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长征路:党岭莫斯卡穿越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游记攻略
雪山,草原,五彩斑斓的原始丛林,这就是川西的秋季,徒步人的天堂。 双连海的蔚蓝 甲玉错幽静 牛肝马肺海的形似
卓尤母错宏伟 党岭雪山 莫斯卡高山草甸
俊俏的加米峰

      每一次的户外行走都是在经过严谨思考和安全评估后作出的决定。自然景观,人文历史,意义和价值等等都在每次户外活动中得以实现。     追溯历史痕迹,才能更深刻的理解,过草地爬雪山是红军长征路上最为艰难的户外行军旅程,无数的生命牺牲在茫茫的荒野,少年时期的长征情节经常贯穿于无数次的户外体验之中,长征起点,重点和各个关键点都走过后,前几年过草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后就剩下了爬雪山还未能体验过,所以这次户外活动我们选择党岭雪山穿越作为追溯历史的切入点。理由如下红军爬过的雪山如红四方面军‌:1935年5月下旬翻越第一座雪山,至1936年7月间翻越虹桥山、鹧鸪山、梦笔山、长板山、仓德山、打古山、夹金山、党岭山等10余座雪山。‌‌比较有名的就是夹金山和党岭山,前者已经能跑汽车了,后者还保持着原始面貌,秀丽的景色成为这两年来火爆的户外线路之一。所以这次川西活动以党岭穿越为主要活动目的地。
是夜无话,根据明天的行程预计中午就能到达牛肝马肺了,为了节省时间,决定车子直接到牛肝马肺营地接送到成都,情人海顺路打卡。 上下海营地,石房子可以住200一位,帐篷不收营地费 珍惜燃料,当地牧民取暖都是用晒干的牛粪 牧民居住的房子 出发了,葫芦状态好像赶不上前几天,计划时上下海营地,下错朗沟,牛肝马肺垭口到牛肝马肺营地扎营,根据地形图,判断新修的公路可以直接通往垭口,决定走机耕路去往垭口,不想走的活体力差的可以坐摩托车,这样可以大大加快徒步速度。轨迹上说12公里我们实际走8公里,那个垭口可以简化线路,直上直下。到达营地时间为中午2点,车子4点接我们。 新修的机耕路只有垭口那里没修通了

秀美的山川



好美的兰花
这个不是牛粪,也不是草,是树,在极其严寒的天气下长成面包型 路边好多化石 深蓝在垭口拍照
南飞雁杠杠的 牛肝马肺海神似 情人海 由于时间的关系,车子来的比较晚,天黑了,大家就委托零大师帮大家观赏情人海了。于当晚11点多到达成都。 吃过午饭等待车子的过程中大家围坐在火堆旁共话友情,几天的相处零大师完全融入我们这个团队大家庭。行程结束了,留下零大师一人坚守营地,当晚在群里看见又是风又是雨的,还有动物来到营地,心里好是难过,应该坚持让零大师撤退到毛日乡的,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是快人直爽的个性赢得了大家的喜欢,行程姐妹。

本次行程19人组队,14人全程完成预定穿越任务,收获满满,再次感谢来自外地的零大师,深蓝,长藤萝,芳草和晴天,感谢你们的信任和支持。感谢副领队葫芦的坚强保障及全体队员的支持和配合,同时也感谢未遂救援的甘孜州应急救援指挥平台(119),蓝天救援调度平台和当地镇镇zf领导。

本帖最后由 香山红叶111 于 2025-11-14 15:07 编辑

由于5个人的下撤,队伍由19人变成14人了,晚餐是米粉肉丝汤,厨师小伙子的手艺还是刚刚的。早上收拾完帐篷9点出发,今天要经过小海子,翻过垭口海拔4600,双连海,石房子,上下海,露营上下海营地。全程13公里。 零大师重装,但丝毫没有重装的感觉 火石榴
4600垭口 回望垭口 简雪 南飞雁随后来到了垭口 队员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意下到湖边,下去沿湖左边山沿走到湖尾,从机耕路一直下坡,经过数座牧民房子,石房子到上下海营地 双连海 南飞雁摄影师,无人机操作手 双连海珠联璧合,这个海子观赏性强于其他几个海子 深蓝妹子也是超级强驴,一直重装前行 零大师

