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四初体验,说点心里话 - 跑步|越野跑 - 8264户外手机版

  跑步|越野跑

四姑娘山超级越野赛,简称“环四”,是每年10月底11月初在四姑娘山镇举办的越野系列赛,今年是赛事十周年,共五个组别,分别是35K、45K、50K、75K和100K。



去年本来报名了赛事志愿者,还在十月中旬去了一趟长坪沟和双桥沟,可惜因为家里有事和身体原因错过了正赛。今年拼手速抢到了50K组别的名额,很幸运站上了起点,也跑过了终点,没有摔跤,安全完赛。



这场国内最负盛名的高海拔赛事,确实名不虚传,我亦种草多年。风景顶级,体验颇丰,和我参加过的其他越野赛都不一样,很值得来感受一下。xhs一千字写不完,在这里码一篇记录留念。


01

赛前


【自身评估】高海拔赛事有风险,绝不是有腿就能跑,组委会也设置了高门槛,如果没有高海拔户外运动经历,至少也要完赛过平原同等及以上距离的越野赛事才可以报名。


我好像是用今年年初的港百完赛证书报名通过的50K审核。个人觉得,完赛百公里的体能+多年高海拔户外经历,缺一不可。后者要求你有基本的户外常识、基础的导航能力、知道看路书、有风险意识、装备充分等等。举个栗子,爬哈巴的经历教会了我防水手套的重要,SOLO哲蚌寺后山的经历告诉我雨衣和保温毯必须随身携带。


在户外,不管是徒步登山还是越野跑,自己永远是第一责任人。


【海拔适应】川西的同等海拔相比西藏,真的是友好太多。这里植被丰富,水汽充沛,湿润且含氧量颇高。


我还提前了三天抵达。10.29上海成都、转组委会大巴到四姑娘山镇,10.30-31海拔适应并游玩景区,11.1比赛,11.2返程。


加上今年6月到9月连续每个月都上高原,这次比赛我完全没有高反,除了赛前一晚可能有点小激动只睡了1个小时,其他时候都感觉良好、吃好睡好。


【赛事福利】报名就可以免费玩景区,双桥沟+长坪沟+海子沟,只要你有时间,就能把报名费赚回一半!只要你待的时间足够长,总有放晴的好日子!


10.30就是个好日子,我在三条沟里选择了去年就非常喜欢的双桥沟,坐在大巴车前排一路拍到红杉林,从布达拉峰徒步6公里到漂流点,顺便感受了一把自由之巅45K组别的赛道。45K的朋友居然要翻两次木栅栏,老有意思了。



04

相遇


除了每次比赛收获的宝贵经验值,还有五湖四海的朋友们相聚一堂。这次和我麦姐强绑定,继去年UTMB之后,我们又做室友啦!是特别率真可爱的姐姐,可惜这次因伤DNS,但不妨碍她早起送我出发、在长坪沟陪我打卡、在终点等我冲线。



同样在终点等我的,还有去年在虎跳峡徒步认识的康复师弟弟。赛前一起聚餐的,还有川妹纸苏苏,我们因慕士塔格结缘,7月在黄龙约饭超快乐,这次再见,她已经是完赛PTL的勇士了!


四姑娘山镇很小,小到偶遇了第一次带我跑小恐龙的苏州小哥,还有去年带我跑鹭岛径的厦门设计师。苏苏带来的小伙伴,说他登顶慕峰的时候见过我;赛道上提醒我穿冰爪的妹纸,说她刷到过我的xhs;姚教授赛前专门来KFC打招呼,我们还在赛道上再次偶遇。


山与山不曾相遇,人与人总会相逢。


四姑娘山,我们有缘再见!


下到大海子的一路在金色的林海中穿梭,雪山倒映在平静的湖面,是忍不住掏出手机拍照的悸动。



但是到了中梁子往下就很崩溃了,我才发现中梁子之前的玩泥巴、都不叫玩泥巴。这里纯纯3公里800米下降的泥浆泥石流!真没苦硬吃


进入长坪沟也不敢脱冰爪,因为赛前徒步走过双桥沟栈道、尤其是红杉林最高点结冰的栈道,就知道这样的赛段有多滑溜。



喇嘛寺出来的土路改成了盘山柏油路,我也跑不起来,看过我前面赛记的朋友就知道,硬路下坡是我的死穴、一颠就痛。这时候天空放晴,索性漫步看风景,一步三回头,还真让我看到了雪后初霁、冒头的幺妹儿。


