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游|我们在余山岛的72小时 - 上海 - 8264户外手机版
索引
1‖前言
2‖自驾路线
3‖我们上余山岛咯!
4‖站在孤岛望太湖
5‖一座不起眼的小岛
6‖余山8号!你认为呢?
7‖我来推一下这里的美食
8‖银杏树与榉树
9‖岛上的民居
10‖看日出日落引出的感想
11‖余山岛的过去
12‖论打掼蛋的重要性
13‖后记1‖前言魔都真魔幻!持续的高温天数,已打破了百年历史记录,连知了都在一个劲地叫“热死脱、热死脱!”朋友圈里冒出了逃离魔都,去一个清凉世界避暑的呼声。想走就走呗!于是,我们二话没说,带人的带人,带狗的带狗,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短途
旅行,奔向了太湖上的一座小众岛屿——
苏州 余山岛。2‖自驾路线Day1(2025.8.26):
上海 →余山岛
Day2(2025.8.27):余山岛→余山岛
Day3(2025.8.28):余山岛→ 上海3‖我们上余山岛咯!上海 距余山岛约127公里,自驾约1小时54分钟,近得很!因为余山岛四面环水,没有桥梁,所以去余山岛,得从莫厘村白马庙码头(东山镇莫厘峰环山路白马庙 东北 70米)乘坐快艇才能上岛。余山岛上的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有码头和快艇的,提前与岛上民宿联系好,他们会快艇接送,码头上有个小型停车场可以停车。
莫厘村白马庙码头有点不太好找,当跟着导航往东山方向开,经过“ 苏州 小 镰仓 ”看到东山宾馆后,这时候要注意了,再往前开一点点,有一条小路,小路一边有根灯柱,右拐进去就直达码头了;导航快要到达码头的时候,千万要放慢车速,否则很容易开过头,我们的两位老司机也不例外,统统地顺车掉头。如果在进入莫厘村白马庙码头的小路路口,竖一块引路标牌,那就一目了然,不会开过头了。
从莫厘村白马庙码头到余山岛码头的直线距离约为1.2公里,快艇差不多5分钟时间就到了,一位
驴友告诉我,他的父亲曾经从这个码头游到那个码头过,牛!
我们乘坐的是小型运动快艇,这种快艇貌似只能载4-8人,但我们坐了10人3狗,事后才知道其实我们超载了,而且连救生衣都没有穿,想想如果有个万一,真有点后怕。我们一拨人中有两位重量级人物,当他们坐在快艇后面的时候,只见快艇的头翘得老高老高的,有点吓人,后来这两位重量级人物坐在了快艇前面,像压舱石一样,才把高高翘起的快艇头压了下去。还好,快艇进出岛一路平安,但还是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的,希望民宿老板接送客人的时候,能备好救生衣,客人也要自律,千万穿好救生衣登艇哈,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我们上余山岛咯!在72小时的孤岛旅居中,还发生了不少有趣的故事......



13‖后记在 苏州 余山岛的72小时,稍纵即逝,挥挥手,跟余山岛说声再见!又要回到喧嚣的魔都了。
12‖论打掼蛋的重要性曾几何时,“打掼蛋”席卷大 江南 北,成了人们最为喜欢玩的一种纸牌游戏,这种风靡一时的纸牌游戏,至今仍然是人们茶余饭后的主要娱乐项目之一。
在众多纸牌游戏的项目中,我会玩一些,但不精,由于兴趣度不高,打牌时往往心不在焉,常输将军也就必然而然了。记得,有一次枸杞岛旅行坐船归来,在两位所谓的好友诱惑哄骗下,学会了“干瞪眼”这种纸牌游戏,然后在船上的甲板上,杀得天昏地暗,不知好歹的我,刚开始还赢了几把,没想到沾沾自喜过后,把把都输,这才幡然醒悟,掉坑里头了!如果把玩纸牌游戏上升到赌博层次的话,真的输得连底裤都要不剩了,只能干瞪眼了。
这次在 苏州 余山岛,我学会了“打掼蛋”,从不会到会、到还赢过一局,终于成长进步了!我们身边的一位掼蛋王说得好:“要让一部分人先打起来,以先会打的带动不会打的,以打的好的带动打的差的,逐步实现都会打、都打得好!”由此,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打掼蛋的重要性:一是融入圈子。会打掼蛋了,就可以融入到掼蛋圈子,跻身到掼蛋行列,做一个名副其实的掼蛋手;二是打开 通道 。当圈子里四缺一的时候,学会了就可以立马顶上,需要人时及时出手,无形之中曝光率、活跃度提高了,上升 通道 被快捷地打开;三是地位升高。学会打掼蛋后,又有了新技能,在圈子里的话语权增加了,说话的底气有分量了,理所当然地位也升高了;四是增进技术。虽然学会了但不能止步,还要不断增进打牌技术,只有当技术达到如火纯青的地步,才能受到追捧和欢迎。就因为学会了“打掼蛋”这项新技能,我要说:这次余山岛之行,没有白来有收获。
不过,有一件事至今我还没弄明白,离岛之前,再来一局时,竟然发现少了一张红桃“8”?打牌打牌打到最后少牌,这是几个意思?这张红桃“8”去哪儿了?难道去私奔了不成!