本帖最后由 香山红叶111 于 2025-11-14 15:05 编辑

党岭到莫斯卡不到60 公里,山路弯弯,也花费了2个多小时,上午九点到达莫斯卡村。由于临时几位队员担心高反,提议下撤,多出来的马匹和马夫能否退订,就价格谈判花了2个多小时,那边人可能由于出于价格分配和谁去谁不去等多原因,最终减少一匹马和半个马夫(马夫不少就是价格减少600 元),上午11点副领队零大师领着队员先行,我和葫芦继续就才品包装,清点,支付一项项落实上马,12点才开始出发,第一天行程就6公里,所有队员到达骨岑错营地(海拔4300).骨岑错营地湖水清澈,草地平整,是个户外露营的好地方,也是莫斯卡穿越适应高海拔的最佳防御型营地,进可攻,退可下撤。当晚下了小雪,气温零下3度。 莫斯卡村以土拨鼠闻名,肥大的小动物憨厚可爱。 鲸落和葫芦沿着峡谷草地慢悠悠的向垭口走,预计3个半小时到达营地。
莫斯卡十二湖连穿在早几年很有名气,线路景色优美,接近性好。一路土拨鼠相伴,湖水,雪山,草地属于休闲型重装穿越线路。
白色毛发的牛 金鸡独立 小小的土拨鼠

营地坐落在第一个湖泊旁边,骨岑错。
晚上下了小雪
骨岑错 回望骨岑错

本帖最后由 香山红叶111 于 2025-11-14 10:22 编辑

18:00,天开始慢慢黑下来,队员们洗漱完毕,准备晚餐,和119取得联系。他还没到。。。。19:00,他还没下来,大家围坐在桌旁,无心吃饭,步行下山的队员都到了。我和九开始启动蓝天救援全国调度平台,,。。。。
19:10,与当地镇某镇长取得联系,了解葫芦海最后摩托车运行情况,当地有可能参与快速救援的人员和相关费用情况。。。

19:30,甘孜州119应急救援准备人员和车辆,约定在一个小时内还没下山就展开救援。。。
19:40,给所有队员汇报现在的情况和面临的困境,给副领队交代完应急措施,整个救援行动由红叶和当地zf及119应急救援,蓝天救援(救援小组已经组建,由成都和湖北黄石队员一起组建)大部队随葫芦继续莫斯卡穿越(理由是队员留下来没有什么作用,莫斯卡车辆和人员,马匹均已经预定,费用很高)
19:50,镇领导打来电话,询问队员情况,需要配合的情况,我向他汇报救援队组建情况。。。
19:55,征询大家意见,是不是现在启动救援行动,大家分析山里晚上可能下雪,以及可能在什么地方,救援时间,认为同意我的意见队员继续莫斯卡活动和可以启动救援计划了。。。
20:00,和甘孜州应急救援电话,加好微信,准备接应,预计2.5小时到达。。。
20:03,和九联系启动蓝天救援程序。。。
20:05,队员坐当地摩托车下来了。。。。
谢天鞋地,大家悬着的心终于放松下来了,立即和119联系,告知情况,取消救援。和镇里联系,告知情况,取消救援,告知蓝天救援平台,取消救援,解散救援小组。。。
我代表队员向各方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桌菜没怎么动,我没批评他,也没问他这么晚下山的原因,回来就好,安抚他先吃饭,也没时间批评,因为要去善后那些刚联系救援的事宜。

