再来相山了,但这样的情景感觉还是温暖的。

山下的显通寺游人不多,对于寺庙我没有特别兴趣,我只在外边看了看。我觉得有些寺庙的氛围不像是一个宗教场所,说不上的味道,不去也就不去了。全天活动是结束在驴友们聚餐的欢乐时光里,来淮北吃一餐羊肉是应景的。

明天去野穿皇藏峪,但愿天气不要太坏。

相山国家森林公园是淮北从“煤城”转型“绿金”的象征,适合徒步、文化探索与生态教育。如需深度游览,可结合季节活动规划行程。登上相山公园的两座高峰是今天的科目二,公园的道路全是石台阶,上山时下起了下雨,虽然带着雨具放在包里都是没有拿出来,因为这时雨水和汗水已经结伴在一起了。夏天的雨或者说三伏的雨是自带喜感,就让它下吧。

中午离开蚌埠到相距150公里远的淮北市相山国家森林公园,徒步活动总是与山打交道。淮北的山不多且不高,下午徒步的相山和涂山海拔仅350多米。淮北相山是安徽省淮北市的核心自然与文化地标,集自然景观、历史人文和城市休闲功能于一体,被誉为淮北的“母亲山”。

今天走进的禹王宫是20世纪90年代,周边村民集资修建的一座规模不大门票5元的建筑群。应当说这里的核心价值不在于建筑本身,在于承载了四千余年的大禹治水传说和历代文人的精神寄托。

徒步涂山的最高峰是禹王宫,俗称禹王庙,又称涂山祠,是一处道教场所。史载“汉高祖过涂山,前立禹庙,以镇涂山。禹王宫始建于西汉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原址迄令有2200余年历史。这些是传说也是故事,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禹王庙原先规模较小,明代两次扩建;晚清和民国年间多次修缮。

蚌埠作为"火车拉来的城市"。以平原为主,淮河横贯市区,北部为淮北平原,南部为江淮丘陵余脉。主要支流:涡河、浍河、芡河等,湖泊包括沱湖、天井湖等。爬山的辛劳来源于天气的太闷,眼看要下雨。保持一颗平常心,任大雨悬在头上随时可能到来是也就静候其便了,站在涂山顶上带着点成就感遥望蚌埠全景心情很愉快。蚌埠是安徽省重要的地级市,位于中国东部、淮河中游,地处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上。

参与徒步活动并不是单纯的锻炼身体,而是认识自我的一次探索与超越,正如登山家马洛里所说:“重要的不是征服山巅,而是山在我们体内唤醒的东西。”淮河在蚌埠段的走向呈东西流向,涂山主峰(海拔338.7米)紧邻淮河北岸,与南岸的荆山隔河相对,形成“荆山—涂山”夹淮的地理格局。(上图)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