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二事 - 福建 - 8264户外手机版

  福建

本来已经计划漳州那边的石头山营运一下是深秋开始可以安排的事,矛盾纠结之余还是被蕉岭的张总一句话“江山那边有崖壁看上去挺好玩的”而破防。

也连续安排了将军帽和南山岽这两条休闲路线,得换种思维落实一下大强度也是对的,考虑到江山大峡谷的峭壁攀爬路线偏短,因而把后林壁这个山头踩一踩就很有必要了,蕉岭过来的朋友难得长途驱车一趟,再将陈山一起走掉才显得性价比超值。

我有找到一条轨迹是龙岩户外大咖“方世玉”做的,他是岩降专家我没法比,福哥跟他一起玩得很溜,这个爬壁路线当初就有福哥的身影,于是我向他讨取了一些回忆并暗暗拿定了攀爬方案。

信息一释放,“e舟”这位大神就偷偷自己出发了,花了两个半小时把我的意图探索了一遍,告知有一段难点最好有绳索辅助。其他都是纯野路值得拱一拱。

有“一路风尘”在列可以丝毫不用担心我今天的安排,他是高空作业选手,对于这样的户外路线是轻而易举般的小儿科。再加上老卢和阿坤的一左一右,20多位驴友前来也够保证。

为了安全我其实是限定人数的,永定出发1车,肖老师犹豫不决之后还是不忍放弃理所当然地得锻炼自己,阿坤舍去村BA的繁忙事务也腾出空来打造热爱,严禄先为了这条路线推迟外出专程居家多待了4天,三爷的出现更加坚定了路线方向的规划,这位户外导师级别的人物可以写进历史的。

蕉岭2车10人,寻乌3人,长汀4人,上杭1人,个个都是精挑细选的强驴。

很令人意外的是穿到竹林就找到了成熟的山民走得路线,一路通畅的很,甚至还发现了一台陈旧的摩托车停在山路上不知为何被主任抛弃。

说抛弃吧又不敢确定,因为它被塑料膜很好地包裹了起来。

我们没有去揭开它破坏它,我们户外人只走自己的路。

老卢和“一路风尘”在铁芒萁的路段左右分不清而喋喋不休地争吵时候,我是耐心地跟在背后,只暗暗心底里发出感叹:行者户外他们穿越陈山这条路线怎么要花6个半小时呢,并且还在茅草丛里摸索到天夜。

自比,以黄连盂为主峰辐射开来的各个山头,昨天结束,我算真正全部完成了。

细数一下有:九侯山、鸡公髻崎、石寨盂、天瓦岽、外尖、内尖、崖头山、仑头崆、内崆、九十九墩、黄连盂、岩顶山、龙伞岽、风柜斗、鸡公崎、大门崎、玉首、盘金岩、岩下山、陈坑笔架山、后林壁、陈山。

野蛮生长的户外人就得这么行走,任何走马观花的旅游都跟我们没关系,我们要的是自己脚步去丈量、去寻找美,而不是人为的堆砌风景放你眼前。

走在前边的驴友们不断传来好消息,有收获冬天杜鹃花美照的,有收获山药根无数的,有捡到硕大树灵芝的……

于是老卢也就没那么多话了,尽管往前冲。

下午3点半不到,我们成功登顶陈山,这里毫无特色,我也仅仅留念拍照一张就匆忙闪过,急呼走在前头的老卢可以切下山了。

顺带绑了一条红丝带在那,表明我们来过。

比预定计划早了点实现,老卢自己都笑了起来,开心极了,他自己现在是不愿意掉头回撤了。

一路飞奔着往下跑,我右腿不敢用力,下山对我来说就是折磨,于是很快就掉落到了队伍后头。

站在山脊上,微风从四面八方涌来,把疲惫和焦虑都吹散。山下的车水马龙、报表与KPI仿佛离我很远,眼前只有连绵的群山和无边的绿意。背包里的干粮和水,就是全部的行囊,却装下了整个世界的辽阔。

户外人的自由,不是逃离,而是在每一步的踏实中找到内心的安定,哪怕经济大环境并不轻松,也能在山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洒脱,那是不被束缚的脚步,是与自然对话的从容,是在攀登与眺望中,重新定义生活的意义。

