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北京的居民来说,大同就像河北一样,同样近,同样美,可以过来度过周末。
9月的一个周末,我再次来到大同,时隔十余年,二刷北岳恒山。
很多人不知道,在明朝之前,北岳恒山并不是大同的这个恒山,而是现在位于河北省保定市的大茂山。
让“北岳”头衔易主的原因,一方面可能和朱棣有点关系。
我们知道,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南京,他儿子朱棣迁都北京后,出现了一个问题:用于祭祀的北岳庙(今位于保定市曲阳县)乃至北岳大茂山(今位于保定市唐县),却位于京城的南方,这与北岳应有的方位不符。所以,将北岳“北迁”成为了当时的政治诉求。
不过事实上,大同的恒山也只是和北京位于同一纬度,并没有比北京更北,主要原因是北京本身纬度偏北,再往北已经超出了明代疆域,找不到道教圣地了。
大同恒山“逆袭”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古北岳大茂山一带在历史上战乱频繁,原有的人文景观遭到较大破坏。而大同浑源县的恒山彼时已建有悬空寺等道教建筑群,人文环境也比较优越,为改祀提供了客观条件。
我这次二刷恒山,也是想再仔细看看这里的道教建筑群。

北岳恒山景区的摆渡车票20元,可以当日乘坐5次(起初我还在纳闷儿,一来一回的路线为什么限定乘坐5次)。
摆渡车在景区游客中心、恒山检票口、悬空寺检票口、恒山登山起点(真武庙附近)这几个地方之间往返。
从恒山检票口到登山起点(真武庙),有6.1km的路程。我一开始不知道摆渡车包含了这一段,以为只包含从游客中心到恒山检票口这部分,所以硬生生地徒步了这6.1km的盘山路。
不过,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徒步也有好处,吃到了半路上的野生沙棘。

6.1km盘山路走完,才到了真正的登山起点(真武庙附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