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念归来,再无他念 ——他念他翁徒步看海线游记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游记攻略

唐古拉山-他念他翁-怒山-他侬通猜,一座绵延1300公里的山脉,雪山盛宴,森林花海,高山湖泊,几乎云集了高原的所有美景,壮美、原始、神秘、多姿多样。云藏交界的他念他翁,更是隐匿的世外仙境。











前言


看了“荒原中国系列”的《大横断》,我对七脉六河的横断地貌更加向往,也种草了一条神秘的路线:他念他翁。这个名字听上去就带有莫名的宿命感和吸引力,让人心生情愫、魂牵梦萦。

他念他翁起自唐古拉山脉,是怒江和澜沧江的分水岭,在西藏昌都境内称他念他翁,在云南省称怒山,绵延在缅泰边境的部分,又称他念他翁或他侬通猜,海拔也从平均4500米降到2000米以下。

夏季看花,秋季看海。

6月份我去看了珠峰东坡的花海,这一次我要去探寻群山深处、星罗棋布的海子,置身秋天的高原,在我最爱的季节里拥抱我最爱的风景。

看了组队公告,加了群。

结果,离出发还有一个多月,两位组织者先后退群。

与其被人放鸽子,不如我自己来!

查询了很多的帖子,做了详细的攻略和大量对接咨询工作,我接手这个10人小队伍,变身领队。

以前我是体能强、A钱快、事少、尊重领队的优秀队员,这一次需要带上脑细胞、启动更多的能量。

轻装、平均海拔4500米,每天行程不超10km ,他念他翁的难度、强度在我这里属于三颗星:中等。在高原最不可控的是天气,领队最担心的是没有经验的队友。



还是重装走吧

属于徒步必走线路
10月份确实是走高原线的最佳季节,景色漂亮
后记

后记就是一场难忘的活动,总会留下强大后劲,持续影响你的生活。一段时间内,那些经历过的画面,时不时闪现脑海,新的感想也会迸发出来。

美好事物总会唤起人们美好的情感,就像徒步时看到的唯美风景,队友温暖的帮助和照顾,有趣的灵魂引起的共鸣和启发,都是人生历程上浓墨重彩的体验,让人回味无穷。


人的无趣不是因为读书多少,而是被种种社会角色和规训框住,失去自然本性,变成了一颗了无生趣的金属螺丝钉,说着滴水不漏的话,做着无比正确的事。

人老也不是因为年龄大了,而是不再有欲念,没有想做的事、想见的人、想吃的食物了,没有活力、没有色彩的日子,当然是对生命的辜负。

等明天、等下次、等将来,等来的是地球的淘汰。


根据抖音创作者大会统计的数据来看,最近运动领域里,户外徒步板块的增速是最快的。同时,近期户外徒步也发生了很多安全事件,南太行驴友坠崖、党龄女孩失温、珠峰东坡数百人被大雪困住、子龙秘境滑坠事件等。


关于安全,我认为徒步必须具备的要素:

能力:户外徒步真的不是“有腿就行”,准确评估自己的能力,户外徒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先锻炼体能,从轻装低海拔短距离开始,逐渐升级难度和强度;

常识:带着敬畏的心理、学习的态度,独立思考的习惯,认真学习户外安全知识和必备技能,带齐保障安全的装备、药品、食物等。牢记自己是自己的安全第一责任人,不能依赖别人,不要轻信别人的“鼓动”和片面的理论;有团队精神,尊重、信任领队,服从集体安排,户外条件艰苦,需要队友苦中作乐,互相包容、照顾,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每次户外运动提前购买相应的保险。

原则:三新不走,新路线、新搭子、新技术不走。不熟悉的路线必须进行充分的了解,掌握足够的关乎到安全的信息;更不能随便约陌生搭子,队伍里不能全是不了解、不认识的队友,组队前要了解一下队友的基本情况,比如走线经历 、户外经验、体能等,不能与新手或者跟自己能力差距太大的队友组队;有新技术要求的路线,比如超过自己以往经验的距离、海拔、季节(气温),从来没有尝试过的重装、雪山等。这三种情况同时存在,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改变计划。


身体已回到人间,心依然在天堂碎碎念。

到底为什么喜欢徒步?

官方的回答像是美颜手机拍出的人像,未免修饰过度和失真。

真正的徒步,非常单纯的想出发,出发之后又心无杂念的关注脚下迈出的每一步。物理上对嘈杂世界的隔离,大脑细胞的氧气不足,让人自觉的沉浸在当下,仿佛整个世界本来就是眼前的山川湖泊,所谓社会,就是身边的这几个小伙伴。全身心的放空和宁静,犹如开在草地上的野花,犹如闲庭信步的牦牛,生存条件艰苦,却悠然自得。


关于整个线路的进出口、营地、包车等涉及的村庄情况,我想我终于搞明白了。目前镇一级及以上的政府没有参与管理,这条路线涉及到三个村子的辖区:拉岗村、嘎拉村、沙多村,这条路线上的山、路、树林等分属这三个村子,说白了有钱要这三个村子一起挣。重装、自由兵不算,假设从拉岗村进山,那么只能拉岗村的8户村民负责提供交通和住宿,还有第一个营地的管理,进山前两天的马帮也是拉岗村的;第二、第三、第五个营地是沙多村的,第三天开始沙多村马帮接上同批驴友;出山的路也是沙多村修的,出山的车由沙多村村民轮值,外面的车进不来;第四天的营地是嘎拉村的,木屋、营地费由嘎拉村村民来收。