这样的自由,不是奢侈,而是一种选择。在山顶张开双臂的那一刻,你会明白:真正的富足,藏在每一次与自己的相遇里。

我们继续往陈山的地标处走去,对讲机里已经传来老卢想山沟下撤的意图被我阻止,来了就要落实完成,不能妥协。

况且这样松软的泥土路走起来十分舒服,没有行者户外告知的那种山脊路闭塞的恐惧。

个别路段不明显,那就强开,已经不是事。

留给历史学家去考究吧,这不是我的专业。我早已将检验学主任医师转变为户外爬山学入门技师,我只研究路线规划就好,这不用跟国家索要经费的。

毕竟在这通缩的时代,我们要节约每一分钱。

阿坤头也不回,做计财的他表示不讨论这话题,安心开心舒心户外爬山就好。

可是我上个月的绩效都还没领到啊,所以来户外爬山也要节约开支了。

口袋钱包有点瘪,但这并不妨碍我来山里透透气,虽然爬山我得到了自由,但是我失去了更多的烦恼,只留下脚下的泥土和身边的绿意。不追求复杂高档,装备也尽量精简,沿途就是最好的陪伴。

虽然还未到地标处,为了预防老卢突然转身回撤下山奔赴去车站,我们找到了一处稍微平坦的地方完成陈山的一张合影。

陈山穿越的拔高甚少,因为我们在停车的起点处就是前往龙井瀑布的山坳口了那里海拔就恰好1100m,该路线是往下行走的。

行走的交谈间,从老卢口里听到了一个关于“石佛母”的故事,老一辈人讲对面有“石佛公”,“母”就在陈山,以前的行者户外他们没有找到。

等一下,老卢啊,你所说的“石佛母”会不会就是你脚踩的位置哦,这堆石头明显就是前人手工堆砌的石墙,莫非就是坍塌了的“石佛母”?

经查找文献资料,我学习如下:

在江山镇大峡谷陈山,是有关于“石佛母”的相关传说。江山镇石佛公对面山叫陈山,陈山内有石佛妈,寺虽已毁但石像仍在,石佛妈头戴寿帽、身着神装,可荤祭,且配有“石妈”神像,其宫庙称“灵远宫”,属于道教规制。

目前尚未找到关于陈山“石佛母”具体情节的详细传说故事,但从石佛公与石佛母的供奉情况及宫庙规制来看,它们在当地的信仰文化中占据着一定的地位,或许其背后有着与当地历史、宗教或民俗相关的丰富故事等待进一步挖掘。

陈山穿越不用攀爬崖壁,“雨儿”于是就把头盔收纳了起来。

阿坤也不戴头盔了,说很闷热。

去年行走仑内崆的时候我们从远处往这陈山观看,崖壁耸立十分雄伟,而我们走上这山头却又察觉不出什么惊险了。

“一路风尘”倒是对远处的石寨盂又提出了兴趣,我回答那片乱石坡无比壮观。

众人顺着峡谷夹杂的滚石一路滑下来,到了沟谷,一座破损的铁索桥已不安全通行,乖乖滴下到河床里再翻越上公路,回到原来的停车点,在那里的烧烤区完成了我们的路餐。

路餐过程删掉不提,我那新买的自热煲仔饭打开的时候洋洋得意,然而在拆了米包后不小心被我打翻了,如同野猪窠溯溪的煮面整锅翻盆,如同情人谷穿越的牛排肉落地,反正就是午餐没得吃了。

还好自己有一枚鸡蛋可以补充,再加上三爷递过来的一个苹果,算是路餐解决。然后,我们就继续上路完成今天的第二条路线:陈山。

老卢告诉我说已订票晚上要前往漳州乌山,那时间会矛盾的很,因为行者户外发给我的陈山穿越轨迹他们是花了6个半小时,现在是午后1点半,必定影响他的时间安排。

我叮嘱这样:把我自己的老帕萨特开到下山点停放,老卢自己的车开到陈山的起点,我们大伙登顶了后老卢一人回撤,自己开车去车站,我们继续穿行。

这样对他时间就省出来了,剩下的我们要走夜路也无所谓,反正晚饭已经安排在了江山镇的桥头饭店。

崎岖山路上,仿佛每一步都被山林温柔关照,陡峭处刚想寻个支撑,手边就递来韧劲十足的枝丫,湿滑处正愁无处下脚,足底便撞上稳稳当当的石棱。不必刻意寻觅,那些恰到好处的借力点,像是山林早已备好的善意,默默托举着我们向上攀登,让原本艰难的穿行多了份从容与安心。

接近谷底,峡谷林间一株古树,粗壮得仿佛能将整座山的历史都包裹其中,树皮粗糙如铠甲,深深的沟壑里藏着岁月的印记。

阿坤站在树旁,仰望着它,仿佛在与时光对话,可以感受到他的眼神坚定,脚步沉稳,无论山路如何崎岖,他都能一步步向前。这份坚韧,正如这棵古树,在风雨中屹立不倒,在岁月里默默生长。

这是当年游乐园性质的景区指示牌,可以看出商家对此地的内容挖掘是费尽心思的。

那岩壁蛛侠估计就是“一路风尘”看见的那只飞狐的位置了,他说石头砸到了可惜没抓着。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