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购车入门5步法则 -Xm/sq(i)%
你对单车有兴趣吗?每每看到一身劲装的
自行车骑士,或是广告片中倘佯在大自然的
登山车骑士,是否就勾起你的向往?但是,在面对各式各样、琳琅满目的众家车款,你欲又觉得无所适从,不知道该怎样选择组装一台适合自己需求的单车,我们就专为入门级的DIY消费,提出购买或组装单车时的选择建议! [QC|Kd^#
Step 1选择车种 $j ZU(<4,
单车新人最常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走进车店或
俱乐部才发现:怎么这么多车种?事实上自行车在近20年的发展已经迈向分众的专精方向,因此,适合各种用途的车种应运而生。加上以人力为主的自行车,在简单的大前提之下,一个车款仅能适合一个族群的需求,才会分门别类的如同生物演化般的衍生出多样的变化。 =#tQhg,_
我们就以常见的车种概分为登山车、公路车、休闲车三大类,消费者可以依照自己的使用取向决定适合的车种。 jrOqspv
A 登山车 @Yv+L)
Mountain Bike简称为MTB,中文称之为登山车、爬山车、
山地车,依地区不同而有不同的称呼,登山车是近十年来风行的车款,舒适的避震、轻松的操控以及易于接受的齿轮比是最大的主因,再加上粗犷的外型与酷炫划上等号,因此成为现今的主流车种。但是登山车从入门至顶级的差异度非常大,同时也因应不同地形及需求而发展出专用车款。除了最常见的单避震车(cross country,简称XC)或全避震车(full suspension,简称FS)之外,还有避震效果加强的下坡专用车(down hill,简称DH)。入门者的选择范围多在单避震车XC或全避震车FS之间,全避震车的舒适度比单避震车来的好,但是单避震车踩踏效率高同时也较为轻量,而价格的因素也让XC及FS车款有了重叠的部份,消费者必须再作需求及价格上的考虑。 s<}d)L(
优点:舒适、省力、操控轻松、外型酷、保养容易、适合各种路面 8efQ -^b.
缺点:骑不快、骑不远、重量重、复杂度高 rKK{*%n
B 公路车 =TTk5(m
Road Bike(公路车、跑车)应该是属于Racing竞赛车种其中的一个车款,但是公路车占了竞赛车种销量的80%以上,因此以公路车作为主要介绍。公路车的历史较久,弯把加上细轮胎是专为竞速逐风的骑士而设计,对于刚入门的人而言,就不是那么容易操控。竞赛车种是以竞赛项目的需求而发展,并非如登山车是因地形变化而衍生。竞赛车种最大的特点是轻量、简单,可以满足骑士对于速度与距离的要求。以竞赛而衍生的车款还有计时赛用车、场地车。计时赛用车用于如公路计时赛及铁人三项用车。场地车无变速及刹车,则是专为选手于特殊场地中竞赛而发展。 5)IJ|"]y
优点:骑得快、骑得远、轻量、简单 YPq4VX,
缺点:舒适度低、操控需技巧、磨耗大、需细致保护 x4r=ENO)q
C 休闲车 (W=J3 ?hn
休闲车算是目前较新的车款,大致可分为折叠车、沙滩车、
旅行车、电动车以及强调Comfort的城市车,而其中炙手可热的车款算是Comfort bike与折叠车,本篇以此两种车款作介绍。自行车本来就是休闲用途,只不过休闲车种中的Comfort bike在车架几何的设计与搭配上,让消费者一跨上车就有很Easy的感觉,同时也著重在舒适度的提升,而外型也以整合式的主轴强调现代感,让使用者无需换装,就可以随时随地享受骑单车的那一份悠闲,解放在都市生活的压力。折叠车则是单车物种中的小精灵,以收纳方便为主的折叠车,虽然只适合轻度骑乘,在提升功能性与轻量化之后,成为结合大众运输系统的代步及休闲
旅游潮流。 R F)Qsa
优点:舒适度高、操控轻松、方便结合四轮(折叠车)、造型后现代 gM0 ^k6bB8
缺点:骑不快、骑不远、重量重(Comfort bike)、零件标准化发展中 lur$?_gt
Step 2 看懂规格 \0{g~cU4
当你看准了心仪的车种之后,如何去评价一台车的好坏,其价值是否与它的价格相符?这就有很多的细节要注意了。在以往传统的观念之中,选择单车是用二分法,像是:(
日本的比台湾的好),(前后避震的比仅有前避震的好),(变速越多段的越好),理论上这样的选车法似乎把品质、效果、功能都考虑进去,但是时代真的不同罗!单车的组成几乎要跟电脑一样规格化了,当你选择购买电脑时你会去比较CPU、RAM、硬盘、显示卡、声卡。。。。。,当你选择单车时也仔细选购一台好车时所必须研究的基本功夫,我们就将比较常见的登山车、跑车零件组,以及常用避震前叉的型号、等级作一个分类整理。如果你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常来车友论坛咨询学习。 G>3]A5
A SHIMANO st b)Tl^