其实他不是迷路,另开线不假,走到队伍前面去也不假,我的判断是对的,他和另外一位队员走的半山腰那条横切线在卓雍错出口右边那个石头坡切下来返回正路,根据另外一名队员说那里根本就没有路,从树林和石头上开路下来的,此后就分开下山,他16:08分下到葫芦海后就进木棚喝茶去了,此后几个小时就忘了下山,一直到晚上老板没有游客了才想起自己的队友和下山(他第三天在莫斯卡和我说的经过),我们就在棚子外面集合清人。

本帖最后由 香山红叶111 于 2025-11-14 15:21 编辑

从甲依错到最高垭口处大概4公里3个小时上升500米,垭口处4600米,我们大部分队员在12点准时到达,后队相隔半个小时,比计划时间提前半小时。 半山平台处,甲依错湖水成天蓝色 党岭雪山群坡度不是很大 来自黄石的胡说,上次一起走过喀拉峻,性格好适合团队出行。有轻微高反。
自然形成的布满经文的石头
不了和六六 甲依错像一块碧玉一样镶嵌在群山之间 需要翻越的垭口 干坝子,甲依错和甲尤母错之间冰川淤积湖,
红线为红四方面军翻过的垭口,从淤积湖的右侧和左侧垭口都能经过,经过实地考察我认为从右侧可能性比较大,坡度平缓。绿线为本人设计的行军路线,可能要简单明了,亦或是由敌军把守,红军才逼迫翻过雪山出其不意的冲出敌人包围圈。这里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党岭山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系大雪山脉的北段,主峰海拔5470米,是红军三大主力在长征途中翻越的最高雪山 。 1936年2月,红四方面军南下受挫后西进甘孜,途中需翻越党岭山。为给部队筹备粮食,兵站部在凌晨3点半出发,前卫营在前,随后是轻伤员、担架队等。行至半山腰时,突遇风暴,许多同志被卷进山涧,部队只好就地宿营。第二天,部队继续前进,最终成功翻越党岭山。红军战士刘志海在党岭山牺牲时,手中仍紧紧攥着一个党证和一块银元,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想着交最后一次党费,其事迹令人动容。- 历史意义:红军长征过党岭,展现了不怕艰难困苦、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以及坚定的革命信念 。党岭山的艰难征程,是红军长征艰苦卓绝的缩影,也为长征精神增添了深刻内涵。
庄洒和深蓝 深蓝 来自黄石的九,蓝天救援队队员。为后来救援平台的搭建起到了关键作用。
甲尤母错(也称甲雍错)。就在这个山梁上,和身边的队友交代这个湖出口处下到葫芦海后,下到湖边,两两位队友没有跟着队友走过的路,自开线路,结果走到先锋前面去了,从此造成后来的一系列救援误会
不同的角度拍摄 庄洒和深蓝,从这里直接插到湖边是正常轨迹的走法,实际也可以以顺着路迹半腰绕行回到正对面湖的出水口位置,我在地图上和现场做了对比,也在聊天中和身边的说过,但为了队伍的安全我还是选择轨迹线路,估计身边的队员认为我的说法可行,那样可以不用走很远的下撤,后来听他说至少近500米,我心里知道确实如此,但是他们没有记住我最后的话就是不能另开线,跟着队伍走,等我前面带队后,他们还是选择那条线路去了。所以后来没有找到人我就知道他可能失联的正确位置,党岭湖上面和甲尤母错(也称卓雍错)出口山林那里。我是想只有那里下坡过河的石头缝里搜救就成。
此时是下午3点快要到达出口,下午就是葫芦海,冰葫芦的心情很放松,跟着我慢慢的沿着出口走去
冰葫芦,庄洒和深蓝 出口过来后一个小上坡转过来就能望见葫芦海了,山林变得格外娇媚 五彩的杜鹃林伴随着清澈的流水 党岭雪山和雪松
一面走一面下雪,高原随时变天确实习以为常。正是由于下雪才逼迫我快速的组建搜救团队和救援方案选择,因为晚上天气更冷,人在野外能不能呆过12小时不好说。 杜鹃林出来的大石块上是个拍照的好地方
零大师湖边静思,我估计她会说:大好的河山,扯TMDJB岁月。

