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营若尔盖草原——2025暑假川西甘南行随笔(八) - 广东 - 8264户外手机版

  广东


2025年暑假川西甘南自驾游,八名驴友,两台车,历时20天(其中露营十晚,住酒店或民宿九晚),行程七千四百多公里,车轮辗过桂、黔、川、青、甘、陕、渝等七省区,看了贡嘎雅拉、四姑娘、阿尼玛卿等四大雪山,露了塔公、红原、青海、桑科、若尔盖等五大草原,探了川西莫斯卡、莲宝叶则,甘南扎尕那等多处秘景,穿越了理小路、洛克之路、甘南小独库、九红草原观光路等网红路道,到访两个藏寨、三个古镇(城)、两个古战场……内容丰富而多彩。难能可贵的是,行程不按预案,自由自在,宽松而富有弹性,一路遇贵人,几乎每天都有惊喜,行程中除了露营,观光,探秘,还安排有环湖骑行,峡谷、草原徒步等活动。窃以为,这是近年最为完美的自驾之旅了。老规矩,整理十期美篇随笔,做留念,兼与朋友们分享。这是第八辑。




藏族姑娘阿措

接下来卸装备,扎营,做饭。与藏民继续深入打交道的活交给了姐头、马老师和阿花三名女队友。在我们扎营的功夫,我看到三个女队友与刚才那位真爽的藏族姑娘已相处得很融洽,时不时看到她们搭着肩膀从身边走过,听到她们交谈,总是欢声笑语。只是那时顾着扎营,没有功夫去留意那位藏族姑娘。

直到我们扎好帐篷,几个男队友在帐篷边摆开茶几,喝茶闲聊,看到那个年轻的藏族姑娘落落大方的向我们走来,自个搬来张椅子在茶几边坐下,大大咧咧的跟我们说,想参观我们的帐篷,体验一下露营生活,我才被打动,仔细端详起这位姑娘来:牛仔裤,绒领深蓝色大衣没有拉上链子,露出粉色毛上衣,一顶白色圆绒帽下,长着一张秀气的脸,肤色白皙中透着红润,很健康的样子,笑起来露出一口整齐的白白的牙齿。乍一看,怎么也不像藏族女孩,这一路上,看到的藏族女孩脸蛋都红得发紫,而眼前这女孩不一样。

可女孩却清楚地告诉我,她是藏族的,十八岁,今年刚考上大学,是准大一学生。一边说着,一边笑着,我们几个大男人盯着她看,海哥还拿起手机拍照,录视频,她也没有丝毫的羞涩。那爽朗,那气度,把我们几个都镇住了。

突然觉得这女孩挺像女儿扬扬,不是样貌相像,而是这大大咧咧的样子,这舍我其谁的气度。女儿扬扬这个年纪时,也是这般模样,很得慧谋叔公的喜爱,说这孩子自带气场。对的,眼前这女孩就是自带一种说不出的气场,这气场一下子把我们都压下去了。

许是像女儿扬扬的缘故,马老师跟这姑娘特别的投缘,一直把她拉在身边,仿佛有说不完的话。饭做好了,马老师又拉着姑娘叫她跟我们一起吃,姑娘也不客气,又是大大咧咧的坐到餐桌前,盛汤,装饭,碰杯,没有丝毫的尴尬。席间,姑娘又侃侃而谈,说她的家其实不在这里,在一百多公里外的松藩,家里开了客栈,这两年客栈生意不景气,这个暑假她特地来小姨家帮忙,好挣点上大学的费用。小卖部里那个四十多岁的女人是她小姨,那个年纪稍大的姑娘是他表姐,而那个身材魁梧的小伙子是她表弟,才十六岁。姑娘还说,她今年高考考的不好,只是考上了成都一个很一般的大学,她本来想上广东的大学,可惜没有如愿。姑娘吃的不多,早早就吃饱了,起身离席,又不忘一一跟我们打过招呼。好懂事的孩子!

