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秋行记:远离城市的秘境之旅 - 河南 - 8264户外手机版

  河南

太行秋行记:远离城市的秘境之旅

周日刚在大巴上说过,以后再也不出来爬山了。



周一一大早就开始问,这周日去哪里?你这是真的长心了么?咦*1000……

2025年8月24日,周日,郑州高新区尚在睡梦中便被细雨唤醒。五时许,微信群里便炸开了锅:"下雨还去不去啊?""活动取消了吧?"我蜷在被窝里,望着窗外朦胧的雨帘,心里也打起了鼓。直到群主那句"辉县那边上午八点雨就停了"的消息传来,才定下心来。

依次在郑州高新区各个上车点,接上我们队员,两辆大巴车像两只黑色的甲虫,载着我们这群"暴走族"驶向太行山。这次大车走得有点慢,中途竟下班了,最后是万仙山的大巴车前来救援下,我们才继续前行罗姐寨。于是,我们自然而然地分成了两队——这倒好,同样的风景,不同的视角,倒也新鲜。

先行的一队由门萨当前锋,板蓝根负责收队。门萨吐槽:"可遭罪了,还没走两公里,浑身都湿透了,分不清是汗是雨。"我仿佛能看到他那顶被雨水压得低垂的帽子,和那双灌满水的登山鞋。板蓝根作为收队,既要照顾掉队的队友,又要与领队宋力保持联系,协调车辆问题,忙得不可开交。后来听说差一点就要集体"退A"回家,我不禁唏嘘——这大概就是户外人的常态,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结果是好的,挺好。

下山的路被山泉水冲刷得泥泞湿滑,不少队友的鞋子都遭了殃。但看着初来乍到的新驴们——甚至还有带着孩子的家庭——在我们的帮助下安然无恙地抵达山脚,默默地给他们点个赞,都是好样儿的。

回程的大巴上,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着这一天的经历。有人说第一次爬山没想到这么难,有人说没想到会这么开心。是啊,谁没有第一次呢?第一次总是伴随着意想不到的困难,但也藏着最珍贵的收获。

感谢领队的指引,感谢老驴的帮助,更感谢每一位坚持走完全程的队友。在太行山的秋色里,我们不仅用双脚丈量了大地,更用心灵感受了坚持的力量。或许,这就是户外运动最动人的地方——在困难中成长,在同行中温暖,在自然中找到不一样的自己。



我也有第一次,还可多,都写在文章最下面了。


我们后队出发时,山林间还笼罩着一层薄雾,能见度不过二十米。湿漉漉的空气里,连呼吸都带着水汽的味道。小白、宋力和"防水人"走在前面,晨风负责收队,雪狐则举着相机捕捉每一个瞬间。脚下的路泥泞不堪,但路边石头上清晰的箭头和山路上密布的脚印,给了我们莫大的安全感,不用担心把自己给弄丢了。

"看,柏树!"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果然,当我们看见第一棵柏树后,就判定已经走完了一半的路程。转过一道岗坡,慢拔路段结束,路突然变得好走起来。大家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有说有笑的声音在山谷间回荡,还有人放起了音乐。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走过了最艰难的路段,剩下的都是坦途。

中午时分,农家乐的烟火气终于出现在视野里。小琴家的饭菜香飘四里,大锅烩菜的热气在雾气中氤氲,与远处的山岚融为一体。板蓝根说,我们与小琴家有着十几年的渊源,每次来都像走亲戚一样,这次因为我们的到来,还特地给我们准备了山楂汤、山椒酱、柿子醋、干豆荚。我捧着热腾腾的米饭,听着队友们讲述往昔的故事,忽然觉得,这顿饭格外香甜。



饭后,我们选择了一条新的下山路线。山花烂漫,驴友们走走停停,不时举起相机,拍照留念,山脊都淹没在云雾中,我们只能靠着轨迹慢慢摸索,倒有种行走在武功山的感觉。站在山脊上,俯瞰脚下的云海,所有的疲惫都化作了眼前的美景。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