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赣州通天岩~丹霞地貌与石窟造像的奇妙融合 - 广东 - 8264户外手机版

  广东

  通天岩风景区位于江西赣州市章贡区西北郊6.8千米处,通天岩石窟开凿于唐朝,兴盛于北宋,至今保留着唐朝至宋代的石龛造像359尊,宋代至民国的摩崖题刻128品,被誉为“江南第一石窟”。

20251003 赣州行D2

早上7:00早餐后,我们从万象城出发,距离通天岩不足20公里,早上路况很好,8:00就到达通天岩牌坊。工作人员已上班指挥交通,在距离景区1.5公里处停下来,或步行或乘接驳车入景区。

  通天岩风景区由摩沙岩石山组成,是一处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区。多天然岩洞。其一岩洞顶有一窍,相传上可通天,故名。主要有通天岩、翠微岩、忘归岩、同心岩、广福寺、玉水池、一滴泉、玉岩亭、惜春亭和群玉阁等10多处景点。

围观欣赏美景
  环山一圈到西门,考虑到我们的车停在牌坊门口处,往西门不方便取车,果断从环湖步道走下来,翻过垭口即回到阳明书院,原路返回游客中心。距离我们停放车的地方还有1.5公里,中午时分,阳光灿烂,走起来太热,决定乘接驳的电瓶车。

  通天岩不仅是一处自然与人文交融的胜地,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自唐代以来,历代文人墨客皆曾在此留下足迹与诗文。岩壁之上,至今仍可见古人题刻数十处,字迹遒劲,内容多为咏景抒怀之作,与山石融为一体,成为景区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漫步于通天岩,不仅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雄奇与秀美,更能体会到古人对艺术与信仰的执着追求。这里的每一块岩石、每一尊佛像、每一条山径,似乎都在低语着过往的辉煌与宁静。它不喧嚣,不张扬,只是静静地伫立在岁月之中,等待着每一个愿意驻足的人前来倾听。

  普同塔,又称墓塔,这一佛教僧人特有的墓葬形式,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它不仅象征着佛教的普渡众生、慈悲为怀的精神,更是佛教文化的独特体现。在赣州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墓塔以其独特的形态和丰富的内涵,成为了探寻佛教文化的重要线索。

睡佛

  翠微岩相交接处的8尊菩萨造像,8尊造像开凿于唐代末年,开通天岩摩崖造像之先河,其中两尊观音菩萨造像保存最为完好,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院後是雄伟广阔的大雄殿,以红色砂岩的天然石洞为殿,殿顶上正对如来宝座之上又有一个小岩洞,据说过去从这里可以通山顶见蓝天。在这个小岩洞洞口,依稀可见有许多凿刻痕迹,这里有则传说叫「和尚心大出砻糠」,十七年(一八九一年)告竣。



  从龙虎岩西行约五十米便叫通天岩,这里建有广福禅林寺。进入寺门,古树参天,百花争艳於庭院。



  由忘归岩山洞西行百米,便到龙虎岩,是通天岩中五大岩洞之一。洞口绿树成阴,石雕双和金龙各踞一方,中间坐著降龙罗汉;在长条形的岩洞中,原有一座洞中山,上有石虎和伏虎罗汉。


  群玉阁作为通天岩景区的标志性景点,仿照天坛建筑风格,以三层楼阁巍峨耸立,展现出独特的建筑艺术。它仿照天坛而建,三层楼阁巍峨耸立,顶层由无数只精致的木质和平鸽巧妙搭建支撑,展现出独特的建筑艺术。



  走过山脊,就是群玉阁(俗称望江亭)。

群玉阁,这座被誉为“望江亭”的建筑,不仅是通天岩景区的标志性景点,更是游客登高远眺的最佳位置。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