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徒步] 十六. 科罗拉多州四垭口环线 (Colorado Four Pass Loop) - 走出国门 - 8264户外手机版

  走出国门
本帖最后由 DvExplorer 于 2025-9-4 09:37 编辑

似是转眼之间,我们一年一度的徒步之行已经来到了第十四个年头。十几年间,走过了北美境内诸多著名的国家公园,我们目的地的选择也开始向国家森林、州立公园等相对冷门的范围内扩展开去。

今年的目的地四垭口环线(Four Pass Loop),就是位于White River National Forest (白水河国家森林) 内。这片国家森林和著名的落基山国家公园(Rocky Mountain National Park) 同样位于贯穿科罗拉多州南北的落基山脉之内,是科州境内一条著名的徒步线路。


整条线路全长约27英里(43km),共需跨越四个接近4000米海拔的垭口,West Maroon Pass(12,465ft/3808m), Frigid Air Pass (12,405ft/3782m), Trail Rider Pass (12,415ft/3787m), Buckskin Pass (12,462ft/3787m) ,路线的名称Four Pass Loop也因此而来。

时间:2025年8月17日 - 23日

地点:美国科罗拉多州,白水河国家森林,四垭口环线

本次徒步团队人员:

        Chef(本人),原籍山东,IT民工。

        CAMEL,原籍北京,码农。

        Johnny Walker,原籍安徽,自由人。

        Dory,德裔美国人IT民工头


原本这条路线是Camel力推的,据他说是除了落基山国家公园之外科州境内风景数一数二的路线。由于近几年来游客激增,这条路线也开始要求提前预定徒步许可才能在野外过夜。经过详细的规划和卡着许可开放日的时间申请,终于顺利拿到许可,顺利成行。可不曾想,一个大大的意外即将降临。。。


先上图,后话慢聊。

休息过后,重整背包开始今天最后一段也是最陡的一段爬升。刚开始走了没几分钟,我就感觉状态非常不对,不仅呼吸急促,双腿也明显感觉无力,远不如休息之前的状态。想着或许是休息的时间太长,肌肉都冷了下来的原因,咬牙继续爬升,可还是渐渐的落到了最后,离前面两人的距离也越落越远。随着越来越靠近垭口,爬升的坡度越来越陡,我的脚步也越来越慢。大口的深呼吸着,却总感觉像是吸不到空气一般,胸口发闷,手表也显示我的心率飙升到180以上。这么走下去心脏会不会爆缸啊。。。只好停下来,靠在一块大石头上喘粗气。
Johnny Walker发觉了我状态不对,放慢脚步,陪在我旁边和我一起一点点往上挪。我盯着手表上显示的心率,降到150以下就慢慢走几十米,升到180就停下来狗喘。。。就这样终于硬生生爬到了West Maroon Pass垭口。一屁股坐在一块稍平整的石头上卸下背包,已然感觉头晕目眩眼冒金星,四肢瘫软的半坐半躺,好一会才能动弹。
陆续徒步了十几年,这是感觉爬升的最疲劳的一次,我终于也有“走崩了”的这天,人生完整。。。事后想起来,应该还是高海拔的缘故,West Maroon Pass是我到目前为止走过的最高的垭口,虽然不到4000米的海拔还不至于让我有严重的高反症状,但是从海拔300米的居所两天之内升到海拔近4000的垭口,身体终究还是来不及完全适应,高海拔稀薄的空气应该是我状态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此外,最后这段爬升之前休息的时间太久,又一次性吃了太多的路餐,大概也让血液忙于帮助消化,运氧能力下降些许。后来几天随着身体对高海拔越来越适应,且我们调整了爬升过程中能量补给以高频少量补给糖类为主保持血糖水平,后面几个垭口的爬升过程也越来越轻松。




很快此此路线的第一个垭口“West Maroon Pass” (西褐铃垭口) 出现在视线之内,远远可以看到脚下的步道横切入红褐色的岩壁中直抵垭口。
时至过午,阳光也越发灼热了。我们决定在一条小溪旁休息一阵吃路餐,在应Johnny Walker的要求煮杯咖啡提神。这条小溪是翻过垭口前最后一个水源,溪水清冽,溪边长满了各色的野花。应该是这里海拔高的缘故,虽然树线以下的多数野花花期已过,这里的野花倒是开得正盛。






随着海拔逐渐升高,步道来到树线之上,视野也一下开阔了起来。阳光洒下,经过云朵的遮挡和掩映,在四周耸立的山峰上绘出斑驳的光影。




峭壁下的乱石堆里,不时有几只Pika(鼠兔)从缝隙里钻出,远远向我们吱吱轻叫几声,又消失不见。
很快来到环线的交叉口,我们走的是顺时针方向,从左边的岔路去,三天后右边的岔路回。
步道先是在山谷中缓慢爬升,多数短途徒步的游客都已经折返了,步道正式进入荒野区域,顿时清净了很多,没有了人潮的踩踏,步道两侧的灌木也更茂密了些,有些灌木上还结着蓝紫色的浆果。不时有雪水化成的瀑布远远的挂在山壁上,又蜿蜒渗透过岩缝和灌木丛,汇成一条条小溪从我们脚下流过。




