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城记——扬州 - 云南 - 8264户外手机版

  云南



火车到站扬州东站,上次的扬州一日行也是从这里离开的,位于扬州市烟花三月路,是中国铁路上海局管辖的铁路车站,连镇高速铁路上的中间站点,站房总面积2.8万平方米,站场规模2台6线,于2020年投入运营。站房采用天划神缕、雅石造景的设计理念,屋面由扬州假山石为意向演化,是扬州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



东关街上还有座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个园”,人太多,也不想进去了,门口拍个照算是到此一游,然后坐着公交回到酒店附近的三盛商业广场,我们在商场里找了家当地人吃的扬州菜馆,把扬州狮子头、高平豆腐、松鼠鱼和扬州炒饭等名菜再点了一遍,不但好吃,还便宜,最起码看着不像是预制菜。



本次旅行结束,回酒店背包,在机场大巴上一路睡到扬泰机场。机场距扬州市区30公里,为4E级国际机场,是扬州市和泰州市共用机场。始建于2010年,拥有一座3.1万平方米的航站楼,一条跑道,14个停机位,13家航司执飞40条航线,通航城市32个,最高年旅客吞吐量为365万人次。



飞机平稳起降,快12点时我们回到昆明家中,本次远行很完美,但我还是想再来一次。

第一个巷子口就看到武当行宫,难得在这样拥挤的扬州城里有个不收费的景点,行宫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始建年代不详,行宫沿中轴线依次为山门殿、真武殿和三清宝殿,面阔三间,其中三清殿为明代建筑,山门殿和真武殿为清代建筑,院内还存有古银杏树三株,全方位展示了扬州道教历史发展的轨迹和文化底蕴。



出了园子,一头扎入汹涌的东关街,街长1.1千米,是扬州城里最具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街面上市井繁华、商家林立,有陆陈行、油米坊、鲜鱼行、八鲜行、瓜果行、竹木行近百家之多,不仅是扬州水陆交通要冲,还是商业、手工业和宗教文化中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本来以为这里只是个道观,没想到在一座未开放的庙宇后面藏着个花团锦簇的园林,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别有风味,园中最多的是琼花,它是扬州的市花,我以前没见过这种花,呈白色,又透着一点点绿,每一簇花有7-8朵围成一圈,中间是一堆白色的小球,不知是花苞还是种子,花型很好看,没想到,在啥都贵的扬州,被一个8块钱的小园子给打动了。



江南的园林是真的多,皮市街与关东街之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叫琼花观的小园子,旧称蕃釐观,位于文昌中路,始建于西汉元延二年,原为供奉主管万物生长后土女神的后土祠,观内有牌坊、山门殿、三清殿、琼花台、竹轩花亭、无双亭、聚琼轩等建筑,规模宏大,景色优美,浓缩了江南园林美景之精华。琼花观门票只要8块,与动辄就48的大园子相比不知道要良心多少。



朱自清故居在万寿街的安乐巷,面积不大,占地700平方米,始建于清代,为三间两厢一对照建筑,是扬州传统的三合院式民间住宅。故居完整保留朱自清生活原貌,书房、卧室陈列其生前书橱、烟斗等遗物,系统地展示了朱自清生平事迹及手稿文献,于2016年对外开放。我在浙江台州的临海也参观过朱自清纪念馆,他在临海教过一段时间的书。



再往北是皮市街,据说是可以与东关街抗衡的另一条网红街,人虽多,但还能走得动。小街全长只有700米,其名源于元代马军营皮货贸易,明清时期发展成为专业的皮货市场。现街区通过整合非遗、老字号资源,引入文创、轻食等业态,形成“文艺范”与“烟火气”融合的网红文化街,皮市街上有扬州最大的大字墙,只是人太多了,只能拍到上半部分。



在老城巷子里胡乱穿梭,本想去小盘谷的,没想到了四岸公所,这里是清代至民国时期湘、鄂、赣、皖四省盐务管理机构旧址,占地面积4700平方米,公所分东、中、西三路,有各类房屋90余间,现经改建,作为盐税文化旅游长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开放。现园子整理得很小资,不收费,里面有些商家在营销,买了听啤酒,二分明月楼也在这个园子的北边,关着维修,我从门缝中拍了张照片,看不见楼。



走进老城街区全是人,被挤着挤着就来到何园的出口,出园的人群如士兵一般排着队被挤了出来,有个带着东北口音的老娘们儿说:“就不知道这是来玩个啥。”我和苗妈都笑了。再往前走才看到园子的入口,入园的队都排了三百米,我估计是那种买了联票、不进去看一眼又舍不得的游客吧,不然谁会花48的门票在大太阳下面被挤着进去又挤着出来呢?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