日本自行车零件大厂,横跨登山车、公路车及一般休闲车款。公路车的搭配完整度较高,在登山车与休闲车种中,零件时有混合的情形,多半会将后变速器升等来提升使用效果。 * KDT0;/s
等级排行为: _fVC\18T
MTB: XTR、DEORE XT、DEORE LX、DEORE、ALIVIO、ACERA、ALTUS、TOURNEY(TY) nE~HcxE /
ROAD

URA-ACE、ULTEGRA、105、TIAGRA、SORA mt0ZD}E
COMFORT:C900、T400、T300、C201、C101、C050 .7BB*!CP
B SRAM MzF9 &{N
零件组的后起之秀,主要生产登山车机休闲车的整组零件,其登山车部分以X.0为最高级,等级排行为:X.0,9.0,7.0,5.0,4.0,3.0。 bIX'|=
C CAMPAGNOLO _?5$ST@5
意大利专精于公路车及竞速车的老厂,变速器及快拆都是第一代的CAMPAGNOLO所发明的,专精于铝合金材质锻造技术的CAMPAGNOLO其高等级的产品被车迷们如同艺术品般的收藏,但少见于成车搭配。等级排行为:RECORD, CHORUS, CENTAUR, VELOCE, MIRAGE, XENON。 c: a5pd7T
D ROCK SHOX oic}Go
从入门越野到到竞赛下坡,ROCK SHOX的全系列产品线相当多样,讲求轻量的ROCK SHOX也是量产第一支避震前叉的专业避震前叉公司。 =,*4:TU
种类 等级 vd4}b>
PSYLO RACE, SL, XC, C `7;I*|
SID RACE CARBON, RACE TITANIUM, SL . PzlhTL7
DUKE RACE, SL, XC, C BjT0m k"
JUDY SL, XC, C, TT 4_`ss+gk
BOXXER ' xO^2m+N;
Step 3 选择尺寸 xK`.^ W
选择尺寸是关系到你与爱车之间能否长久的适应问题,就像我们去买鞋子的时候,会以选择适合的尺码作为优先考虑,很少有人会因为鞋子的外形而向尺寸妥 。建议你选购单车时也要有如同买鞋子一般的精神,不要因为车子外型酷炫而冲昏了头,说服自己勉强接受,这可是冒着浪费大笔银子的风险。一般而言,单避震登山车的尺寸从14寸到19寸之间,这是以车架立管长度作计算(从齿盘中心到车架锁座管的距离),身高从160cm到185cm的人都在比范围之内。特别高或特别矮的身材在找车时候就比较辛苦了。而全避震车由于调整空间大,多半以S、M、L的方式区分,但是要注意有些车款的座管底部露出部份会影响到后避震作动。而传统公路车的分法则是以公分为单位,可以精确到每隔一公分甚至于半公分就有一个尺寸,几乎可以算是量身订作的尺寸。但新潮的公路车特别是上管下斜的车款,也是以S、M、L的方式区分,再搭配如座管、龙头等零件尺寸去适合个人的身材。 ^J DiI7
Step 4 价格分类 ar0y8>]3
自行车的价格差异相当大,从代步级的上千元到竞赛精品级的数万元,虽然其价格差异极大,但是仍然被通称为(脚踏车),前面几个步骤已经将自行车的分类及价格差异大致分析,我们撇开太低与过高的两极,以价格的区分做为针对消费者选车的几个层级。 w$
JG:y#
A 平实主义1700~3800元 49o5"M(
现代人可以被吸引消费的休闲娱乐实在太多元化,花点钱赶上单车风潮,这一层级的车款一样可以伴你游山玩水,只是你要能够分的清楚,心中要的是视觉眩目的全避震车,还是可以任劳任怨的单避震车。不管你要组装哪一种,一定要到大型车店或俱乐部组装,他们的信誉和售后服务可以为你免除后顾之忧。 P1f?'i ?J
B 中产阶层3800~7500元 A7~~{9
此段的车款已经进入等级规格化的阶段,全避震车也开始发挥其应有的越野耐操功能,单避震车更是已经进入竞赛入门级的水准,只要你有足够的体力,你的爱车可以提供给你的不仅是可以满足游山玩水,其零件及车辆品质已经达到可以接受比赛的严苛考验,而你的单车因为各部分质感的提升,而显得架势十足。 u`l1 zMk
C 高层消费7500~12000元 [u_-x3`
如果你的第一台车就是这个价位,那么你将会得到两项满足,第一是比你还要"菜"或不懂车的朋友一定会报以赞叹的眼光看你,特别是当他们知道你的单车比一台小绵羊还要贵,只会有两极化的反映,一是仔细研究你的车、一是说你是疯子,不过不管哪一种反映,你心中不免都有几分满足感。第二项满足是车辆的品质与性能一定在水准之上,只要你花时间学习正确保养使用的知识,你会发现这是一劳永逸的做法,可以省去很多在晋级过程中换东换西的费用。 aqTMOWyeu
D 完美主义12000元以上 `(|jm$Q
你确定你是第一次买休闲用的单车吗?要么你是如电子新贵般的高收入户,再不然你就是追求完美质感的完美主义者;建议你要慎选
骑行路线,循序渐进的提升骑车的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持之以恒,并且定期参考我们的咨询,很快你就会人如其车,进入专家的领域。 MB,;HeP!
