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我的朋友小熊 - 户外大厅 - 8264户外手机版

  户外大厅
收拾装备的时候,翻出了第一次爬传统的手套,已经破的不成样子,但不知道为什么,我并没有丢。

这双手套是小熊给的,除了好朋友以外,他算是我传统攀的教练。第一次去到黎明,经蜗牛推荐加了他微信之后,他便邀请我们去他在黎明的家里喝鸡汤。我俩有点不好意思,但在那个寂寥的村子里无人相识,还是开车到了他的住处。房间不大,但五脏俱全,寒暄几句之后,三个人就坐在瑜伽垫上默默喝着鸡汤,略微尴尬。已经不记得当时聊了些什么,但脑海里只剩下了一句话:怎么会有活得如此纯粹的climber!

真的到了岩场上之后,又会生出新的感慨:怎么会有爬的如此轻松又大胆的climber!传攀和运动攀很是不同,每次给他打保护看着他一路freesolo爬上去只挂个顶的时候,都会自我疑问一下手里的绳子有什么用,仿佛保了个寂寞。他在攀爬上很是谨慎认真,好多时候我甚至会觉得有些苛刻,“八字结是有正反的”“ATC和手套都要随身带着才行”“这种线路你就是要双绳下降”……好多曾经不太理解的点如今已经内化成了自己的习惯。那段时间身边的小伙伴都在先锋月亮的尖叫,已经在黎明爬了一周的我也蠢蠢欲动起来,“我现在能不能开始先锋了呀,我想先锋月亮的尖叫”,他想了一下:“你最好能有连续半个月的有效攀爬之后再尝试先锋,你这次待的时间不够,不能先锋。”其实我不知道为什么,但是他说不能,那就不先锋。爬“灵魂觉醒”结组时,从出发到结束他一路在催我俩,黎明的岩场接近性都不太好,路上免不了聊天解闷,但他却让我们“少说话”,我们反问“为什么”,得到的回答却是“你要说的每一句话都有用,传递有效信息,你们现在讲的都是废话”,那时抱着玩乐心态的我俩并不能理解,甚至觉得他有点不近人情,如今却是懂了,他一直在用登山的标准要求自己。所以在听到“他出事了”的消息时才会更加觉得不真实,那是个多么严谨的人呀,怎么会……

和他攀爬上谨慎认真超级反差的一点是:他动不动就让我们给他介绍对象……八卦心爆棚的我询问他在昆明和一个老师相亲默默喝咖啡就没有然后了的故事,一番嘲笑之后便问他究竟想找个什么样子的对象。总之是真的没想到,这么一个自由纯粹的climber,择偶标准竟然如此保守,理想型竟然是小家碧玉且安稳顾家的乖乖女,甚至不太想要和自己一样到处登山攀岩的另一半。我和小美都是90后新时代女性,于是听罢便跟他讲各种道理,“你要是这种择偶标准根本找不到对象的,人家姑娘图你什么呀,图你不回家吗?除非你非常非常有钱还有点可能~”一番“批斗”,他也只是笑笑,依然坚持自己能够找到自己的理想型。择偶观“保守”但是追姑娘的时候却很“露骨”,莫名旁观了下他追姑娘的过程,像孔雀开屏一般直接主动,但说的话都带着一股油腻,各种土味情话接踵而出:“今天好冷呀”“我的胸膛很温暖,你要不要暖暖”……和他攀爬时言简意赅的状态截然相反,说着土味情话的他莫名好笑,每次他冷不丁冒出一句的时候我都要嘲笑一番,他依然是那句“快给我介绍个女朋友”……

