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亲历千家峒搜救 》-----附获救地点地形图 - 广西 - 8264户外手机版
本帖最后由 -漫长 于 2011-1-13 11:21 编辑
以下是引用格瓦斯在2011-1-8 1:06:00的发言:
5日15时接命令:迅速集结赴灌阳县,执行搜救任务。简单准备了一下,顺手带上自己平时户外用的BUCK折刀,因为隐约已经知道起因:上午在网络上已经看到发帖,有人在灌阳千家峒徒步失踪数天,家属求援。 一路冻雨阴霾,行车的速度很快,派出最好的车和最稳健的司机了,对讲机里还督促全速前行。
到达县城,两个小时完成信息采集、熟悉情况、分析研判、拍板决策。确定被编在第一突击组。赶着往肚子里揣了点粮食,再往湖南道县开进,车上灌阳福老大告诉我们,家属报警后当地(灌阳)警方的搜救组努力了十个小时,摔得皮开肉绽都没办法深入到千家峒的核心区,据目前收据的资料分析失踪人员被困湘桂交界道县境内的可能性最大。抵达道县和当地沟通协调交换情报,期间接到一电话称,有一名失踪人员出现在湖南道县月岩林场空树岩村。搜救队伍立即指向发现地,进山开展救援。巧的是那个村的村长刚好在县里开“**”,找到村长加上道县警方工作人员重新整编好队伍,五台车、二十来人,车把油加满,人把胃塞满,OK,GO!
冰霜雪雨的山路,虽细心驾驶,车身、底盘还是不断的被冲击刮蹭,车贵,命更贵,豁出去了,第一台商务车无法行进被弃路边…随着海拔升高、坡度增大,加之砂土路面冰雪覆盖摩擦系数小,两驱SUV打滑歇菜了,另一台电控四驱系统出状况的越野车也动弹不得,仅存的两台机械四驱越野车挂上4L并锁止前轮也没能开进多少,就地稍息,两驱-电控四驱-机械四驱-人工两驱(双脚)-人工四驱(手脚并用)看来是越原始越可靠。6日零时参战人员带装备弃车步行,手电光照下四周满目晶莹,路面山石、树干枝叶上都覆着冰层宛如一个水晶世界,想来是平常户外难得见的胜景,可走起来就没这么轻松了,一路爬坡行走,一小时、两小时…,体能消耗很大,身上战训服被雨雪淋湿(穿雨衣又太闷),内衣又被汗浸湿,这当“诗人”还真不是个滋味。
按战术调整每隔个时段休整五分钟,喘口气相互检查携行装具顺带避避雨,歇下来用手电四周一照,脚下是强光手电都照不见底的深渊,一侧绝壁山石像怪兽血盆大口上的獠牙,周围被冰雪包覆的树枝如魔女狂乱的白发,关上手电就是黑,无尽的黑…救人心切,不敢久留,继续攀爬,领队不断提醒要留心脚下,尽量靠山体一侧前进。谁想当“失足”青年呀,这轮任务为了加快速度,尽可能地减重,装具、防护、衣物干粮都尽可能在保证安全工作底线的基础上一减再减。有一个例外是带了部分现金,因为在特殊情况下聘请当地向导,发动群众等方面还是用得上的。不是说重赏之下才有勇夫,但在这冰天雪地,到处都是滑滑梯的高山上谁能保证不马失前蹄,保不准一跤摔下去就阴阳两相隔了,谁不是上老下小全家的宝,让人家老乡出人出力带路帮忙,光靠精神是不够的,物质点无可厚非。当然事后发现这回此工具没用上,也算是有备无患吧,这是后话了。
跌跌撞撞的与天斗,与地斗了三个半小时终于在路边的悬崖石壁看到有“空树岩村委宣”字样的标语,大家缓了口气,估计距离目标地不远了。掏出手机照个像吧,万一自己挂了也好让家人知道咱这回是在哪、干点啥。职业的原因,面对生死考验的机率会较普通人群大一点,久了也习惯了。把那句“我用心 你放心”安静地在心里默念一遍也算是个交待吧,再说了,人家没危险还要我们干嘛。越往上走气温越低、难度越大,强度也越大,离开车时看到车内温度计的显示是零下三度,估计这会儿应该是零下六七度了,路边很多竹木都被冰雪压垮,折断倒伏,特别是钻竹林,垂下的枝叶如水晶门帘一样,穿过去时还可以听到冰块碰撞破碎的叮咚作响。
