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三线记:七藏沟、长穿毕、子龙秘境四日连穿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游记攻略
因为7月31日小玥刚刚出生,本想着今年国庆就不出门了。

但是几年户外经历下来,攒了一群患难与共的好友,有些兄弟一直就等着一年一聚,经不住大家的邀约,靠着冰青的理解与支持,终于安排了国庆的活动。

原本计划去西藏和暗香、轻云他们一起走千措千寻,但是看了下行程要12天,加上千措的路线确实难走,一路都是爬崖探路,国庆时间明显不够,不太适合我。

后来就想着走念青东,但是等到选好路线再看机票时,往返基本都在6000左右。考虑到群里部分小伙伴的经济状况,为了能有更多小伙伴一起,最后还是选了川西的路线。

但是川西的大部分路线都已经走过了,除了大雪塘这一条难线因为严查没走,其他路线都太短了,不符合队友的实力。没办法,最后就挑了七藏沟长穿毕、子龙秘境三条没走过的路线凑了个拼盘。

因为三条路线之间都有一定的距离,所以一开始我就准备两辆车自驾去四川,一辆是黄大哥的车,一辆是我的车,一辆放在起点,一辆放在终点。解决摆渡和路线的问题。

在两步路上发了召集帖后,陆陆续续聚齐了15名小伙伴。

背包客:部队特种兵退伍军人,几十年如一日保持部队作风和锻炼习惯,日常锻炼就是去健身房和登山,是有八块腹肌的选手,重装包最重,速度最快,雷厉风行,说到做到,是顶级靠谱的大哥。
红色大哥:细心稳重的大哥,一起走过格聂贡嘎,每次都帮忙分析路线,总在队伍前面,积极照顾队友,帮助团队叫车。
黄大哥:跑遍全国马拉松,跑遍全国越野跑,和我一起走过狼塔、格聂、龙眼、贡嘎每年汽车公里数10万加,卧虎藏龙队最强保障。
飘然姐:初次见面以为就是美女一枚,实则实力深不可测。第一次走环太湖时,一天走90km,直接把我和三脚猫拉爆,直接走到我退赛。她是那种可以10分配走12小时不停的选手,大家不要轻易跟。
月影姐:梁晶同时代合肥越野跑一姐,早年多项越野赛站台选手。为人热情开朗,拥有户外指导员证书,全程积极配合参与团队保障工作。
木火:一起准备走狼塔的兄弟,后来因为行程冲突未能同行,后面与背包客一起补上了狼塔之行。去年他是和三脚猫一起完成唯二贡嘎180km大环线的选手。日常锻炼是每周去大五台,实力深不可测。
图图:全程马拉松330选手,一起走过格聂,性格谨慎,为人风趣,但偶尔也很有原则,为本次徒步专门准备了3kg的制氧机,足见其谨慎和体能强大。
三脚猫:马拉松破三边缘选手,每周跑一次山的男人,走起来谁也不认,谁也不等。本次七藏沟行程收尾很靠谱,最后子龙秘境出山是拦也拦不住。
果冻:一起走狼塔、格聂,目前半职业马拉松选手,全马240水平,人狠话不多,口头禅是“你们先走,我后面追上”。
老彭:一起走过格聂和贡嘎,为人稳重低调,服从团队安排,体能上等,一起走过格聂、贡嘎的路段。
瑛姿:越野跑天赋女选手,50公里3000爬升,7小时水平站台选手,一起走过贡嘎、格聂。
唐江平: 马拉松、越野跑双项选手,全马245选手,越野跑经常站台选手,长穿毕回来后仅隔了两天就获得西山十攀第二名。(灰色羽绒服)
小茵:19年和我一起走贡嘎的小伙伴,当时过垭口全靠她照顾,带我走完第一次高海拔路线。一晃6年不见,实力更上一层楼。
意涵:川警大三学生,体能天赋上限暂不清楚(两个月训练全马320以内的天赋型选手),全年训练无休,性格阳光开朗的帅哥。去年在他的帮助下,认真给我们讲解登雪山装备使用注意事项,帮助我、背包客、飘然顺利登顶那玛峰。
这次徒步安排与以往不太一样,考虑到前两年自驾的便利性,从一开始我们就初步定了自驾两辆车过去的方案,但是后来有队友要提前去成都,导致两辆车无法坐满。于是经过讨论,定了另一个方案:我、瑛姿、小伍、红色、飘然、三脚猫7人一辆车从南京直达成都(路上这辆车作为全队保障),木火、背包客、月影、图图、小茵、意涵、果冻、老彭8人提前在成都集合从成都包车出发。
最后本次徒步大家讨论后原定计划如下(实际行程长穿毕走了一天,子龙走了一天半):