这三个村的村民都遵守和执行自己“村里开会说过的”的方案或办法,不能在个人执行时通融和改变。



关于天气,他念他翁的这六天五夜,第一天到第五天白天大多晴天,晚上下雨。白天偶有短时间小雨、大雾,但总的来说属于晴天,可以看到所有的可看的风光,晚上的雨也从来没有爽约,虽然不知道是谁约的。有几天甚至是大雨倾盆、狂风大作。

虽然说是运气好,天公作美,其实也因为10月份确实是走高原线的最佳季节。


然而左贡县实在是太小了。喝得正酣,路过门口的冰蓝和老赵看到我们,当然要邀请喝一杯;两杯啤酒下肚,榕姐和维妮又从门口经过。这个世界,就这么几个熟人,一天会偶遇三次!哈哈哈!

风认真的解释:不喊你们是因为…

典型的山东式热情、客套。

这就是我跟风不一样的地方,我已经可以站在山东以外的地方,审视那些繁文礼节,警惕不被消耗和困住。

不熟悉的人当然不能随便约酒约饭啊,保持适当的边界感,这才是互相尊重,大家都舒服的状态。不喜欢的人就更不能约了,大家都是成年人,干嘛自寻烦恼。

但是,酒过三巡的偶遇,上头的不是热情是性情,不是客套是豪迈。胜不胜酒力,都斟一杯,喝多喝少没讲究,按照各自心意来。氛围烘到这里,人生几个秋不醉不归的感觉,那个酒喝的才叫酣畅淋漓、快意恩仇。

有的队友不管多辛苦,会热心的为大家拍照,留住那些珍贵的瞬间;有的队友主动担任队医任务,巡查不舒服的队友;有的人看起来有点执拗、性急,但相处下来,却是单纯真诚的可爱;有的人会说自己普通、有很多缺点,其实会劝持不同意见的队友服从领队、在车位不够的情况下主动提出坐到行李上,正义感满格;有的人是表演型人格,初见光彩照人令人心生好感,却经不起细节考验。户外也是修罗场,天地辽阔,风景如画,人性的光辉闪闪发光,人性的自私、傲慢和无知也显露无疑。



我很喜欢跟藏民聊天,了解他们的生活习俗、地域文化、千百年与自然相处相融形成的朴素的人生观。扎西、久美、马夫、出山司机、收营地费的村民,他们身上既有深居山林的淳朴可爱,也有商业化冲击带来的探索经济发展的聪慧。与藏民打交道,要充分尊重他们的本地文化,更不能有“花钱买服务”的傲慢,他们付出大量艰辛的劳动,甚至冒着生命的危险,顺应市场需求认真的“挣钱”。比如修路,长距离赶马驮包,开车满载游客进出山,那些山路崎岖陡峭令人心颤,时有泥石流、坍塌事故发生。时代洪流中,每个努力生活的人都值得被尊重。



10.2左贡

风是我最好的徒步搭子。我经验多、体能好,风信任和依赖我。但粗枝大叶的我更多的享受了风细心的照顾。

风有自己的人生哲学和智慧。她愿意施善,养流浪猫,散财物与人,甚至会直接给藏民钱。

对待生活,对待中年的自己,我俩心意相通: 能吃苦,但不当苦行僧。

庆功宴结束,我俩找了中医馆做了全身放松按摩。

今天约好出去喝酒。前一天就看好的一家馆子,野生菌菇牦牛肉火锅,那真叫一个鲜美!


野生菌菇牦牛肉火锅



每个人的柔措都不一样。

有人期待阳光下闪闪发光的柔措,会因为阴天而遗憾。

我没有期待,我看到的就是我的柔措,所见即所得。

没有执念的人,也有可能激情万丈。



根据前几天的经验,早晨有雾,12点以后一般会出太阳。但今天的耍拉垭口,小雨里面还飘着雪花,温度也持续降低。

大家决定不再等毫无消息的太阳,准备下撤。

我看了一下手表:11点41分。

耍拉垭口海拔4970米,地泵海拔4350米。

从耍拉垭口下撤到地泵,我特意看了手表,

用时74分钟。大雾,跑错了一段。看了两步路,绕回来。最后两公里开启越野跑模式。

很成功的尝试,呼吸,心率正常。我这强大的心肺功能,让我严重怀疑:我可以跑高原越野了!到达地崩营地12:.55分。最后一天,出山心切,我要争取时间,早一点到左贡。我提前下来的这段时间,请两位司机把5个营房的10个大驮包和一个小背包、一个小行李车搬到两辆面包车上。我又检查了一遍,带走结儿留在房间的金属筷子和储物网袋。

终于在5个小时以后,到达左贡。

重返人间的感觉真好。花洒喷出的热水,干爽的衣服、柔然的大床,来自俗世的高浓度幸福感充盈心房。每次出山,总会一边怀念山上的仙境一边倍加珍惜平凡的人间烟火。早晨的那点食物早已被消耗殆尽,真切的饥饿感侵蚀着空唠唠的胃,对食物的渴望和期待达到巅峰。

庆功宴,火锅代表大家沸腾的心情,开心、热烈。庆祝我们领略绝世美景顺利出山,庆祝我们穿越荒野重返人间。


庆功宴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