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着单车逛绍兴 - 山东 - 8264户外手机版

  山东

  绍兴市,古称会稽,浙江省辖地级市,II型大城市,位于浙江省中北部,杭州湾南岸,东连宁波市,南临台州市、金华市,西接杭州市,北隔钱塘江与嘉兴市相望,总面积8274.79平方千米。

  绍兴市地形兼具平原、丘陵、山地,地势南高北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绍兴市境域从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小黄山文化开始已有约9000年历史。越国古都建于公元前490年,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南宋高宗赵构取“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之意,得名绍兴。1983年7月,撤销绍兴地区,改设省辖绍兴市。

  绍兴市是长江三角洲中心区城市,杭州都市圈副中心城市,传统产业以纺织、化工、金属加工为支撑,黄酒、珍珠两大历史经典产业为特色,高端装备、现代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四大新兴产业为引领。

围观欣赏美景
  下午乘地铁返回杭州,一顿正宗的杭帮菜,加一杯小酒,给一天的行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如今,青藤书屋已成为绍兴古城的新名片和新地标,涵盖了游览、研学、餐饮、休憩等多种功能,成为游客了解徐渭及其时代文化的重要窗口。



  徐渭故居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的前、后观巷,核心景点是青藤书屋。青藤书屋是徐渭的出生地和读书处,他在这里度过了长达20余年的生活和学习时光。

  青藤书屋不仅是一个历史遗迹,更是一个充满江南园林特色的文化地标。它坐北朝南,布局精巧,庭院内天竹挺立,蕉榈遮阴,修竹婆娑,构成了一幅绝佳的静谧彩墨画。书屋内设有徐渭的画像和陈列室,展示着他的书法、绘画、诗文等作品。

  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青藤老人,是明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戏曲家和军事家。他的作品在书法、绘画、诗文、戏曲等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被誉为“明代三才子”之一。尽管他的生活并不顺遂,屡次乡试不中,晚年生活贫困潦倒,但他的才华和作品仍然被后人所敬仰和怀念。

  基本陈列“越地春秋——绍兴历史文化”,以绍兴历史文化地理为地域范围,以绍兴历史发展为脉络,以绍兴重要历史时期为节点,分“先越、越国、会稽郡、越州、绍兴府、近代绍兴”六个部分,系统展示了绍兴从旧石器时代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文化。陈列共展出文物和标本一千余件(组),辅以大量文献、图片资料和场景、多媒体解读,展现源远流长的越地文明和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绍兴精神,是一部立体式的绍兴通史。



  绍兴博物馆,以园林式博物馆为设计理念,前馆后院的布局,馆舍部分的中轴是广场和主展馆,东侧是辅助展馆和多功能厅,西侧是办公楼和文物公司均为钢混接管的二层式现代建筑,主展馆平面呈两个错落交替的正方形,四坡面屋顶中间开天窗采光,稻黄色砖墙与孔雀绿琉璃瓦相互映衬,尤县庄重瞩目;园林部分有亭台桥廊,假山荷塘,秀木芳卉,环境幽雅,可供休闲。

  绍兴博物馆馆的建筑方案由唐玉恩大师设计,采用绍兴传统建筑中的院落式布局,展馆区、文物库房区、办公区、影院与报告厅等四大功能区域分别以内园间隔。主展馆为青铜四坡屋面,取绍兴出土文物中的伎乐铜屋造型,其它均为绿色植被平顶,外墙饰绍兴东湖青石,整体建筑既依托越王城的历史文化背景,显示质朴、务实的地方文化元素,又融合府山优美的生态自然环境,体现崇尚自然、保护生态的国际理念。

广场中间竖立高12.8米、重8吨的一柄青铜剑抽象雕塑,剑身正面镶嵌280字的《绍兴名城记》,雕塑下面是一条纵向长40米的青铜“薪道”并铸刻着从“周敬王三十年(公元前490年)勾践命范蠡筑城”至“1983年7月27日国务院批准绍兴撤地建市”的25件绍兴历史纪要,整组雕塑寓意胆剑、卧薪,奋发图强。

中午两碗特色面解决午餐

  绍兴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偏门直街75号,占地面积6053平方米,建筑总面积9533平方米,是绍兴市文物管理局直属的地区性综合类博物馆。

绍兴博物馆创建于1992年,初建馆舍在绍兴市越城区延安路481号,2010年7月,迁址越王城历史文化保护区内。1993年4月3日首次开放,绍兴博物馆馆藏文物1.83余万件(组),以新石器时代的石钺,商周至春秋战国的印纹陶、原始瓷、越王剑,汉代至唐代的越窑青釉瓷、会稽铜镜,明清时期的书画作品最具特色。

绍兴博物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基地、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