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绒服的充绒量和蓬松度指标哪个更重要呢 - 装备天下 - 8264户外手机版
我觉得在两者无法取舍的情况下充绒量应该是优于蓬松度的,手上有2件
哥伦比亚的
羽绒服充绒量达到260g的白鹅绒,含绒量80%;另一件是230g的白鹅绒,含绒量90%,穿着都非常厚实保暖,像个米其林轮胎一样,对比900蓬松度的排骨衫如果不穿外套冬天根本走不出去。
本帖最后由 DEANSC 于 2011-11-16 12:23 编辑
我刚发过这方面的帖子,从目前一线羽绒服的各类型号来看,高蓬度的羽绒服充绒量一般都不高,主要作为保暖中层方便压缩携带,比如排骨都是800-900蓬,而外穿保暖型的一般采用低蓬度高充绒量保证保暖,蓬数一般在650-750之间。
一线品牌主流羽绒服参考数据
本帖最后由 superarchon 于 2011-11-16 12:47 编辑
同样充绒量的情况下蓬松度越高越保暖
反之亦然,但是这两者做服装是相互制约的,蓬松度高的情况下充绒量越高,羽绒服的体积越大,越像气球,所以为了美观和便于压缩携带,一般高蓬松度的羽绒充绒量都不会很高,保暖效果中等(8000M以上攀登专用的羽绒服除外,这类一般都是800fill的,穿起来是粽子),户外一般用作内胆中间层或者营地保暖服,例如排骨羽绒,这类羽绒一般蓬松度都在750-900之间,保暖温度一般在-10以上,而低蓬松度高充绒量的羽绒服一般适合冬季日常使用,能够胜任-10以下的低温,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重量大,相比排骨压缩性差
都重要,看你怎么说,不知道楼主你说的两件的那件,如果是我会选择蓬松度高的(在充绒量差不多的情况下)
量是第一优先指标,其次是蓬松度,再次是品种,当然前提是指标不要动不动打对折,比如100克量,600蓬,不要200克,100蓬哪就没什么意思了。
看衣服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极限保暖,还是为了便于携带一般保暖。没有谁会穿个排骨大冬天零下几十度耍酷的。
现在看装备,越来越习惯先考虑要在什么环境用,再说什么好。高充绒量是偏向用来保暖的。高蓬松度的排骨是用在北欧健行活动中的,可以获得比抓绒更好一些的保暖性,又不增加太多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