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2007年“壳牌野生生物摄影奖”作品选介(一) - 户外摄影 - 8264户外手机版

  户外摄影
近日,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展出了2007年“壳牌野生生物摄影奖”部分获奖作品,这些作品从78个国家的专业和业余摄影师拍摄的32000张照片中评选而得。该评奖活动始于1964年,每年举办一次,是一项著名的评选和展示最佳自然动物主题摄影作品的国际性赛事。
获得2007年度总冠军的是英国摄影师Ben Osborne的作品Elephant creation,而获得少年组冠军的作品是Monkey Moment,由同样来自英国的11岁小摄影师帕蒂克·科林拍摄。透过摄影师们的镜头,在他们精心捕捉的一个个生动传神的光影世界中,也许您不仅能获得艺术的美感,还能感受到自然界的神奇,引发更多的思考。(图片及素材来源: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网站 编译整理:陆丽霞 程亮斌 杨智慧)

总冠军

痛快的泥巴浴,作者:Ben Osborne(英国)

英国摄影家本·奥斯波尔尼花了三周时间对一个取水点进行监控,并抓拍下一只非洲象用自己的鼻子在泥水中游戏的照片。这只大象在泥水里畅快地甩着鼻子,大脚恣意地踏着,好象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与泥水来个零距离的接触,才能让自己痛痛快快地洗个泥巴浴。
非洲象在受到人们赞美的同时也遭到了迫害。上世纪八十年代,非洲象的数量因为象牙贸易而减半,该贸易在1989年被禁止。但一些南非国家却声称贩卖象牙可以帮助发展经济,并于1997年允许象牙合法出口到日本。直到2000年,《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颁布才改变了这一状况,从此,一个可靠的方式被确立了下来,而正是这种方式控制住了滥杀野生动物的局面。
评选委员会认为《痛快的泥巴浴》(原名Elephant Creation)在所有的参赛作品中最引人注目和最富有纪念意义,给有关大象的摄影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故而将其评选为2007年度“壳牌野生动物摄影大赛”的总冠军。本·奥斯波尔尼也因此获得了“壳牌野生动物摄影师”的称号和一笔丰厚的奖金。


[ 本帖最后由 billw 于 2007-12-19 10:56 编辑 ]
少年组冠军

松树猴的美好时光(Monkey Moment),作者:Patrick Corning(英国)

11岁的帕蒂克·科林来自英国萨里郡,他因为拍下了“松树猴的美好时光”照片而获得2007年“壳牌野生生物年轻摄影家奖”。照片中,三只松树猴恬静地呆在树上,其中的一只在专心地给另一只猴子找虱子,也许它们刚刚饱餐了一顿,在这树干上的阴凉处享受着美好的闲暇时光呢。
松树猴是新大陆上一种较小的物种,它们生活在墨西哥及南美洲的北部及中部,多群居,只在去寻找浆果、水果、种子、昆虫、小型无脊椎动物等食物时才会分成若干小的群体。和许多新大陆物种一样,松树猴的栖息地很容易遭到破坏。
部分大赛推荐作品

怒,作者:Régis Cavignaux(法国)

一群猫头鹰在矮树丛中慵懒地打着瞌睡,丝毫没有理会正一步步向它们靠近的作者。突然,其中的一只转过头来,眼中充满了警觉和愤怒,头顶的两只“耳朵”也因这愤怒而高高立起,似乎在警告:“不要靠近我们!”但它那机警、可爱的表情还是被作者用照相机永久地留存了下来。

实际上猫头鹰的这两只“耳朵”并非真正的耳朵,而是其竖立起来的羽毛,用以向外界发出警告的信号。猫头鹰真正的耳朵长在眼睛的两边,左、右耳不对称,左耳道明显比右耳道宽阔,而且左耳有很发达的耳鼓。大部分猫头鹰还生有一簇耳羽,形成像人一样的耳廓。猫头鹰脸部密集着硬羽,这些硬羽组成“面盘”,它是一个很好的声波收集器。此外,猫头鹰硕大的头使两耳之间的距离较大,这可以增强对声波的分辨率。当一只猫头鹰在黑暗的环境中搜索猎物时,它对声音的第一个反应是转头,如同我们在听微小响动时侧耳倾听一样。但猫头鹰并不是真正地在侧耳倾听,它转头的作用是使声波传到左右耳的时间产生差异。当这种时间差增加到30微秒时,猫头鹰即可准确分辨出声源的方位。猫头鹰一旦判断出猎物的方位,便会迅速出击。当然,在捕食中猫头鹰的视觉和听觉是相辅相成的,正是因为在各方面适应了夜行生活,它才成为了一个夜间捕猎的能手。