【个人经验】

1.冰爪从打尖包出来、一直穿到了喇嘛寺

2.墨镜从花海子出来、一直戴到了中梁子

3.补给点有能量胶和电解质,加上自备的盐丸,吸取了7月黄龙越野的经验,我基本按一小时一补,这次没有抽筋

4.香蕉和八宝粥是我的最爱,可惜分别只在一个站点吃上了

5.进站补水可以往软水壶里灌一半热水,喝的时候如果水凉了,我会在嘴里含一会再咽下,防止冰水直接刺激肠胃

6.全程没空打开保温杯、也没有强烈的热水需求。喝水不多,站点间最多就喝500ml

7.一路到下干海子打卡点才看到厕所,也就是35K的地方

8.如果不改赛道,前两个打卡点应该是50K赛道最容易被关门的两个地方,赛前踩点很有必要,出发就要发力,堵车也要大胆往前冲,亦不要被美景耽搁了脚步


03

赛道


这次赛事体验很丰富。虽然雪不停的下,但庆幸的是,微风、无雨,我几乎全程都没有感觉到冷,也没有任何高反不适。


【路书】知道环四完赛率不高,听精英选手分享过被志愿者撵着走的经历,所以赛前仔细研读过路书,看到了组委会加粗高亮的几个难点和容易跑错的地方。除了第一个打卡点打尖包实际距离多了将近1K,其他都在预料之中。



出发400米左拐上山立刻就踩入泥潭,淹没脚踝的那种。堵车+烂路直接给第一个赛段就增加了难度,而且大家还没有上冰爪,光鞋踩在泥地往上爬、得花上双倍的力气才能不后退。


当听到志愿者喊道还剩10分钟关门且距离打尖包还有600米的时候,我惊到整个人都醒了 得亏是取消了八角棚海的3公里800米爬升,否则,第二个打卡点妥妥被关门。



写到这里心情很复杂,虽然侥幸完赛、但缺了八角棚海总感觉不完整。


而错过下干海子打卡的选手,以后真的要学会看导航和路书呀!但凡看一眼轨迹,就知道大方向错了,人组委会赛前还特地发了赛道解析、3D视频,技术会讲解也说了,补给站路牌也有,志愿者也指明了方向。没错,以上我都确认过。


【路况】去年看过晴天的长坪沟和双桥沟,今年薅组委会羊毛、提前两天凭选手手环免费二刷了金秋盛颜下、好天气的双桥沟。唯一的遗憾是没有看到海子沟最美的样子。


不过赛前心理预期放得够低,所以当惊险打卡CP1过后看到蓝调时刻的雪景雪山时,是有一点热泪盈眶了



02

装备



组委会强调的强装自然是一件都不能少!建议装备其实对90%的选手来说也是必备,比如防水手套、防水袜、冰爪、登山杖、防水帽,原则就是:保护四肢末端和脑袋不受凉,走冰雪混泥路暗冰木栈道不打滑。


为了防止失温,我还背了冲锋裤羽绒服雨衣保温杯。虽然都没用上,但我知道,遇到意外,就算退赛,也只能靠自己。



【OOTD】

上身:outopia羊毛打底+始祖鸟AR硬壳

下身:nike加绒压缩裤+狼爪软壳裤(略厚,可考虑换成普通速干裤+夏季薄软壳裤)

头部:戴适防水帽+奈特科尔头灯

脸部:高特雪镜、防晒口罩(后来发现喘不过气摘下来了)、美利奴魔术头巾

手部:戴适防水手套、leki杖及手套、手表

salomon越野包:TNF羽绒服+防水袋、软水袋*2+muji保温杯、三峰雨衣、迪卡侬冲锋裤、水泡针、牙线、便携防晒霜、次抛眼药水、纸巾、医药包(绷带、消毒棒、邦迪、黄连素/达喜)、保温毯、充电宝及线、防水袋若干、现金500块、软水杯、凡士林、头灯电池、GPS

足部:戴适防水袜、TNF越野跑鞋、Hewolf冰爪

腰部:compressport号码带、flipbelt腰包(能量胶+蛋白棒/坚果棒、盐丸、次抛眼药水)


防水袜防水手套这种买了很久的装备,这次终于开了光。袜子还是当年为了走乌孙古道准备的,厚且长,踩泥淌水很踏实。


我的冰爪也要强烈推荐!一路上看到好多人摔跤,可是我即便不用杖,也能稳稳的踩在各种路段包括石块上,安全感MAX!


本来是穿着抓绒去的起点,发现一点不冷,才决定脱下来放在存包区。因为穿多了反而会因为出汗过量、被风带走热量而失温。


顺便提一嘴赛事包。十周年诚意满满,抓绒、防水袜、手套和参赛包都是比赛和日后可以用上的物资,兼具款式和功效。很多选手正是因为组委会发的防水袜,才在这雨雪天淤泥地全身而退。



完赛礼是一件墨绿色抓绒外套+一个牛角奖牌,后者如下: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