10月1日晚上到七藏沟起点,选择露营或者民宿

2日到7日三线行程(中途大家可根据体能自行选择,如少走一条路线就进行休整),这三条路线是七藏沟、长穿毕(反穿),子龙秘境。

七藏沟
D1: 卡卡沟口-长海子-鱼海子,30公里,海拔上升950米/下降300米
D2: 鱼海子-红海子-长沟村,26公里,海拔上升1250/下降1430米

毕穿长
D1:磐羊湖- 叉子沟尾营地12公里 海拔上升1000/下降850米
D2:叉子沟尾营地-木骡子- 喇嘛寺22公里 海拔上升100/下降500米

子龙秘境
D1:解放一村-水库-猪场-4300营地-垭口-长海子营地  20公里 海拔上升1600/下降450米
D2:长海子营地-瀑布-3600营地-垭口-木屋  25公里 海拔上升500/下降2200米

7日夜里康定聚餐—返程

本次行程速度较快,大家可以考虑半重装,每条路线计划露营一晚,不必要的装备和食物可以少带一点。

目前确定的是黄大哥的车会全程在路线保障。其他大家广泛发言,多提建议,共同讨论。

这次活动大家采用AA制,其实也没啥领队,大家不要过分依赖队友,带好单兵装备,无特殊情况不要脱离队伍。白天要求全程配备对讲机,并保持开机状态,出发前要充分做好攻略,确保有下撤能力,对自己负责,如队友有特殊情况大家也要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目前8人小队具体行程是:10月1日晚,成都东—卡卡沟,8人(1600),10月3日晚铁匠沟出山—毕棚沟红石坪景区8人(1600),10月5日长坪沟—解放一村村委会(1900),10月7日,子龙秘境终点—成都(1700),
另7人小队南京出发全程坐黄大哥的车,自行解决起终点摆渡问题。(每人1000)
实际行程情况如下:
9月30日:南京集合

上午在家磨磨蹭蹭整理了一个上午的装备。下午实在太无聊了,看到瑛姿、唐博5点就能到南京,心想着自己7点半到要让大家等很久。于是看了一下车票,正好有下午四点到南京的票,于是我和三脚猫说一下问他能不能改签,但是被猫哥一口否决。我想着一方面在家已经急不可耐要出发了,另一方面也本着不想让大家等我的原则,就提前出发了。
因为是在南京出发,一开始东道主梅子就说要在南京送一下大家,但是因为他们今年要回湖北老家,也是当天晚上走。家里人怕国庆堵车,就让她不要送我们了。无奈梅子就在南京明丰渔歌给大家提前安排了晚饭,她自己到了个场打了个招呼就先走了。我、瑛姿、小伍、红色、飘然、三脚猫7人陆陆续续也到饭店集合了,大家在饭店吃了饭已经是8点30左右了,于是我们就启程出发了。
全程1834公里,因为今年比较堵,所以开了29个小时,中途就在靖远下高速吃了个饭。到达时已经是10月2日凌晨1点半左右了。
10月2日:
凌晨1点半到了卡卡沟,为节省休息时间,大家没有扎营,就在车上休息直接对付一下了。
因为已经在七藏沟进山口了,所以我们手机都没有信号,但是黄大哥车子有Wi-Fi,所以他手机还有信号,于是我让他联系一下另外8人,早上6点左右的时候,黄大哥说他们已经在来的路上了。于是大家拖着疲惫的身躯,立马下车整理行装。
还没整理几分钟,8人队伍也到了,我和黄大哥去找了个地方停车,让三脚猫带队友们原地热身一下。