雨雪兼程近五小时,4:50眼前出现了几户农舍,到达了这个仅有十余人的空树岩村。很快找到第一名失踪人员,这名男子在村民的救助下已经吃了东西正在烤火恢复体温,神情疲惫心有余悸,手脚带伤,关节肿大,有扭、冻伤情,问题堪忧所幸生命无虞。他告诉我们,12月31日他们一行六人徒步千家峒,不曾想2号天气骤变难以行走,加之迷路又无手机信号无法向外界求救被困山中,三日前他与另五名驴友(三男两女)走失,自己一个人在山中转来转去,为了脱困甚至把所有的露营装备都扔了,误打误中侥幸走到了空树岩村才幸免于难……人、活的,哪怕是一个,找到也算是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待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8 8:58:08编辑过]
以下是引用格瓦斯在2011-1-8 18:56:00的发言:
我们仔细询问了当事人和村民,详尽了解情况后,分析研判其他失踪人员可能出现的区域,根据附近地形地貌讨论制定下一步搜救方案,并进行了人员分工编组。各就各位时天也开始蒙蒙亮了,赶紧烧水煮上几包泡面填饱肚子,村长还走家串户找来据说是三年的老腊肉招待我们,很是感动。也不知道腊肉有不有保质期这一说,管它呢,已经爬了五个小时山了,接下来还不知道要再爬多久,不搞点荤的垫底还真不行。于是大口吃肉大碗喝汤,十分钟解决,开始投入战斗。
一出门,心头一凉!不是气温,低温昨晚就领教了。是天亮后一看这山高呀不见顶;这山大啊连绵不绝;这山险啊都七八十度的坡;草深林密并且都被冰雪覆盖,红外观察设备、生命探测仪很难发挥作用,加上许多竹木倒伏,人行其下全部被遮挡,就是直升机搜寻也缺乏观察条件。失踪人员已经断粮三天,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便没有伤病也很不乐观。说实话,天黑爬上来的时候无法全面观察,没谱;现在一看这样的搜救条件,没底。还真不知道今天什么时候找得到,能不能找到。
不抛弃、不放弃,越是条件恶劣越要加快进度,不然后果不堪设想。穿林海、踏冰原,陡峰林密刀开路,沿途我们刻意做出人工标志以便被困人员发现,一路小心查探痕迹、吹哨呼喊,希望能让失踪人员发现并作回应。突然听到一点声响,远处传来好似女人的声音,stop!全队停下静默清听,仔细辨析…是动物发出的,继续,但凡风吹草动都细细辨识,因为生命不容许错过。
破冰时领队的靴子被一根竹签刺入,蹲下找绷带包扎,起身时他大吼:看!烟!!! 有烟???顺着他的手指,一缕若有若无的轻烟在十一点方向。
真的?是不是?是的!是的!烟雾呈淡蓝色!不是晨雾,是人工火焰形成的!有人了!!扯开嗓门喊,喂、喂、有人吗…哨子…哨子吹得自己耳膜都疼,怎么没听见回应?
冲!向烟雾下部方向冲过去,一边冲一边大喊。
可能吗?幸福来得太突然了,会不会是幻觉,心里既矛盾又紧张,肾上腺素急速分泌,过一条山涧溪流的时候都恨不得直接踏过去。烟雾越来越明显,没错是柴草燃烧形成的蓝色烟雾,越来越近了,掏出****,准备鸣枪示警。
我们在这里…这里… 对面竹林传出人声!
几个人?
五个!
我们五个人在这里!
……
找到了!找到了!!找到了!!!
拨开倒垂的竹枝,一下子冲到他们面前,顿时眼前就模糊了…
终于找到了……
他们在哭,我也在哭——都在,都活着,还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不知道说什么,也不需要说什么,扭头用袖子擦了擦眼泪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才发现他们五人全身上下都是湿的。赶快从背包里取出干粮、温水,这不是留着我们吃的,都是出发前专门为找到失踪人员做的准备,相对柔软容易下口分解的面包,和温热的盐水。递过去,再让浑身发抖的他们换上我们的多功能大衣御寒。别着急,别着急,慢点吃……看到他们,似乎是我的救赎,是自己的重生。
救援,职责所在——责无旁贷、必当尽责!
良心所在——义不容辞、一定尽心!
此次搜救,搜大于救,欣慰地看到六条生命没有被我们错过,依旧鲜活!