STEP 5 配件搭配 LTsG
现在你已经迈向单车一族了,但是除了单车之外,你什么都没有,这样的方式可是有风险性的喔!你一定还需要一些辅助的配件,才能够达到"享受"的单车骑乘,而不是冒险犯难的挑战风险。最基本的你需要安全性的配备如头盔、锁、灯,接着是维修的配备如气筒、备胎、随身简易工具,并且要学会如何使用,以备不时之需。而着重于功能性的配备如
水壶、车衣、车裤、手套、车鞋、码表等则是入门者逐步晋级之后不会少的配备。
认识避震前叉 h==GdS4
现在用不到一千元可以买到有避震前叉的自行车,甚至还用上了双肩盖Double-Crown,那么几千元的避震前叉性能上差别在哪里?我们就一般26吋登山车的避震前叉讨论,希望对避震前叉会有深一层的认识。就行程长短来区分避震前叉 pt cLJ]+)
看前叉规格,每个人第一个看的就是行程,廉价前叉不谈,市面上比较好一点的XC越野前叉,大多至少有70mm的行程,再上去是80--120mm的避震行程,这类前叉既是欧美的所谓Freeride骑法使用的,它可用于任何地形,甚至挑战那些不用刹车的地形、冲下一些陡的象悬崖一样的坡。现在避震前叉的极限行程大约在160--180mm,这些超级重的前叉一般是配合Downhill下坡赛专用的。通常我们所说的避震行程,例如避震行程70mm,还应包括大约5-10mm的所谓负行程(把前叉向外拉,能再伸展的行程),然后当骑乘者做上车后,前叉又先压缩10-15mm的预压行程(sag),实际可用行程也就剩下不足45-55mm。线圈弹簧、优力胶、气压弹簧 @!a]qAt
1. 线圈弹簧 .(dmuV9
压缩线圈弹簧或是称作螺旋弹簧,是应用在机车上历史最久,也是最普遍的一种弹簧。弹簧的硬度,所谓弹性系数(Spring Rate),代表受力与变形程度的比例。在不超过负荷的原则下,单纯的线圈弹簧在不同受力的状态,弹性系数是固定的,不会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再经过过喷漆或润滑, 稳定度和耐用度都很高。但线畔弹簧唯一的缺点是重量,于是较高级的前叉已开始采用重量较轻,但比较昂贵的钛合金弹簧。 a H|OA\<
2. 气压弹簧 )~blx+\y
因为空气轻,利用空气作弹簧,应该是很最适合自行车的,而且如果需要不同的硬度,不必更换弹簧,只需要增加或减少气压高低就可以了。不过,利用气压弹簧必须要有比较精密的科技,高压气体必须完全的密封,一旦失去气压,就完全不能作用。所以早期气压弹簧有密封的问题,在使用中甚至有突然失去全部气压的情形发生,近来这种个问题几乎不再发生。不过就像输胎一样,没有说完全不需要偶尔打气的。传统的气压前叉还有所谓stiction问题,就是密封高压空气的Seal(油封)很紧密,好像有一点卡住的感觉,在压迫的开始就需要较大的外力,所以它对小幅度的震动反应不是很敏锐。现在采用Negative Spring负弹簧,已基本上克服了这个问题。 气压弹簧在中行程避震前叉上的运用已经得到相当的肯定,但是在长行程式前叉上还无法取代线圈弹簧。 9poEUjBI
3. 优力胶 /yw\(|T
优力胶是一种人工橡胶发泡制成的,它的压缩比例不高,大约只有1/3,不能像线圈弹簧一样,压缩比例可以达到1/2。在硬度上它与气压弹簧有一点相似,就是越压到底越硬,但是它在更短的行程内会增加得更硬。它的疲劳强度也不如线圈弹簧,但只要适度的润滑,仍然可以维持很久。优力胶最大优点是质量轻,且具有一定的吸震能力,对高频率小震动反应最为敏锐,表现最好。它最严重的问题是对温度非常的敏感,在低温时会变硬,在高温时会变软。虽然一般人认为优力胶前叉都是廉价前叉,但是现在这类避震前叉是采用线圈弹簧配一段优力胶,加上良好的避震阻尼,仍是一件性能优越的产品。 Y\g90
阻尼(damping) >H1 |c%w