就在我们继续吃饭的时候,姑娘又折返了,拿来张高脚胶凳子,坐在我们餐桌前,说刚才吃了我们的晚饭,要为我们唱首歌,回赠我们。不等我们鼓掌,姑娘就跟着手机音乐唱起来了。唱的是林俊杰的歌曲,声音很甜,节奏跟得很准,又是没有丝毫羞涩。唱完了,大家鼓掌,要她再来一首,她也不推辞,站起来,又唱了一首藏语歌曲。大家的掌声更响了,要她再来一首,她再一次满足大家的要求。一连三首歌,像三道下酒好菜,把晚饭气氛推向了高潮。趁着有气氛,我加了她微信,要备注微信名字时,她才告诉我她叫阿措。

吃过晚饭,我们要去散步,阿措和小姨一家也要离开小卖部回去休息了,阿措又走过来,与我们一一握手。她说她明天早点过来,还要跟我们见面道别。

阿措没有食言,第二天早早就来了,跟她小姨一起,为我们煮开水,泡面,准备早餐。跟马老师投缘,阿措又特别送马老师一杯酥油茶,还偷偷加了一勺奶油。

因为阿措,临别,队友们都到小卖部里买土特产,光是坐我车子的卫政和海哥就买了大大的两袋。

车子启动,离开。车窗外,我看到阿措与小姨一家站在小卖部前,用力向我们挥手,阿措还一劲儿地喊着:欢迎大家下次再来!

第二天的行程,本来是直达青木川的,出发时决定临时调整:中午到松藩逗留一会儿,吃顿午饭,看看松州古城。这个临时调整,大家一致同意。而做出这个临时调整,只因为松藩是阿措的家乡。

邂逅藏族姑娘阿措,是露营若尔盖草原的一个惊喜。



露营若尔盖草原

离开九曲黄河第一湾景区,已是下午四点多。车子往若尔盖县城方向去,一边开车,一边留意路两边的草原,看哪个地方适合露营。若尔盖地区虽然晚上八点多才天黑,可是还要找营地,还要扎营,还要张罗做饭,时间还是有点紧了。

若尔盖草原广阔无垠。走上几公里,是草原,再走上几公里,还是草原。一路上拐进几片草地,都不符合要求。八名驴友,两台车,行程已走了十六天,已在六个地方扎过营,已露营了八个晚上,大家对营地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特别是前两天晚上,连续在扎尕那露营了两晚,恰逢下雨,个别队友帐篷年岁久了,胶带脱落,雨水渗进去,遭了罪,对扎营已产生畏惧。因此,今晚选的营地,除了周遭草原要美,还不能潮湿,以消除队友的畏惧心理。可是,这一带下午刚下过一场雨,哪能这么快就干燥了呢?

五点二十分了,走走停停看看,已走过二十多公里,还是没有找到合适营地。心有些急了,可是不能表露,不能影响队友心情,依然故做镇定地开着车子前行。远远的,见到前面有个观景台,立于路边一个山包上,周遭草原辽阔秀美。果断把车子开进停车区,沿着一条几十米长的木栈道快步走上观景台。观景台四方形,周边有栏杆,深十多米,宽约七八米,由木板凌空铺就,干燥整洁,扎几顶帐篷绰绰有余。心里一阵兴奋,今晚的营地就它了!

折返停车区,找到边上小卖部的当地藏民,说了要在此扎营的想法,“可以的!”边上一个年轻的藏族姑娘很爽快的就答复了。其实这姑娘旁边还有一个年纪稍大的姑娘和一个高大的小伙子,只是这姑娘直爽,抢了话头。当时并没有留意这姑娘,只是觉得藏族姑娘直爽而已,甚至没有多看她一眼,听到答复立马就转身把好消息跟队友分享了。



九曲黄河第一湾

九曲黄河第一湾,门票不便宜,自驾进去,加上行电梯,105元一个人。

是中午到达的。来不及吃午饭,吃了罐八宝粥就上了观光电梯。天公又一次不作美。刚上到坡顶观景台,又下雨了。雨虽小,但天色濛濛,景观大打折扣。

好在观景台有几层,每一层足够宽阔,且里边还有各种小卖店,想着这雨应该不长久,便在观景台里找几张座椅,坐等雨过天晴。

判断是正确的。没等上半小时,天就放晴了。雨后的草原特别的绿,雨后的天空特别的清,明朗的天空下,宽广的草原中,九曲黄河显得越发的美。想到兰州城里看到的黄河那样的奔流开阔,而此刻,在甘南的草原里,却是一条如此温顺蜿蜒的白色带子,直感叹天地造物的神奇。