子弹上膛,呯、呯…呯、呯
连续鸣枪,这是发给指挥部的信号——我们找到了! (待续)
以下是引用格瓦斯在2011-1-10 12:50:00的发言:
一直提着的心总算是有了着落,搜寻成功但任务并没结束,还必须安全回撤。别看被困驴友们见着我们一个个打了鸡血似的,这只是应激状态下瞬时亢奋的机能提升,动作颤抖迟缓及脸色苍白的表征,告诉我们这已经是明显低血糖、失温症状了,得尽快转移到室内恢复体温。大家伙儿帮着搭手清理现场,把他们的物品装包背上,调整好队伍,向后转,齐步走!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把营归…终于可以哼着小曲迈开大步奔小康了。左手一个包,右手一个睡袋,被困人员的背包物品浸湿后都增重了几十斤…啊…过一个山涧小溪起跳时没掌握好平衡,一脚插进冰沁的溪水中,好在水只及膝。大意不得!还真不能被暂时的胜利冲昏头脑,“零伤亡”可是出发前一而再再而三交待的铁纪律。淡定、淡定…
撤到前指(前线指挥部-空树岩村农舍)居然有回到家的感觉,放下行囊站在门口,真想给每个驴友来个熊抱,回来了,终于回来了…围着火塘取暖,老乡递来浓香的姜糖水,脱困的驴友打着哆嗦还相互谦让着。想来这几个来自五湖四海的陌生人,网络上偶遇,千家峒结识,冰天雪地里挣扎,已然是“生死之交”了。没搜到人的时候最担心的是在孤立无援状态下的自我放弃或身心崩溃,找到后不曾想到历经磨难的他们体弱却焕发着乐观、洋溢着热情。包括在刚找到时那一身的湿漉漉,有的鞋子结冻硬得脚都伸不进去,那样窘态下依旧相互照应、帮扶。打电话报完平安,再添一把柴把火烧旺,大家捧着热乎乎的姜茶暖手,开始交流起来。兴趣相投的驴友网上要约组合,伴行千家峒,尽兴而上,不想气温骤降遍野冰凌,迷路、失散、无援,为了活下来穿陡坡、攀绝壁、跳深潭,无不受伤湿透。
一路上始终坚定着求生的信念,不停地要求自己要坚强要挺住,还不断地编织着善意的谎言,很快就可以走出去了…马上就有人来救我们了…安抚惊慌失措的同伴。谈到这段时,几个驴友还在用眼神做着交流,俨然心有灵犀的默契。突发的灾难使他们能心心相印相互鼓励,共同的应对也让他们心领神会互相扶持。他们自觉地把弱者把女士放在第一位去保护,好几次走投无路要跳瀑布,可落差大,下面不知道多深,而且都是寒冰雪水,女士不敢跳,让其他人放弃自己时,有人斩钉截铁地说:你不走,我们也不走,大家要死就死在一起!……女驴友说到这时,都不忍听下去,这需要怎样的毅力勇气去共命运同生死,不离不弃。
休整了四十分钟,6日10时15分我们清点好人员装备,编队离开空树岩村开始徒步下山。背上他们的包,我笑称这怎么过了六七天了包还这么沉呀。他们告诉我,进了水当然重了好多,但除此背包中还保持着部分肉、葡萄糖、盐,他们始终不敢动用,要留到最后时刻。平时一人一餐的食物量,被困时五个人吃一天,那怕一星半点的食物残渣掉在冰里泥里,都要捡起来吃下去。一块糖,五个人轮流舔一舔,谁也不肯咬,哪怕只是咬一小块…他们顽强地坚持着,获救前的最后一晚火机失灵没法生火,他们抱团取暖,还依旧调侃着谁一躺下就打呼噜,以致可以微笑着面对死亡的威胁。
对他人的尊重,对生命的坚持,我发现自己的心在浮躁喧嚣中迷失已久,此番搜救找回的不仅是失踪的驴友,更是心灵的回归,生命的思考。
看,走出山谷了!队友顺溜提醒着。
山下一片开阔,天空虽然阴沉,但已经没有了雨雪,大部队在前方等着和我们汇合, 走,岁月静好,我们悠然前行……
(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0 12:50:23编辑过]
)桂林人论坛 → 桂林事天下事 → 桂林新闻报料 → 亲历千家峒搜救
本帖最后由 -漫长 于 2011-1-12 17:15 编辑
感谢公安特警武警消防官兵!
再次读这篇文章,只有泪水!!!
在这个全民娱乐的年代,看秀水哥的新闻事迹,比看什么韩剧,日剧,进口大片,什么达人秀,什么超女,刺激多了,没了科学哥,生活多平淡啊?????

:lol:lol
‘6日零时参战人员带装备弃车步行,手电光照下四周满目晶莹,路面山石、树干枝叶上都覆着冰层宛如一个水晶世界,想来是平常户外难得见的胜景……估计这会儿应该是零下六七度了,路边很多竹木都被冰雪压垮,折断倒伏,特别是钻竹林,垂下的枝叶如水晶门帘一样,穿过去时还可以听到冰块碰撞破碎的叮咚作响……’
夏天去过千家峒,没想到冬天的千家峒别具胜景,真真个吸引我了……{:4_121:}
向救援人员表示崇高的致敬{:4_116:}

支持救援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