纵身一跃,作者:David Tipling(英国)

南极的气候多变,十分钟前海面还是波涛汹涌,十分钟后便可以平静得好似一面镜子。一只阿德利企鹅从水中纵身一跃,略微肥胖的身体此时显得灵巧了不少,作者成功地抓拍到了动态的企鹅与静态的水面相结合的画面。
企鹅,被喻为“不能飞的海鸟”,世界上的企鹅有20多种,大都分布在南半球的亚南极地带,一年中多数时间生活在岛礁、海滩或海冰处。而生活在南极的企鹅有七种:帝企鹅、王企鹅、阿德利企鹅、巴布亚(金土)企鹅、帽带企鹅、皇企鹅、喜石企鹅。南极企鹅被喻为南极的象征,它们共同的特征是:温文尔雅,绅士风度十足,既能直立行走,又能在冰盖上匍匐爬行,还有“游泳冠军”之美称,其游速可达60公里/小时。南极企鹅多在沿海岛礁岩石上筑巢繁殖,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每年产1~2只蛋,幼鹅成活率仅1/4。企鹅喜群居栖息,少则数百只,多达10多万只,构成了数量可观的大企鹅群,这是生物学家特别感兴趣的研究课题,也是旅游观光的绝妙景点。南极企鹅主要以南极磷虾为食,鱼类和鱿鱼也是其美味佳肴之一,而它又是南大洋中豹型海豹和虎鲸的主要食物,在南极生物链中占据着重要的一环。
[ 本帖最后由 billw 于 2007-12-19 10:55 编辑 ]

急驰的斑马,作者:Anup Shah(英国)

广角镜头的使用极好地提升了画面的质感,作者恰倒好处地捕捉到了急驰中斑马的神态。作者说,他希望通过小小的摄影镜头,能展现一个更加广阔的、充满力量的动物世界。

斑马生活在非洲大陆,外形与一般的马相似,它们身上的条纹是同类之间相互识别的主要标记之一,同时也是为适应生存环境而演化出来的保护色。在开阔的草原和沙漠地带,这种黑褐色与白色相间的条纹,在阳光或月光照射下,反射光线各不相同,起着模糊或分散其体型轮廓的作用,展眼望去很难与周围环境分辨开来。这种不易暴露目标的保护作用,对动物本身是十分有利的。历史上也曾出现过一些条纹不明显的斑马,由于目标明显,所以易于暴露在天敌面前,遭到捕杀,最后灭绝,在漫长的生物演化过程中逐渐被淘汰了。只有那些条纹分明、十分显眼的种类尚能生存到现在。人类从这种现象中得到了启示,将条纹保护色的原理应用到海上作战方面,在军舰上涂上类似于斑马条纹的色彩,以此来模糊敌方的视线,达到隐蔽自己、迷惑敌人的目的。

王者之光,作者:Cristobal Serrano Perez(西班牙)

作者花费了五个夜晚去拍摄在纳米比亚国家公园里饮水的狮子。他说,是这群哺乳动物以及它们的夜间行为引发了他拍摄的兴趣。狮子大多在夜间捕食,虽然在炎热的季节里,它们也会在白天埋伏于有水源的地方,伺机猎食前来饮水的动物。而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们的好视力。本作品充分表现出了狮子眼睛的特点:黑暗中,几道骇人的光极具震慑力,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其丛林之王的王者风范。其实狮子的眼睛并不会发光,在其眼球底部有一层反光的膜,可以将夜晚微弱的光线汇聚在一起反射出来,以增强在夜里的视觉敏感度,所以狮眼看上去好像会发光似的。

狮子是唯一成群生活的猫科动物,雌雄狮在群中分工不同,由母狮捕食。狮体重在120—250公斤,体长140—192厘米。区别于其它猫科动物的是雄狮有明显的鬃毛,为的是相互打斗时起保护颈部。狮子还是猫科动物中唯一能真正发出吼叫的动物,吼声可传到八九公里以外。

重重包围,作者:Douglas David Seifert(美国)

作者在佛罗里达发现了一只嘴巴很大的巨型鲶科鱼,它陷入了小银鱼的“重重包围”中,似乎已经被这些小鱼“纠缠”得有些筋疲力尽了。其实,这些小鱼围聚在巨型鲶科鱼身边可以保护自己免于其它鱼类的侵害,而巨型鲶科鱼则可以享受银鱼提供的“特殊服务”——清理自己嘴里的食物残渣,这种相互依存,互惠互利的共生现象在动植物界极为常见。

