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岳驴稗话古北岳 - 河北 - 8264户外手机版
本帖最后由 北岳驴 于 2011-12-27 10:30 编辑
引入,我,北岳驴,家住
河北曲阳北岳庙傍。所以,从小到大受北岳的营响较重。可以自豪地说北岳的精神激励我、北岳的文化熏陶着我、北岳的血液在我身上流淌。
每年,或与同学、同事、朋友和家人都要去大茂山(古北岳恒山)去3~5次。分别从四个不同的方向登顶,也分从四个不同的方向进行过穿越。
百科名片:大茂山就是古北岳恒山,是华夏五岳之一。史书明确记载,恒山在曲阳县西北,主峰大茂山海拔1898米。建于曲阳县的那座北岳庙,是历代帝王遥祭北岳恒山即大茂山的岳庙。借天时地利之便,历史上大茂山曾建有许多庙宇,现山顶仍存有奶奶庙。如今的唐县大茂山是一座森林公园,有数以百计的自然景观。大茂山野生植物众多,一年四季月月有花开,适宜游览、休闲、避暑和野生植物考察。


现在,人们说的大茂山,实际在唐县、阜平县和涞源县交界的地方,是做为旅游区和林区才叫开的名子,实际当地人还是沿用老习惯都叫它神仙山。
那,既然北岳不在曲阳境内,又为什么在曲阳城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北岳庙呢?原来曲阳的地面比现在大的多。宋、金以前阜平以东、唐县的西北部军城一带、涞源的南部区域都归属曲阳管辖,因此,正是因为在1700多年前的北魏朝廷建了北岳庙,才有了曲阳城、才有了后来的各种结果。


回复 肖姐 的帖子
谢大姐夸奖,古北岳文化1700多年,比今北岳多1000多年,这是实实在在的历史,需要宏扬和宣传。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1-12-27 15:08 编辑
北岳名号的遗失与当年的战乱有很大关系,自汉以来至隋、唐乃至北宋之初对于北岳的地位没有争论。宋末至元,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南侵,河北一带战乱纷争,宗教文化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很大影响,僧侣道士为避战乱纷纷逃散,北岳地位日趋渐微,影响也越来越小。明时有人因大茂山位于京都之南,称为北岳于方位不恰为由要求将重新册封北岳,自此北岳之争而起但长期不能定论。清入关后,少年即位的顺治的老师为山西人,顺治采纳了老师的意见,封山西的天都峰为北岳垣山。至此神仙山彻底失去了北岳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