11‖余山岛的过去苏州 余山岛实在是太小了,就连历史文献都懒得记载,有关小岛的往昔,公开资料极少极少,但我们还是从《西山镇志》、《东山镇志》、古籍资料、民间故事以及历史传说中,找到了这座小岛的过去。
1、岛名由来。余山岛在古籍中被称为“余侯山”或“徐侯山”,《震泽编》中有“史记名徐侯山”的确切记载,但“余侯”或“徐侯”的出处并无历史说明,经推测,“余侯”或“徐侯”具体指的是古代的一位封君或当地显赫人物;吴语中“余”“徐”读音近似,或是现用名“余山岛”得名的由来。
2、小岛成因。余山岛还有一个“移山岛”的别称,与两个人有关:一是与秦始皇有关。秦始皇曾派人在太湖中移山填海,传说中余山岛就是部分山石堆积而成的;二是与仙人有关。余山岛原是陆地的一部分,因经常遭遇洪水泛滥,百姓苦不堪言,于是祈求仙人保佑,仙人得知后施展仙术,将部分陆地移至太湖中,于是形成了余山岛。岛上 西湾 村的一棵千年榉树,据说就是见证者,当年仙人曾在树下对弈,虽然痕迹现在已无迹可寻,但这棵郁郁葱葱的古榉树承载的故事,依然还在流传。
3、治水关联。大禹治理太湖水患时,曾驻扎在西山岛,并在岛上的禹期山召集各方首领商议治水方案,所以西山岛有关大禹的传说较多,古迹遗址也有迹可循,余山岛就紧挨着西山岛,大禹治水肯定也搭界的;由于西山岛是太湖中的老大哥,而余山岛只是小老弟,部分传说就与西山岛的主体区域交织在了一起,大禹治水关联到余山岛,不论是直接关联,还是间接关联,我觉得并非是余山岛傍大哥,只不过余山岛也有份的历史叙事,被融进了西山岛。这一点,我要为余山岛打抱不平。
4、千年古道。宋代,有一位高僧云游到余山岛,见岛上荆棘丛生、无路可走,岛民的生活出行和敬香朝拜都非常不便,于是组织岛民铺设了一条碎石子路,并在这条古道边上,兴建了一座寺庙,这座寺庙现名为“复兴寺”,东湾村的一位老人告诉我:这座寺庙以前不叫“复兴寺”,好像叫“福兴寺”。不管“复兴”也好,“福兴”也罢,有“兴”就好!当年高僧铺设的碎石子路现在还在,走在这条千年古道上,知道这个故事的,会越走越有味道,不知道这个故事的,会越走越磨脚。
5、席姓家族。余山岛上的常住人口很少,姓氏总量自然也不会多,据说席姓是余山岛上最主要的姓氏,席家也就被认定为岛上最古老的家族,从席家老宅的门头,可依稀看到仅存的一些历史的痕迹,不过!由于天气太炎热,没有好好的和当地人深度聊聊和仔细瞧瞧,发现更多有趣的从前。
其实,这些故事和传说,听听就可以了,权当上过余山岛后茶余饭后的谈资就罢了。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有关考证真伪的事情,就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吧。


10‖看日出日落引出的感想当东方天际的光线逐渐由暗转亮,由亮渐变成绚烂的朝霞,太阳缓缓地从太湖里跃出水面的时候,常常会让人为之精神一振;当西边天际的光线逐渐由强转弱,由弱渐变成斑斓的晚霞,太阳徐徐地从太湖上落到水下的时候,往往会让人为之落寞惆怅;日出日落、周而复始,朝霞晚霞、绚丽多姿,却总是让人欢喜让人忧。
或许是性情中人的缘故,每每看日出、赏日落的时刻,总会生出些莫名其妙的遐想与感慨,这次在 苏州 余山岛也是如此,因为我和我的狗子在一起。
黄昏时分,我和狗子来到码头的栈桥上,静静地等待黑夜的降临。眼见西边的天空,一会儿还万道霞光,云舒云卷来着,一会儿那璀璨夺目的光亮就被一点点吞没,空中的昳丽瞬间归于平淡,慢慢地只剩下几缕残霞,如同未尽的话语,又似留恋的告别,悬在天边,欲言又止,然后消失在无尽的黑夜里,无影无踪。看到这样的画面,突然想到身边的狗子,就像这日落一样,终有一天要离开我,不免有点伤感,眼睛也不由得模糊了起来。
忽然之间,想到了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的话:冉冉升起的红太阳,能促进血清素分泌,对人体会产生积极情绪,并提升幸福感和满足感,还能调节和改善生物钟;而落日余晖,则会让人多愁伤感,提供的价值情绪主要在心理治愈、压力缓解、时间感知和生命思考。于是,我对我的狗子说:以后,咱还是多看看日出朝霞,多点正能量,少看或不看落日晚霞,拒绝负面影响。狗子好像听懂了我的话,舔了舔我的手。我的乖乖~咱以后就多憧憬憧憬新的一天的开始吧。
在余山岛看太湖日出要在东湾村,赏太湖日落要在 西湾 村,太湖沿线岸畔无遮挡的点位均可以拍出大片的效果。最后我要说的一句很重要的话就是:岛上的日出日落都很唯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