我和黄大哥在司机旦增的带领下,把车开到了一处养蜂人家边上,和养蜂人大哥打了个招呼,说好给他30元停车费,我们就回到了起点。

我们回到起点后,一部分队友已经出发了,于是我带上剩下的队友也就出发赶了上去。
刚刚出发的时候,一路都是齐腰的小灌木,大家就在小灌木中的小道上快速地穿行,一路走得很惬意,第一天安排了木火和三脚猫收尾,他们也一直在后面。
可能是第一天走的原因,队员速度都很快,让黄大哥带了一段,结果他直接走出9分配数。队伍拉得很长,最前头和最后头拉出了500米的距离。

我一路给大家拍着视频,一路和老友们打着招呼,对讲机前后压着速度,大家走走停停,各自组团聊着天。
一开始我们一直沿着河道左侧走,一直走到河道旁的小路不是很明显了,很多小伙伴就自己开始找路了,有的上山准备横切,有的准备过河到右侧走。

我仔细看了一下,估计河道左侧前面都还是有路的,于是我拨开小树,在不明显的路迹上走了十几米,果然前方豁然开朗,很快就回到了机耕道上。

走着走着,对讲机就响了起来,有的队员到了河道右侧,但是右侧的路并不好走,于是我和前队联系了一下,让他们在原地等一下,我们等队员过河。

我在路边发现了一座独木桥,于是我就用对讲机和后面的队员说这边可以过河,于是我就在独木桥等着他们。后面我等到了老彭,但是老彭尝试了一下那个独木桥,太滑了。所以老彭最后还是脱鞋过河的。
陆陆续续等到了后面的队友,难得集合一下,我让大家拿出旗子准备一起拍个合照,这时来了一个重装的litost,大家和她聊了一会儿,得知她是一个人在走,行程也是两天,于是大家和她说能跟上大部队就和大家一起走吧,于是拍好合照,大家就出发了。
拍完合照后,大家速度就快了起来,黄大哥速度不快,慢慢地就走在了后面,三脚猫和木火一开始还能在前面十米的地方等着,慢慢地也就越走越远了。我想着,还是不能把黄大哥丢下,于是陪着他慢慢地走着。

期间我一路看着地上的矿石,河沙,研究起了淘金。
我和黄大哥就这么不急不缓地在后面走着。
直到走到长海子,那是一抹从未见过的蓝。
经过了长海子,我和黄大哥说我先走了去追一下前队,于是我加速先走了,于是在长海子营地追上了队友,部分队友还在休息,部分队友已经在爬垭口的路上了。

最后出发的是我和三脚猫,木火自从进了新队员litost后,也就没心思收尾了,就跟着他们先走了。

因为要翻垭口,我们对讲机和黄大哥联系了一下后,发现他就在后面不远处,于是我们也开始翻垭口了。
这是今年第一次翻高海拔垭口大概是从3700到4158,全程1.5km,身体还没有完全适应高海拔,爬升还是很累的。就这么慢慢地一步一步挪到了垭口,前队已经走得很远了,就剩下我、三脚猫、图图三人。
于是我们三人结队准备去追前队,垭口后面是7公里的下坡,尽管我们拼命地加快速度,但是仍然追不上。下到一个山坡的时候,三脚猫整理了一下装备,我和图图就继续往前追了。我的对讲机坏了,只能听见声音,却没办法发出声音,最后在离大部队还有800多米的时候,我看到前队几乎是在跑步下山,于是我和图图说:“算了,我们不追了,就好好休息一下。”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