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火车,一直载着我的梦 - 江苏 - 8264户外手机版
今天乘k1102次绿皮车去南太行户外徒步,南京出发12小时卧铺明天早上7:08到达安阳。这些年参加户外徒步活动我乘坐绿皮车的次数多了起来,走四方,路迢迢水长长,迷迷茫茫一村又一庄。到外地1000公里以上的距离常常首选绿皮车卧铺出行,夕发朝至,到达目的地的时间一般是早上,对于节约时间和出行的舒适度都算是我赢了两次。不是飞机坐不起,而是绿皮车更有性价比。乘飞机旅行省略了旅行的过程,直奔主题而去只留下了结果,虽然节约了时间但也节约了情感,对于旅行来说是有损失的。


对我来说近几年乘坐绿皮似乎尝到了甜头,绿皮车虽速度慢但是正好睡觉,这个慢就不算是缺点了。躺在绿皮车的卧铺,好像生活在此按下了减速键,其实生活并不需要一味的追求快,速度不是唯一目的。


我喜欢乘坐绿皮车还带有点怀旧的情节,那时的一张火车票打开了眼界,认识到时了外面的世界。当时一趟40多个小时的车程下来还结识了新的朋友,那火车上的故事还在我的记忆里,绿皮火车一直载着我的梦,我的旅行梦、周游梦。时代车轮滚滚向前,但那些温馨的故事是抺不去的记忆,也许哪一天绿皮车变成了别的样子,这难说。
80年代的绿皮车是很难买到卧铺票,好像黄牛这个行当就是那个年代的地下工作者,记得春晚有个小品就是买火车票。再后来动车高铁飞机以快速高效舒适走进是人们的生活,动车高铁飞机是长途旅行的自选项,感觉慢慢地遗忘了绿皮车了。


现在的绿皮车也不是从前样子了,全封闭车厢干净舒适,休闲旅行选择绿皮车还是不错的,如今的高家庄,不是从前了!

现在乘坐绿皮车除环境好,但车内的气氛与80年代相比完全不同了。没有了广播的车厢很安静,每人手机在握,车厢这个封闭的空间人与人也不聊天了,过去是火车朝着韶山跑,车厢里面真热闹。过去是一到饭点推小车卖盒饭基本人手一盒(列车上不用粮票是一个大大福利),现在不用小车送饭了,各人有办法自行解决。

上世纪80年代的特快列车也不及现在的k字头绿皮车快。夏天,开着车窗奔跑车厢内灰尘就不能讲究了,停站时为缓解车内的闷热,车厢顶上的摇头风扇才转动,其实最大的作用是心里安慰;冬天车窗关闭车厢里尽是浓浓的烟味,那是旱烟香烟的大合唱,小孩乘在车厢里是在受罪。当年乘坐火车只是为了赶路,和现在的动车比没有一点享受的欢愉。


那段青葱岁月里,"哐当——哐当——"的绿皮火车载着我的旅行梦,在铁轨上徐徐前行。那个年代乘飞机属于是够不着的奢侈品,买票要凭县团级证明,而且票价高傲到月工资都打不住,出行乘绿皮车合情也合理。跟长途客车相比绿皮车就是享受了,当然那时也只有绿皮车。那时还是蒸气机车头牵引着绿皮车,绿皮车分三个级别:车速慢停站多的是慢车;速度居中是直快和速度最快的特快列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