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山~行:梅里北坡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游记攻略

      远山总在挥着无形的手,不过一两月没沾大山气,心就发慌。

      直到出发的一刻那份憋了许久的烦躁,瞬间就化作眉梢眼角的笑意,连呼吸都变得轻快起来。
      有没有跟我同感的人?

人物:我、小涛、小黛、海燕。
线路:梅里北坡
时间:9月15日~18日。


9月14日上午8点,晴天。香格里拉机场。

我联系包车师傅德绒。他是憨憨的藏族人。他按约定准时来到机场停车场。我们4个都没有高反,只有开心和兴奋。海燕是第1次来高海拔地区,也没有任何反应。

金沙江大湾,也被称为金沙江第一湾或月亮湾。
它位于云南迪庆州德钦县奔子栏镇和四川省得荣县子庚乡的交界处,是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区域的标志性景观之一。金沙江在这里形成了一个近乎180°的“**”型大拐弯,雄浑壮美,极具视觉冲击力。

路过梅里雪山观景台,恰逢晴空万里。司机师傅让我们观景拍照。

梅里雪山的“太子十三峰”各有其名,德绒给我们讲解每一个能看到的山峰

梅里这三座山,各有各的绝!
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不但是梅里的主峰,还是云南第一高峰!大家都叫它“世界上最美之山”,更是藏区八大神山的头一位,到现在都没人能登上顶。
缅茨姆峰(神女峰):海拔6054米,传说里是卡瓦格博的妻子。这山的线条特别美,换个角度看,形状都不一样。
吉娃仁安峰(五佛冠峰):海拔5470.5米,因为并排立着五个扁扁尖尖的雪峰,看着像菩萨的五佛冠帽,所以才叫这个名。

亚贡村(3000米),撞进梅里北坡的惊喜里
折腾一路,下午终于到亚贡村!抬头就见两座雪山:左边来日贡卡峰(约6300米)尖得锋利,岩石露着、雪线超清晰;右边奶日顶卡峰(6379米)更雄浑,山顶积雪又厚又广,看着特别厚重。一刚一柔,这天际线太绝了!

亚贡村住宿,雇马帮,请领队,这些转山帮护由村里统一安排,必须是一马夫一匹马。
按标准统一收费。一位马夫一天200元,一匹马一天200元,营地卫生费全程一人20元(雇佣村里领队或者马夫和马匹的人。)重装人员自由行每个营地20元垃圾处理费。民宿一夜一人50元,管早饭(挂面鸡蛋汤管饱管够。)

15日晴天:全程徒步14.84公里,累计爬升1245米。
清晨的日照金山。
亚贡村清晨看奶日顶卡峰,美到挪不开眼!
早上在亚贡村望过去,奶日顶卡峰被太阳镀了层金,山腰云雾滚来滚去,特神圣!它本就是梅里北坡的核心地标,冰川也绝,而这抹日照金山,大概就是它清晨最动人的样子了。

开开心心出发,进山!
亚贡村到进山口2.6公里可以坐车,我们徒步前行。
第一次碰见这种情况:正常有绿植的山峰能拍出金山效果,太梦幻啦!条纹是云彩的影子。

  

终于能看见亚贡村啦!
我们四个又住亚贡村民宿。有一位管事的胖大姐领我们去她家菜地参观,还给我们摘了好几个大苹果吃。大大的绿苹果,酸酸甜甜的很好吃。

19日早晨
村里看到的日照金山。
昨天晚上我们特意跟民宿主人说过,明早不用给我们煮挂面做早餐。
早晨我们正在煮方便面吃,胖大姐来看之后脸色突变,问我们:“他们(民宿主人)不给你们做饭吗?”她转身就要去质问,被我们拦下来了。
说明我们是自愿不用他们做早餐,就想吃方便面,她才露出笑脸。连连说:“有任何需要,随时随地提出来。”
亚贡村管理很完善。以梅里北坡为纽带,给转山者提供服务,给村民谋福利。
感谢:
小涛,感谢你一路给我们做美食。
小黛,感谢你忍痛,咬牙坚持到最后。
海燕,感谢你的信任,第一次高海拔与我同行。
谢谢我自己,付出了前所未有的耐心,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热爱自己的热爱,我还是喜欢阳光的积极向上。
美丽壮观的梅里北坡,不虚此行啊!