搭乘观光电梯下行途中,终于近距离地看到了土拔鼠。前些天去川西秘境莫斯卡村,本来是奔着土拔鼠去的,可惜那天时间太匆促,只是远远的看到几只,一闪就钻进洞穴里了。今天,终于看了个够。这里的土拔鼠似乎不怕人,大大方方的打闹,任你看个够。土拔鼠的憨态,让人想起《哪吒二》中的画面,想起哪吒那句经典台词“收你们来了!”。可是此刻,我们不是哪吒,不会去收了它们,甚至也没有去打扰它们,只是举起手机,拍几张照片,录几段小视频,仅此而已。




徒步纳摩大峡谷

既然是第二次到来,总要找点新意思。逛过小镇的街巷,回到民宿的房间里,我特意到网上浏览,看看郎木寺还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没想到郎木寺镇里竟有两个郎木寺!我们上次看到的只是隶属甘肃的赛赤寺,白龙河南岸还有一间隶属四川的格尔登寺!且格尔登寺后山有一个纳摩大峡谷,白龙河的源头就在大峡谷里呢。再白度纳摩大峡谷,没想到峡谷里面还有一条著名的徒步线路!决定临时增加行程:第二次早上去看格尔登寺,到纳摩大峡谷徒步两小时再离开郎木寺镇。

天空不作美。第二天早上吃了早餐到达格尔登寺时,下雨了。虽然不是很大,淅淅沥沥、湿湿漉漉的,很讨人厌。这样的气候环境,大部分队友退缩了。是从了大家意见,还是坚持进去?心里激烈斗争着,车子也在门口来回打转。最后还是信念获胜,想到来一次郎木寺不容易,决定进去。没有进去的队友就到街道上再逛逛等等,我和卫政进去,约好两个小时后出来汇合。

好在坚持进去。姑且不说小雨中的纳摩大峡谷奇峰罗列,云雾缭绕,宛若仙境,我们还在峡谷深处邂逅了一户藏族人家,喝到一杯正宗的牦牛奶茶。

初见这户藏族人家,疑为神仙居所。雨幕中山路一转,峡谷一下子开阔,迎面一座奇峻的山峰——比例协调,峰峦奇特秀美,活脱脱一座想象中的蓬莱仙山。山脚下,一开阔平台,正中一顶白色蒙古包,边上三四米开外一块平整巨石上,搭着一顶白色帐篷。白色的帐篷与白色的蒙古包在云雾缭绕的仙山间特别显眼,有一种圣洁的感觉。

是带着冒昧的心情走过去的。蒙古包里,只有三个小孩,两个大一点的七八岁的样子,另一个小的不外四五岁。都会讲普通话,见我们,叽叽喳喳的围过来打招呼,还问我们喝不喝奶茶,十元钱一杯。蒙古包里面,一个炉子在生着火,上面一个黑兮兮的大水壶冒着烟。小孩说水壶里煮的就是奶茶。问孩子能不能扫码付款,孩子们摇头,说这里没信号。我没有带现金,卫政摸摸口袋,只有一张百元钞票,又问孩子有零钱找吗?孩子拿出个铁罐子,里面只有两张十元零钱。很显然,今天目前为止,他们只卖出两杯奶茶。

正聊着,孩子的妈妈回来了。很意外,他们妈妈竟不会说普通话,通过孩子翻译,妈妈说她也没有零钱。卫政还是把百元钞票递给了女人,女人把罐里二十元零钱递给卫政,再找来两个杯,从冒着烟的水壶里倒出两杯奶茶,又到旁边摸索一会儿,拿出来一个装奶油的玻璃罐子,用勺子各给两杯奶茶放一勺奶油,再分别递给我们。刚入口,奶茶味道有点不适应。慢慢喝下去,渐渐感觉到一股奶香,奶茶喝完,感觉身子一下子暖和了许多。