巨型鲶科鱼主要以龙虾等甲壳类动物为食,它是大西洋最大的暗礁鱼类,身长可达2.5米,体重可达363公斤。但巨大的体型并未能帮助它逃脱人类的捕杀,在大西洋,巨型鲶科鱼已经濒临灭绝。

“水去了哪里”,作者:Michael K. Nichols(美国)

作者在Zakouma国家公园执行一项水资源的考察任务,因为那里现在已严重缺水。这个公园方圆几英里内,只有一个靠人工补给的水洞可以提供水,因此小小的水源便吸引了狒狒、疣猪、猫甚至大象等许多动物。照片中的这只狒狒已经注意到了作者的拍摄举动,但它眼神忧郁,似乎并没有要采取任何攻击行动的意思,倒像是在质问人类:“我们赖以生存的水怎么只剩下了这么一点?!”

地球上水的总量为14亿立方千米,目前全世界的淡水资源仅占其总水量的2.5%,其中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有87%的淡水资源难以利用。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26%。有人测算,当前全球80多个国家约15亿人口面临淡水不足,其中26个国家的3亿人口完全生活在缺水状态。预计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30亿人口缺水,涉及的国家和地区达40多个。可是,不单是人类的生存发展需要水,动物、植物同样要依靠水来繁衍生息,如果水资源还得不到有效的保护,若干年后,人类将再也见不到这些可爱的生灵,最后,连人类自己也将在地球上消失。

飞来的美餐,Shem Compion(南非)

海岛猫鼬是非常警觉的动物,它们总是会留意周围环境的变化,以防危险的突然来袭。但照片中的这两只海岛猫鼬此刻已经将“安全意识”完全抛之脑后,眼中只有这“飞来的美餐”了。海岛猫鼬喜群居,以昆虫为主食,也吃鸡蛋、蜥蜴等。作为獴科动物之一,这种可爱的小生灵性情凶暴起来足以杀死一条眼镜蛇。
海岛猫鼬是动物界出色的“老师”。它虽然不会教代数或者物理,但却会积极主动地教授后代捕食的本领,而这在野生动物界是非常罕见的现象。研究人员在非洲对海岛猫鼬进行长期观察后发现,这种动物会“有意识”地给自己的孩子开设“捕食课堂”。成年海岛猫鼬会刻意把捕捉到的猎物放在小猫鼬面前,让小猫鼬自己学习处置猎物。它们会先教小猫鼬吃死蝎子,然后吃受伤的蝎子,最后吃活蝎子,这种循序渐进的教育方式和人类相似,因为老师通常都会在孩子学会比较简单的知识后,再教他们更难的课程。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在群居的海岛猫鼬中,不仅父母会教自己的孩子有关获取食物的知识,其他成年猫鼬也会参与这种“教学”活动。

冰浪,作者:Orsolya Haarberg(匈牙利)

挪威的Varanger半岛是一个极具活力与生机的地方。那里的苔原紧靠着海洋,当气温下降到零下二十度的时候,厚厚的冰就会将大海包围。在这幅照片中,海水冲破了冰层,而海浪的汹涌似乎已被冰“凝固”住了,冰层上显现出海浪翻滚的样子,这就好像是冰层中卷入了一朵朵形态各异的白云,而此时,远处落日的余辉将蓝色的天空染成了深红色,于是,一幅柔美的画卷展现于人们眼前,叫人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苔原(也称冻原)分布于极地附近或高山地区,由灌木、草本植物、苔藓和地衣占优势的层次不多的生物群落组成,包括北极苔原和高山苔原。苔原多处于极圈内的极地东风带内,风速极大,且有明显的极昼和极夜现象。降雨量虽然不大,但蒸发量极小,气候非常湿润。苔原到了夏季也只有表层土壤融化,其下是很厚的永久冻土,降水被永久冻土阻拦而难以渗入地下,由此形成大面积积水,使苔原普遍有沼泽化现象,一系列沼泽池塘点缀在苔原之上。苔原生物对极地的恶劣环境有很多特殊的适应:苔原植物非常矮小,常匍匐生长或长成垫状,这样既可以防风又可以保持温度;苔原动物拥有厚的皮或羽毛,以此来适应低温和干燥的环境。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