曾看过一篇报道,说一个人在下坡赛时,骑过一块大石头没有摔车,避震前叉把冲击缓冲了,可是当前叉反弹时,前叉反弹阻尼不够,前叉反弹过大把车子整个向后掀,从这里可以看出好的避震系统的重要。廉价的避震前叉没有专属的damping系统,只能以前叉本身内外管的摩擦,或是利用优力胶本身一点点阻尼来吸收能量,所以不适宜太烂的路面。传统液压避震系统,通过液体通过特定小孔造成的阻尼来吸收冲击,阻尼的大小可以通过改变流体的粘度、比重或是孔道的大小来控制,这也一直是各大前叉厂商的选择之一。比较新的是做法是Total air卡式气压匣,就是采用高压气体来做媒介,当气体被压缩后,就变得不容易被压缩且有一定的粘度,这时就可以用来做为吸震阻尼媒介,它同样是通过改变孔道的大小来控制阻尼。 在实际使用中,一般要求前叉能快速吸收冲击,然后慢一点回弹,所以需要较小的压缩阻尼,而高一点的回弹阻尼。但是在高速连续的大冲击时,太慢的回弹会吃掉前叉的行程,所以在不同的冲击、不同的速度下就需要不同的阻尼,不过到底需要多大的阻尼,这是各前叉厂商一个技术性很高的商业秘密。现在最常用的液压阻尼,一般可以通过更换不同比重的液压油来控制阻尼,而外部调整在中高档前叉上的应用已相当的普遍;现在更已发展出电子控制阻尼,但它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控制电耗。 3n84YX{
前叉的顺畅性 '^F|k`$r
一支好的避震前叉除了是合适的弹簧与避震阻尼的结合,还必须很顺畅。所谓顺畅:是指前叉从未受力状态、压缩、压缩到底(bottom out)、再回到未压缩状态(top out)的过程没有任何卡住的感觉,或有任何磨擦的的感觉,top-out和bottom-out不能太突然、太重。新的前叉会紧一些,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后,原则上应该很顺畅的。前叉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泥沙等杂物可能会进入内外管间衬垫(pushing)的地方,或是pushing的油脂被吃掉,就会造成不顺畅。不同的前叉厂会有自己不同的润滑措施,ROCK SHOX等厂商采用了开放式润滑系统(open-bath),而最常见的还是安装橡胶保护套避免灰尘泥沙的进入。最神奇的是MARZOCCHI及ROCK SHOX开始采用的油封(seal),它制作精密,不需要保护套既能长期保持顺畅,而又不会因太紧影响顺畅。当然仍有采用传统的油脂润滑的,但为了简化操作都在前叉上加了润滑孔,这样在保养时就不需要大拆特拆,只要拿注油枪灌注油脂即可。 _> |R-vQ8
重量和刚性 o3i,B),K
重量,是XC越野选手异常看重的,但重量其实是一个仅供参考的数据,因为规格表上显示的数字,厂商可能会通过切短前叉头或漏掉避震或润滑油来得到一个好看的数字。现在来说,一支不到1.3kg的前叉已经很极限了,一般都采用了铝合金抽管的前叉头及内管,有的甚至用上了钛合金。但如果你的体重太重,应尽量避免使用太轻的前叉,因为有可能会因为负荷太大而刚性不够。 刚性,因为它是一个比较抽象的东西,所以一般人不太注意或不太了解。当刚性不足,在高速或比较颠簸的情况下,会感觉到车子有一点不听话的感觉,有一点飘飘的感觉。一般来说,Downhill下坡赛和Double slalon双曲赛车对刚性要求较高,会选用内管较粗但教重的前叉,而XC越野选手一般只注重重量。 j""y2c1
保养 |auX*hb9
最后说一说前叉的保养。 RI5g+Du?
不管用什么前叉,都要保持内管的干净。装有保护套的前叉就让它装着,不要耍酷而去掉保护套,否则到时泥沙、杂质跑进去,又得把前叉拆开来洗。前叉用了一段时间后,就应该灌油脂或拆开来清洗、润滑。洗车时也应注意检查前叉碗、肩盖、刹车补强板附近、勾爪及碟刹附近的下管部,这都是平时容易出现裂纹的地方。选择好了避震前叉,平时注意好好保养,出去游玩时才能骑的尽兴,安心享受越野的兴趣。