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丹巴去——2025暑假川西甘南行随笔(三) - 广东 - 8264户外手机版

到丹巴去
塔公草原撤营的时候,八名队友中有七名都说昨晚上睡不着。特别是卫政,也许是太难受,嘟囔了一句:这次露营场地靓到“无得弹”,可那是拿命换来的。
我知道,那是高反惹的祸。绝大部队友都这样,今天的行程得调整了。原本今天想带大家到鱼子西垭口去看看贡嘎雪山,再到菇弄村去露营,考虑到鱼子西垭口海拔4200米,而菇弄村也达到3600米左右,这样子大家肯定受不了。
怎么调整呢?有些伤脑筋。回新都桥镇休整一晚?得走一段回头路不说,新都桥镇海拔也在3400左右,大家的高反不一定能消除。回康定市休整?海拔是低一些(2600左右),可得走好长一段回头路,还得又爬一回折多山,这样一来一回得耽误两天时间。
思来想去,最后决定不走回头路,按行程调“快进键”,今天不去鱼子西,今晚也不到菇弄村露营,中午到塔公镇吃个午饭,下午到菇弄村看看就直接到丹巴去,丹巴藏寨海拔都在二千多,到那里去休整。





雅拉雪山
雅拉雪山是此行见到的第二座雪山。
塔公草原露营,只远远看到它的主峰。第二天拔营往塔公镇方向去,看到的雅拉雪山越来越多,越来越近。在塔公镇附近吃午饭,看到的雅拉雪山仿佛一下子高大起来,形态也非常俊朗。
及到菇弄村,在村旁河边的草甸又一次看到雅拉雪山,与塔公镇看到的几乎是同一个角度,只是位置稍高一些,看到的山体、峰尖更多一些,也显得更巍峨一些。河道边停满了车子,草甸上满是露营休闲的人。在这里扎营,听着流水声,看着雅拉雪山,本是件非常惬意的事情,可今天,因为高反,我们遗憾地错过了。
车子继续往丹巴方向走,很长一段时间,雅拉雪山没有离开视线,或在前面,或在右边,或在后视镜里,看到的山体或多或少,形状也不一。走过一段两边都是油菜花地的乡村,再翻过一座山,路边有雅拉雪山观景台,在这里,看到的雅拉雪山又是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形状。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今天,我们的路途是属于雅拉雪山的,它以各种各样的姿态让我们看了够。




甲居藏寨
丹巴有两个很有名的藏寨,一个叫甲居,一个叫中路。2018年第一次进藏,曾到过一个藏寨,当时是跟团,没有做记录,忘了名字。到网上一番了解,决定去甲居藏寨。两个原因,一是名字,甲居有第一居住地的意思,网上了解,甲居藏寨是中国十大最美乡村排名第一;二是甲居藏寨收门票,而中路藏寨没有,收门票说明风景肯定要美一些。
到了,凭印象,甲居藏寨正是2018年首次进藏到过的藏寨。的确很美,不单所处的环境美,村子也打造的美。地处崇山峻岭的半山腰,山下是峡谷河道,山上奇峰林立,河对面又是峭壁高山。寨里都是很具特色的藏族民居,一般都是两三层小楼,都有小院,都有观景平台,由于山体较陡,这些特色民居几乎没有遮挡,错落林立,绿树掩映,从远处看,蔚为壮观。
从近处看藏寨,也很美。第二天早上,太阳还没有爬上对面山头,我与几个队友就相约到村里闲逛。村道弯曲且坡度大,蜿蜒迂回,连接着每一处独家独栋的藏式民居。村道整洁,每一个院子也收拾得整洁,院里院外都栽有果树、花树、蔬菜,或瓜果累累,或鲜花满院,正值朝阳初升,阳光明媚,行走其中,恍如走在世外桃源。
村里最多最高大的果树是梨树,几乎家家院落里都有,树道旁也很多,时值盛夏,树上已挂了果子,只是还小,还没有成熟。但可以想象,如果在春季,这寨子里的梨花盛开,该是一幅多美的画卷。记得2018年第一次来,就是在春天,正是梨花开放的时候,尽管来去匆匆,那一树树梨花白印象深刻。
这一次来,虽然没有看到梨花白,但这次时间多一些,村里逛了圈,看到了藏寨平常日子别样的美。




