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辜负,山高月圆-记20251005梅里北C线徒步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游记攻略
梅里北C线,是7月以来,我下半年的第8条长线,也将是今年的最后的远足旅行
风餐露宿这么久,终将回归尘世的烟火。
C线是最传统的梅里北徒步,从龙西村上山,经来得村、尼玛牧场、4600垭口、朵拉牧场、夏热牧场、克勒勃营地、错改垭口、滇藏垭口、最后从云南亚贡村出山。

目前,龙西到来得已经通车,来得到4600垭口近两年也修了路,但是今年塌方,只能摩托车通行。
他念结束,46人的队伍留下27人继续参加梅里北C线徒步。

10月5日下午,车队抵达碧土乡,大家在这里邮寄冗余的行李,同时补充梅里北活动的物资。

这一程我没提西瓜上山,不过背了几斤五花肉和其他食材,为了中秋之夜的聚餐。

C线不具备成熟的商业条件,滇藏垭口马帮过不去,背夫也不太方便接这个生意,所以走这条线需要重装。

考虑到部分队员负重能力有限,我们建议他们放下帐篷炉具等装备,住山上的小木屋,晚餐大家一起搭伙,正值中秋,万家团圆之夜,我们山上欢聚。
晚,在来得村食宿。
晚餐很简单,一大锅土鸡,一大碗藏香猪,加几盘小炒。

餐后,女同志在餐厅打地铺,男同志住进了旁边的大通铺。
在海拔4800米左右,三四个牧民组成的救援队牵着2匹马,一脸不悦的往上走。


对于当地村民来说,那些从西藏过来的,不雇马帮不请协作,不能给他们带来多少收益,是不受欢迎的。


曾几何时,以滇藏垭口为界,云南西藏两边互设关卡,禁止驴友往来。



下午2点左右,我们在坡将营地前集合,这里距离出山口还有11公里距离,和1200米的下降。


翻越滇藏垭口的大幅消耗,让大多数队员成了强弩之末。


而这个下山的大长坡,时不时的还冒出来几十米的小爬升,十分的煎熬。


晚7点,最后一个队员拖着疲惫的双腿从暮色中走出,踏上亚贡村的公路。


至此,计划3天行程的梅里北C线,在全员开足马力的奔波下,提前一天完成。


在这中秋月圆之际,梅里北雪山群慷慨的接纳了我们,毫无保留的呈现了他们华丽而威严的容颜。


当万家灯火在尘世照亮一个个回家的人,梅里北的雪山在云端慰藉一颗颗漂泊的心。


大山有爱,人不孤寂。

爬上海拔5000米的错改垭口,能找到路迹,沿山脊右行,爬升200米左右,便能看到滇藏垭口靓丽的经幡。
在滇藏垭口,遇到了南京的老朋友,能工巧匠,他带着队伍走的亚贡环线,70岁的年纪上了高山依然容颜焕发。
他告诉我,有个西藏穿越过来的小伙子骨折了,昨天爬了一夜,才下垭口。
我们下山不远,便遇到了这个运气不好的驴友。
他已经丢弃了登山包,艰难的往山下挪。
担心救援队一时上不了山,队友们给他留下了一些物资。



何胜四人小分队,率先抵达错改垭口,蓝色的风和王美丽休息片刻后凭借强有力的大长腿,双双飞奔而去。


何胜则留下来帮我接应需要支援的队员。



荒野有情,花开云端。


垭口的碎石坡上,生长着好多株雪兔子,为这一片的荒芜,带来一点生机。


5000米的海拔,到了十月便提前进入寒冬。


这些胖嘟嘟的雪兔子,已经不再水润,也不再招展,低调的蜷缩着身体,迎接冰雪的来临。


脆弱的生命,必须顺应自然。



错改碎石坡一如既往的履行着他的使命,让每一个来梅里北的人,经历一次炼狱。

今年端午一个队员翻过垭口后体能透支,下山途中精神恍惚。


今天则有队员现场走哭。


我也不在状态。

昨晚喝到深夜的酒,今天酒劲还没散去,两腿发软,完全找不回曾经的豪情壮志,我晕乎乎的拖着沉沉的躯体努力往上爬。


天气很棒,云淡风轻,翻滇藏垭口第一次遇上如此清丽的画面。
迈过一个大草甸,开始荒芜的碎石坡,没有路迹可循,对着山脊方向,努力往上爬。  




克勒勃营地的视野不够完美,得往前2公里,横切一段杜鹃林,到巡山小木屋才能看到狮子座雪山的全貌,这里也有信号,但没有水源,要不将是一个很棒的营地。

在小木屋这里左拐继续横切,踩过3公里左右的碎石坡,到达错改平台。


如果有水源,这里将是极佳的营地,梅里群峰和错改冰川就是对面。


而且在这里休息一夜,第二天可以从容的翻过滇藏垭口,直接出山。


错改冰川下面的山谷里窝着错改神湖,转山的人会在湖边扎营,不过牦牛喜欢在这里栖息,污染了水源。



太阳如期而至的升起,点亮了诸多壮丽的雪峰,金灿灿的,这是在度过一个黑夜后,照进我心里的新的光。


今天是10月7日,计划晚上赶出去,所以出发的很早。

为了更好角度的观赏雪山,昨晚何胜带着几个队友在前面的巡山小木屋扎营,所以一出发就走在大队伍前面。
7点的时候,杨益鹏带队出发,我和筱燕临时留下来处理完垃圾。



亚贡村那个游客线不行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