  

雪山融化的水流顺着山谷往下跑,撞在石头上,溅起水花。水声轰隆隆,风里带着水的凉意。

小涛和小黛早跑没影了。海燕虽然不高反了,但还是不紧不慢。
达拉营地岔路口开始我们右转下降,前两天都下雨,道路泥泞,坡度倾斜度大,下山难度不小。

下山路上碰见的极品榛蘑。

一路同行的亚贡村民都不认识榛蘑,他们认识的是我们不认识的蘑菇。在采蘑菇上居然还有地域差。

  

山谷中的坡江营地,在云里雾里雨里。
小涛先跑回去了,我陪着海燕慢慢回,到营地前又开始下大雨,还是挨浇了。不过今天好开心。
小黛不顾腰伤把菜洗好切出来了。
晚上海燕小黛接着住木头房,我和小涛依旧住帐篷。
18日晴天:全程徒步10.3公里,累计爬升110米

最后一天早点拔营出发。
我们原计划是走达拉垭口,但是马夫劝我们走右侧,直接下到涨价营地,回到第一天进山路再出山。我不喜欢为了刷线路而走线,何况小黛腰疼,海燕高反刚好点;该看的看了,该经历的也经历了,安安全全才是最好的。

沿途的风景
依然大气磅礴,叫人流连忘返。

  

这组照片见证了激动人心的时刻。
站上滇藏垭口的瞬间,风知道,山记得,我们仨的热血时刻!
滇藏垭口的风没说谎,它替山记下了我们仨的脚印与欢呼。
山会记得每一个来看过它的人,山在接纳和包容人类,我们尊重和热爱大山。

下山很开心。因为海燕适应高海拔啦。
看着次丁垭口之字型下山路感慨万分。

  我和小涛返回到滇藏垭口,开始下雨了。我们往下10米左右停下,吃东西,喝热水,穿雨衣。

突然,在雾中,能见度不到20米的情况下,看见海燕上来啦,她马上就要登上垭口啦!我俩兴奋异常!在5200米的垭口使劲儿喊:海燕加油,海燕加油!那一刻,我们仨都激动死了!

  

滇藏垭口(5200米):是梅里北坡与滇西北高原的地理分界之一。即便被云雾笼罩,它周围的景观依然充满震撼力:
从坡江营地攀登至滇藏垭口的这段碎石坡,是梅里北坡徒步中极具挑战却又充满野趣的路段:尤其是5000米之后的路段,这段路程的碎石坡陡峭且松动,每一步都需格外谨慎,

垭口本身是一片开阔的碎石荒原,即便云雾弥漫,也能感受到群山的巍峨压迫感——脚下是深不见底的山谷,四周是云雾之间若隐若现的峰峦轮廓,仿佛置身于天地交界的秘境。

滇藏垭口后方的双湖(5050米)。
从滇藏垭口沿山脊前行,大约行走1公里后,便能看到。湖水碧蓝透彻,真像两颗蓝宝石。

  

4700.4900.5000这三个高度都有平台。
每一个平台都是自然馈赠的“观景台”,360度景色都那么壮美。
今天路程没有岔路,还想下雨之前登垭口,快去快回。我和小涛没等海燕。海燕在后面跟别的和她速度差不多的驴友一起上。
我俩在5000米平台休息的时候往回看,能看见4900的平台。突然发现黄衣服白帽子的海燕往回走了,我扯着嗓子喊:“海燕,海燕别回去!”但她听不见。我跺脚懊悔:“如果我今天陪着她,她也许能坚持到垭口啊。”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