半个月的连续攀爬让我感受到了传攀的魅力,计划买双新的传攀鞋,他却说“不要买新鞋,在闲鱼淘双二手的就够了,我这些鞋都是二手的”。从那个时候他就说帮我留意二手传攀鞋了,两年后的现在还是没买到,微信聊天界面里还存着上个月说又买了一批二手传攀鞋的记录。他很多东西都是二手的,甚至还给我分享花了10块钱买了一条攀岩裤穿了很多年的故事,在我的吃惊之下还给我分享自己加了一个二手物品群经常可以淘到很多有用的二手物品的消息。我成长的年代物质已然极大丰富,身边同龄人的问题都是做不到断舍离,在物质过剩的城市生活待久了,他的生活方式让我耳目一新。在他的影响下,我也决定先看看能不能买双二手传攀鞋。休息日去石鼓爬运动攀,他穿着一双100块的那种巨滑的“假攀岩鞋”攀爬,一本正经的跟我们说“这种假攀岩鞋就是要用来爬简单线连脚法”,然后在一条11的线路上冲坠无数次之后换了自己的“真攀岩鞋”……快要离开的时候我在纠结两趟列车的时间,他看了一眼直接说“买那个便宜的”,“5块钱差价还不足以成为我的优先考量……”最近我还听到了一个新的八卦:本来一个对他还蛮有好感的姑娘,结果约攀岩说好给她带奶茶结果只带了半杯过去,然后姑娘好感败光了……虽然我也不能理解,但是以他节俭不浪费的理念下确实做得出来,本来打算秋天黎明爬线的时候告诉他“因为节俭痛失一个择偶机会”的八卦好好嘲笑一番,如今我也没有看他“懊悔”的机会了。


小熊贼能喝酒,在黎明、昆明、石鼓爬墙常常看他大口喝酒,甚至会专门带着高脚杯在时光饭馆里一起喝红酒,仪式感满满。熟悉之后,西北汉子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广交朋友的典型性格在他身上淋漓尽致,但他确实没那么爱说话。”争论没有意义,大家都在努力证明自己是正确的,这种争论有什么意义呢?“他喜欢开车的时候刷搞笑视频,不是我爱看的那种猫猫狗狗的搞笑视频,更多的是快手那种美女跳舞讲俏皮话的搞笑视频,我时常调侃他这一“俗气”爱好。他还上过中医课程,但严谨的他常常纠正我说中医里面的XX部分课程,anyway,我至今没记住具体名字,只记得他确实很会按摩。认识他以后陆陆续续给他介绍过10来个学员,但他都是鼓励和帮学员拼人数上课,我和小美劝他像其他教练一般多收点,他缓缓地说:“没必要,大家就是体验体验,太贵了不划算”,然后再幽幽的补一句“攀岩教练不是我的职业,我的职业是高山向导”。

那天下午朋友突然给我打电话,带着哭腔讲到“小熊没了”,我有点愣,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不知道如何消化这个消息。6月份还在成都一起攀岩,约好了秋天黎明见,我又要给他介绍个新学员,一切仿佛还在昨天……就这么呆坐了好久才缓过神来,思绪回到了那个在时光客栈走廊里喝酒看月亮的晚上,“每次出发,都有可能再也回不来了”,这一刻才有点理解了这句话的沉重,那是一个climber极致的热忱,但同样也很令人难以接受。阿式这条路上一向凶险无比,但如此亲近的朋友遇难却是第一个,这个消息我消化了许久,依然不知道应该怎么面对。生活依然一日复一日的过着,无情的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仅以此篇碎碎念记录,记录那个鲜活又立体朋友小熊,那个严谨又“好玩”的小熊,那些曾经存在的日子……

那天从守护者岩场下山之后,我看着磨得烂得不行的胶布简易手套,已然不想修补打算扔掉,小熊却说“那你再把这个手套还给我吧,它还能用”,“这都已经破到露手背了咋用”,不知为什么莫名就是不想归还,嘴硬道“我不扔,我要留着做纪念”,愣是没有还回去。后来我自己学会了用胶带缠手套,缠得厚厚的新新的,再也没有用过那双破手套,但再也没想着丢掉……

一路走好!R.I.P.

你一提这很名我又浮现一只野兽带着2个兔耳朵的形象,令人作呕。那位只会无时无刻踩别人抬高自己,它的自卑世界仅此而已。跟攀登精神毫无关联。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始祖鸟什么什么活动遇难的
写得让人感动
写得不错。比那个毁三观的小可爱强多了。
是熊灏源吗?在双桥沟一起攀过冰。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好友帮顶               
情感真挚,也很纯粹。一路走好!
在一片鱼龙混杂的江湖中,好难得看到这样真挚的攀登者,哀悼。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