浮生客栈
浮生客栈是甲居藏寨入住民宿的名字。是景区售票处一个男工作人员介绍入住的,两百块钱的标双房,包早晚两餐,门票减半。
见过民宿包早餐的,还没见过连晚餐也包的,且房价也不高。思想着这晚餐就是应付一下子得了,没想到菜一上竟让我们大跌眼镜,一大锅野生菌鸡汤,还有腊肉、腊肠、瓜、菜等好几碟菜,估算一下,在饭店吃,这一桌饭菜少说也得四五百块钱,占房价一半还多了(我们四间房一共才八百块钱),还不包括明早的早餐呢。
客栈老板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过来问我们吃得惯不惯,还向我们介绍甲居藏寨的一些情况,思路清晰,口才很好。后来才知道他当过二十多年的导游,是金牌导游,他还说,前些年有大领导过来藏寨视察还是由他陪同介绍的呢,怪不得了。聊开了,老板还问我们行程,听说我们要去甘南,特别向我们推荐阿尼玛聊雪山,说那是藏地四大神山之一,一定要去看看,可震撼了。还向我们推荐理小路,从小金到理县,走理小路可以一路饱览四姑娘山而无需进景区……哎,这可真是遇上贵人了,这民宿住得太值了。
其实这民宿本身也真不错,有小院,有天台,整洁且点缀了些花草,感觉养眼又舒服。特别楼上错落的两个大天台,视野开宽,几乎可全览藏寨风光。当晚正逢农历六月十五,在天台上泡壶茶,茶聊赏月,很是惬意。
第二天的早餐也不错。吃早餐时,老板娘在场,也很健谈,说丹巴今年夏季生意惨淡,主要是抖音小视频惹的祸,一个山体滑坡的小视频就把客人都拒在山外了,那些刻意传播的人真没良心。听说我们因为这些视频取消了莫斯卡村的行程,很是惋惜,极力推荐我们去,说莫斯卡是四川唯一一个省级自然保护村,风景很独特,很值得去,塌方的山体已清理完毕,不影响通车了。说到这份上了,还有什么好顾忌呢。于是临时又调整行程,吃完早餐,决定到莫斯卡村去。




莫斯卡村
导航显示,到莫斯卡村,80公里距离,竟得耗时三个半小时,平均车速只能走二十多公里,可见道路是难走的。
竟然决定去了,就只管出发。上午十点离开甲居藏寨,直到下午二点半才到达,足足比导航预计时间多出一个小时。多出一个小时,并不是因为塞车,也不是因为什么山体滑坡、塌方等自然灾害(尽管路上有多处滑坡痕迹,但都已经及时清理了),只因为路上风景太美,时不时得停车拍照,欣赏风景。
路上一个叫大桑的藏寨,山青水秀,风景优美,就在路边,忍不住就踩了塞车。一个叫三道桥的国家级传统村落,一株十个人也抱不过来的大柳树就在路边,边上一个停车点,怎么都得停车欣赏一番吧。当然,停车最频繁的,是经过大峡谷的那一段,松林,怪石,奇树层出不穷,而溪流时而平缓,时而如万马奔腾,震人心魄,几乎每走几分钟,就忍不住停上一回,后来觉得这样下去傍晚也到不了目的地,才不得不减少停车次数。
反而到目的地莫斯卡村,只停留了大概半小时。停留时间短,不是因为风景不美(莫斯卡村海拔3800,草甸与松林交错,有北疆阿勒泰的味道,视觉效果非常震撼),而是因为下雨了。刚到达,天色就灰沉沉的,我们到村里走一走,淅淅沥沥的就下起小雨来。原本有计划在此露营的,见这样的天气,且天色有越来越阴沉的趋势,怕有大雨,担心回程道路有山体滑坡风险,果断决定立即离开。
离开路上,有队友说,莫斯卡村最美的风景还在山顶的草原上,村子上去还有几里土路,我们错过了。错过就错过了呗,也没有什么好遗憾的,有这一路上的风景,就够了,出来游玩,毕竟安全才是第一位的。




中路藏寨
没有在莫斯卡村露营,出来了就得还在丹巴住一晚,到哪住?不想住县城。于是,临时决定到中路藏寨。
中路藏寨与甲居藏寨齐名,但没有收费。寨子感觉比甲居大,民居分布也要散一些。相同的是,都处于大山的半山腰,村子下都有大峡谷,对面也是一座峭壁高山,环境险峻又优美。
入住的客栈不是传统的藏式院落,房间宽大且有落地玻璃墙,拉开墙帘,玻璃墙外就是一幅大风景。这样的景观大房,换在以前总得四五百元一间,可我们入住,200块钱还包早餐,旅游业的不景气可见一斑。晚上,在酒店大阳台上喝茶聊天,一轮圆月从面前高高的山顶探出头来,很有意境,让人想起歌曲《东山顶上》:在那东山顶上,升起白白的月亮……
中路藏寨山上有个全景观景台,位置特别好,视野特别开阔,立于台上,可揽藏寨全景。台边盛开着各种颜色的野花,以野花做前景拍下的藏寨风景,别具一种韵味。中路藏寨还有一样特色是雕楼林立。据有关资料,中路藏寨共有雕楼88座,与周围墨尔多神山、大渡河峡谷共同构成“天人合一”的文化生态样本。??许多人选择来中路寨,就是奔着这“天人合一”的文化生态来的。
第二天上午十点,离开中路藏寨。离开中路藏寨,就要跟丹巴说再见了,三天两晚的邂逅,不但看到了好风景,还让队友彻底地摆脱了高反。下一程,重新回到元气满满的状态,走理小路,看四姑娘山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