说来奇怪。告别藏族人家出来的路上,感觉脚步比来时轻了,浑身上下似乎也特别有劲了。问卫政,他也说有这种感觉。看来,这是奶茶的“功劳”。虽然因为没有零钱,四十块一杯,但想想还是值得的。




又见郎木寺

又见郎木寺,这一次是午后。

前年自驾新疆归途来郎木寺,是上午。记得那次看了郎木寺,连午饭也没有吃,在镇里找到一家肉店,买了几斤新鲜牦牛肉,直接就去了扎尕那。这一次倒过来,先去了扎尕那,再来的郎木寺。

郎木寺,既是寺名,也是镇名。不知是寺以镇得名,抑或是镇以寺得名。寺建得规模宏大不必说,镇也很有味道。郎木寺镇跨两省,以白龙河为界,北岸为甘肃地域,南岸为四川地域。郎木寺镇里有多条桥横跨白龙河,你随意散步,不经意中就在两省间徘徊了。

这次我们不是为郎木寺而来,而是为在郎木寺镇住一晚,临时休整兼感受一下这个跨两省的小镇风情。都没有进郎木寺,八名队友有五人上次已进去过了,没有进去过的海哥、卫政和寿年对寺庙并不是很感冒,再说到达时逢午后,他们说午后不宜进寺庙。不进郎木寺,就在郎木寺边找了家民宿,住在六楼,推开窗户就能看到郎木寺金色的殿堂,即便是没进去也算是看到了。



没有进花湖

到若尔盖花湖景区门口了,却没有进去。

没有进去,是有队友刚刷到小视频,说花湖里的花还没有开,视频里看到的花湖不外是草原里一方沼泽地而已,这样的沼泽地在我们海边多了是了,没有什么亮点。

前年自驾去新疆,在去往可可托海的路上,也遇上这么一个景点,大家也没有进去,只是在景区附近上了观景台,远远看了看。于我们这些海边来的人,这些有着几亩水面的沼泽地并没有吸引人。反倒是观景台上看到的草原辽阔无边,留下了深刻印象。

没进去看,并没有什么遗憾。都是驴友,出来自驾主要为的是路上的风景,目的地并不是终极目标。继续前行,往郎木寺去。



穿越甘南小独库

从扎尕那到花湖景区,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走248国道,92公里,约一个半小时车程;一条是走550乡道,86公里,约三小时车程。少走六公里,反而多走一倍时间,换作是谁无需考虑都会选择前者。可是,出发前做攻略时,我却亳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选择后者,是因为550乡道有“甘南小独库”的美誉。

这次自驾川西甘南,一半是奔着这三条路来的。一条是洛克之路,一条红九草原观光路,第三条便是这“甘南小独库”。虽然是奔着来的,但是离开扎尕那前,还是有过犹豫。原因是这几天刷到的小视频,都说“甘南小独库”大堵车。犹豫归犹豫,从扎尕那仙女滩下来,调导航出发花湖时,还是咬咬牙调了走“甘南小独库”。

事实证明立场坚定是正确的。虽然刚拐进550乡道时天上下着小雨,加上道路狭窄,担心塞车,心里有些忐忑,车里气氛也略显沉闷,可是随着道路挺进,并没有出现大车流,加之路上风景越来越美,悬着的心渐渐就放开了,车里的气氛也轻松欢快起来,不停举起手机拍窗外的风景。

刚开始一路循着溪流,两边是村庄;后来慢慢爬升,进入峡谷,路两边尽是高大的松林;再后来,是峭壁、是奇峰罗列,让人目不暇接,赞不绝口;最后山路一转,爬上一个大坡,上面竟然又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景观丰富、漂亮自不必说,难得的是一路上并没有遭遇堵车。车流并没有如网上说的那么大,也许是这些天堵车小视频把大部分自驾游客给劝退了,才给了我们这些倔强的驴友一个宽松的机会。谢谢了!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