本帖最后由 DvExplorer 于 2025-9-7 04:04 编辑

Maroon Bells (褐铃山) 山峰呈红褐色,形状像几座大钟倒扣在地上,由此得名,据说是美国境内被摄影师拍照最多的几座山峰之一。

步道最初从Maroon Lake到Crater Lake约2英里的一段,是这片园区内最热门的短途徒步线路,一路上各色游客如云。其中一段乱石滩路段很是不好走,我们三人不免都庆幸Camel明智的决定放弃,否则恐怕这里就会是他不得不折返的地方。
很快到达Crater Lake,由于是旱季,湖水似是干涸了大半,露出湖底大片红色的沙土。湖水景色并不比步道起点的Maroon Lake更美,但却多了几分原始的野性。


本帖最后由 DvExplorer 于 2025-9-7 09:00 编辑

第三天,8/19,正式开始进入四垭口环线徒步线路的一天。

由于环线起点所在的Maroon Bells (褐铃山)区域近几年游客激增,园区开始控制车流,每天在早上8点之前才允许私家车驶入,且停车过夜需要相应的许可证。因此我们清晨6点之前就起床拔营,为第一天的徒步做准备。Camel走出帐篷,直截了当的对我们说,脚仍未消肿,疼痛和不适感也没有任何减轻,决定退出徒步,留在城里休息。计划筹备了半年的行程因为一次“阴沟翻船”的意外就此泡汤着实遗憾,不过我们几人也都同意这是最明智的决定。好在Camel受伤的左脚,至少不太影响他开车行动。他也因此决定跟车和我们一起去步道起点,然后自己开车回城。

开车来到步道起点,信息栏前放了一桶登山杖,供需要的游客自行借用,也暗示了这条线路不时一条非常平坦轻松的路。
告别Camel,我们三人正式踏上环线步道。
本帖最后由 DvExplorer 于 2025-9-7 02:53 编辑

正当我们各自寻找相对平整的落脚点打算坐下休息片刻时,我忽听身后一声闷响,扭头一看,Camel已然面朝下平拍在了一片乱石之上。。。我心说“完潦完潦,这还不得拍个满脸花,这下破了相了。。。”,赶紧把Camel从地上扶起。

鼻子,没破。门牙,还在。肋条,硌了一下,问题不大。手里的手机狠磕在石头上,手机壳碎一个角,屏幕居然也完好无损。一番检查似乎无大碍,Camel正觉侥幸,才忽然感觉左脚面发紧,脱下鞋袜一看,脚面上和外侧面已经赫然肿起两个鸡蛋大小的肿包。见这阵势,我们赶紧让他找块稳当的石头坐下,又让他轻动脚踝和脚趾检查。好在该动的还都能动,不该掉下来的也都连着。。。“或许只是脚面被石头硌到有点皮下出血吧”,抱着这样的判断,我们让Johnny Walker留下陪他,我和Dory迅速跑回停车场,从车内冷藏箱里的拿出冰袋,有一路小跑返回了冰洞让Camel就地冰敷休息。考虑到我们恐怕会在洞底待上一阵,Dory还顺道拿上了几罐冰镇啤酒和苏打水。反正也是坐着,不如干脆一起喝一杯。。。

经过差不多半个小时的冰敷,Camel穿上鞋袜试探着走了几步,肿胀未消但也似乎没有更严重,虽然酸痛感仍在,但是Camel自认已经可以爬出冰洞走回停车场了。我们这才慢慢返回停车场,又让Camel在冰冷的溪水里再冰敷了一阵,才开车回到营地,让Camel躺进吊床里把脚架高继续冰敷休息。时至此刻,我们在潜意识里都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心存侥幸的觉得或许第二天一早就会消肿,Camel还可以按照原计划跟我们一起开始徒步。

在营地里做了简单的晚餐,便早早休息。
日落前一只年幼的驼鹿来到营地门口的沼泽里觅食,被我们的相机抓个正着。
整个冰洞差不多一个中学教室大小,洞底多是大小不一的乱石,一边的角落里是一片积水,想来应该是原来的冰化成的。洞顶是光滑但蜿蜒参差的岩石,洞外的天空从几道狭窄的裂缝中透了进来。




Dory跟我们营地的邻居闲聊时听说离营地开车20分钟的地方有一处步道,可以去到一个叫"Ice Cave" (冰洞)的地方。据说因为非常凉爽,以前洞底常年有冰,早年间曾一度被印第安人用作食品仓库。如今随着气候逐年变暖,虽在盛夏时节已经没有冰冻,但仍是一个避暑的好去处。这听上去远比城中的奢侈品店有意思的多,我们一拍即合马上开车前往。

步道起点是一片不算大的停车场,背靠一条溪流。从一座小桥上跨过溪水,沿着步道向树林深处走,步道旁边不时可以看到远古时期冰川运动留下的石块,经过漫长岁月已经在山岩之上做了自己的“窝”。

沿步道走不到10分钟,就来到了冰洞。乍看只似是地上的一道裂缝,沿着缝隙爬到洞底,却又别有一番洞天。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