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城记——唐山(一二) - 云南 - 8264户外手机版

在离开
张家口后,我在帝都
北京呆了四天,留下了许多的记录,但是没有写成游记,主要是这几年我多次来到京城,学习了很多东西,却都没有静下心来好好写一下,就只能先放一边,或许再过些时日,我好好整理,再写不迟。
从北京往东,有一座大名鼎鼎的城市,这里的GDP远超
河北省会
石家庄,而且在去年还进入了万亿
俱乐部,是北方城市中不多的显眼包,她的名字叫
唐山,我国著名的工业生产基地,也是我国重工业发展的先驱,这里有我国第一条标准轨铁,第一台我国自主生产的蒸汽机车、第一桶水泥、第一件卫生陶瓷,使之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



纪念馆的外围,是唐山抗震纪念碑广场,广场中间竖着的唐山大地震纪念碑是唐山市的标志性建筑,纪念碑主碑由四个梯形变截面柱构成,通过裂缝状缝隙象征地震灾害,下部浮雕群组展示抗震救灾四大主题,28级台阶隐喻地震发生日期,顶端手型雕塑诠释人定胜天的精神内涵。而今的纪念碑下,欢声笑语,是孩子们的运动舞台,小轮车、滑板在我眼前飞来飞去,天高地爽,国泰民安。




广场南部,是大钊公园,这里原名人民公园,占地面积14.8万平方米,李大钊同志是唐山市乐亭县人,公园内繁花似锦、芳草萋萋,有大钊纪念区、花舟鱼跃区、环湖景观区,还有观鱼亭、沁春亭、龙舟码头、晶阁鹞飞等景点,是唐山市一座综合性城市公园。
本来想逛一下凤凰山公园的,又担心唐山抗震纪念馆下班闭馆,赶快扫了个车骑过去。抗震纪念馆位于唐山市新华东道,建筑面积7700平方米,由原唐山地震资料陈列馆改建而成,于1986年正式对外开放。纪念馆上下两层,展出文物50余件、照片400余张,全面展示了唐山市综合情况、抗震救灾历史资料、震后恢复建设和改革开放以来的辉煌成就。




博物馆一看就是一座老建筑,由原唐山市展览馆改建而成,由南、西、北三座品字型的展厅组成了五个展厅,而居中的广场中心,立着一座毛主席雕像。我使劲回忆了一下,昆明老展览馆前,曾经也有一座几乎是一模一样的毛主席雕像,而今,我家那个展览馆在荒废了无数年以后,终于要改建成云南革命军事馆,期待中。




绕过了公园,再走几百米,就是唐山博物馆了,唐博位于凤凰山公园东侧,国家一级博物馆,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成立于1996年,博物馆设古代唐山、冀东三枝花、馆藏艺术品三个基本陈列和临时陈列,馆藏文物1.7万余件,是一个集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宣传、教育为一体的地方性综合博物馆。




在工业博物馆与唐山市博物馆之间,还有一座劳动公园,面积不大,一池碧水,芦苇丛生。公园地2.4万平方米,于2021年建成开放。公园采用一湖四区布局,以劳动湖为中心,分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术四大区域,通过雕塑群、历史长廊,系统展示了唐山工人阶级百年奋斗历程和城市发展变迁。




中国唐山工业博物馆位于唐山市北新东道,由原城市展览馆改造而成,场馆面积6000多平方米,博物馆以工业之路为主题,讲述唐山在中国工业史上创造的七个第一,从早期工业发展到近代工业突破,深度挖掘唐山工业精髓,系统全面展现了唐山近现代工业的发展历程。场馆并不是很大,但内容很丰富,还停了一辆龙机号的样品,里面坐着慈禧老佛爷。




下得山来,先来到的是唐山工业博物馆,馆前有被称为“龙机车”的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雕塑,机车旁边立着为唐山工业发展做出过特别贡献的精英,他们有李鸿章、唐廷枢、周学熙等。雕塑后是一条林间小道,圆弧型廊道伸向远方,两侧有记录早期中国工业发展的文字和图片,带我们回到那段峥嵘岁月。




兴国寺曾在唐山大地震中被完全毁坏,以后荒寂了数十年,直到宗教政策开放后才在原址进行了重建,今天我们看到的寺庙是座很新的庙宇,殿堂与佛像都闪着金光。我到的时候,大雄宝殿正在上午课,几乎所有的僧人都在一起诵经,我可以相对自由的参观。此大雄殿供奉的是五方佛,两侧站立多为金刚而非罗汉,后殿有观音殿、藏经楼等,建制比较齐全。




山坡下,有座始建于唐贞观十九年的寺庙,这个别无他意,真真实实是李世民为纪念东征高丽得胜而建,取兴国安民之意。现寺庙坐北朝南,占地70余亩,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楼、万佛堂等建筑,祥云高照,金莲生辉,是唐山市著名的佛教寺院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