下午四点半我们先头部队到达葫芦海木棚子那里,对讲机和收队零大师联系,她一直附送在两名高反队友的身边,走的很慢,但是也到了甲尤母错出口处,也就是说大家相距在半个小时距离。我们就在湖边拍照等人。陆续到达的队友我都一一计算,还有谁没到,等到零大师带着两名队友最后到达时已经是下午5点08分了。清点有两名队员没到,旁边不知谁说他们已经到酒店了,所以我们才决定骑摩托下山,下山那几公里没必要走。愿意走的自己走到酒店。回到酒店有个队友没有回来,从这以后3个多小时内搜救前准备工作,忙的我和大家饭都没吃好。准备救援,准备救援,准备救援。。。。

本帖最后由 香山红叶111 于 2025-11-14 14:09 编辑

最艰难的党岭三湖穿越即将拉开序幕。一场意想不到的未遂的生命救援也将在出山后展开。

时间来到了14号的早上,5:30吃饭,6:00分出发。6:20到卡尔杂村,川西的早上还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通往甲玉错(也称甲依错)的木门没有开,呼叫值班人员也没有人答应,时间不等人,效率就是生命,大家从侧面绕过,在黑暗中向着甲依错方向前进,这里正常是20元门票(也称卫生费),机耕路,有摩托车进山,160 一个人。我们没有逃票,天亮后进行了补票,不能做那事,加强景区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川西山区的早上 溪边红叶

松树的叶子在慢慢变黄 深蓝妹子特别可爱,坚持重装翻越 领队红叶兼先锋。一手手机,一手对讲机,红叶在前面带路,有时需要抄近路,在随后10个多小时一直保持这个姿势。 庄洒,户外强驴,跟着我走了好几条高海拔线路 葫芦副领队兼后勤管理

零小仃大师担任本次活动副领队兼收队 鲸落担任本次活动安保
火石榴户外强驴
太原赶过来的好姐妹芳草 华山超级强驴 胡说和鲸落兄弟俩 六六和我一马当先,第一个到达甲依错 六六第一次参加活动,马拉松选手 党岭雪山是横断山脉的北段,主峰夏羌拉海拔5470米,周围拥有28座5000米雪峰。当年红军就是从这些山峰之间翻过去的。 甲依错(也作甲依拉措)是位于川西的一处高原湖泊,其景色优美,充满自然魅力。 甲依拉错位于距党岭村西北大约十公里的道孚县玉科乡唔冲科村境内。 海拔高度约4100米。湖水清澈,能随光线变换呈现出孔雀蓝、蒂芙尼蓝、翡翠绿等色调,湖岸环绕着茂密的森林,秋季时彩林倒映在湖中,景色十分迷人。
它是党岭反穿徒步路线的重要一站,从卡尔杂村出发,沿机耕道徒步约5公里,爬升360米可到达甲依拉错,之后还可继续前往卓雍错、葫芦海等,形成三湖连穿的徒步路线。
我们8:30到达湖边,半个小时拍照,九点准时出发,开始了三湖穿越的征程。
湖边房子后面有两条路,左边是沿着湖边前进的一条直插半山平台的一条路,没有走过,中途问了一位从哪里爬上来的驴友,他说有点陡,路不是很好,我们选择山后直接上然后横切的线路平缓,可以全方位观看甲依错湖水在阳光下的变化,按照原先计划,我们队伍有2位由于高反直接原路返回党岭,直接到葫芦海游玩,17人继续三湖穿越之旅。 六六和不了 系上一条心爱的队伍标识,唯一的一条。我认为线路标识不可以没有也不可以过多。 阴凉处未融化的雪块 野花映照的夏羌拉雪山主峰。 雪山映照下的芳草更加娇美 这是优点高反的迹象呀


是的秋季川西是户外天堂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正是最美时节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